[桥牌] EP8-10心得文(代PO)

楼主: ttnakafzcm (燦's)   2020-02-21 21:43:53
此为代PO
《国际桥牌社》心得Ep.8-Ep.10
李翊媗 国立政治大学台湾历史研究所博士生
最后这三集对笔者来说刚好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及收尾,同时也是另外一个转型的开始,所
以就把这三集的心得放在一起。首先,先来写结论,对笔者来说《国际桥牌社》的节奏稍
微慢了点,但也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时代,所以更加的能够感同身受,也更加地对于
过去那段“台湾民主化”的历史,更加得清楚,这可以说是笔者到目前为止,觉得最与台
湾相连接的政治剧。因为,制作单位虽然在呈现政局之中那步步为营的局势时,并没有刻
意的降低或是回避那些被人诟病的黑暗面,即便到现在台湾的地方派系仍旧排根错节,只
要一个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凸显在这种尔虞我诈的氛围之中,要如
何扭转乾坤,乃至于在掀底牌前先将军对方,真的如同《国际桥牌社》的中旨一样——每
个人都在政治牌桌上,一个出手一个念头,便会改变整个走向与局势,最后谁输谁赢,或
是鹿死谁手还真的说不准。
总心得感想说完了,接着,其实第八集到第十集里面有些东西,笔者觉得可以来谈一下。
首先,是政治棋局的布盘,楚长青(郝柏村)的下台及陆中华(连战)的上台,代表着黎
清波开始培植属于自己的人马及派系,为的就是要与非主流派对抗,而新国家党的分裂,
更凸显出国家党从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的斗争与分裂,这个部份其实放到今年选举后
的大乱斗依然适用。更不用说,中华民国在每次选举的时候都会亡国,只要国民党的候选
人没有当选的话。再来,剧中安排总统遇刺案,其实让我想到的是1970年代的“四二四刺
蒋案”,虽然有些收尾有些仓卒,但我想在这里安排这个桥段的用意,是强调黎清波身为
台湾人,同时又是台湾民主化的主要推手,他其实所面临的便是那些外省挂,或是虽同为
本省人但依然不愿服从他的势力(例如林洋港),而他也因为身为台湾人的关系,时常被
他人轻易地贴标签,这是身为“台湾人的悲哀”,同时也代表着台湾人的身不由己,与台
湾的悲哀与困境(这句话在日本学者清水丽教授,针对中华民国外交研究的文章著作中,
也有引用此句话)。而在针对“总统直选”的角力战中,可以看得出黎清波其实布局已久
,也因此到紧要关头可以轻易地扭转劣势,即便是用上威胁利诱也都可以各个击破,彻底
改写了台湾之后的历史,因此还是真的得说黎清波真的是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而在本季
结束后,钟主谕(宋楚瑜)开始往选省长的道路迈进,却也埋下了日后黎钟(李宋)之争
的伏笔,更造成之后再一次的分裂。
另外,剧中几条副线(外省组、白恐组及记者组)也在最后三集里面收尾及展开,其中笔
者觉得最有戏的应该是外省组,尤其是廖苡乔确实有让笔者感受到她的转变,从一开始不
经世事的单纯大小姐,到后面在面对一连串冲击之后,被迫一夜长大的腹黑感,尤其是她
与陈妤的那场戏,确实看出了她不再是一开始的那只小白兔。至于白色恐怖情侣组,说真
的笔者一直觉得这组有点罗密欧与茱丽叶的影子,这条线可以说的东西其实也不少,尤其
是针对白色恐怖这段,更加凸显了转型正义的重要性,毕竟能够在1990年代便找到亲人的
下落,说真的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而许芷伶及其家人的态度,更在在显示出受难者家属
即便没有去坐牢,但他们仍旧是被困住的“狱外之囚”。只是,这组情侣档的吵架口角都
好突然,常常一转个景就开始吵架,整体来说有种他们出现画风就会马上出现改变,甚至
有时候会觉得他们两个,与其他人有点不在同一个波长上面的感觉。最后,以1994年陈木
宽竞选台北市长的造势晚会,及林逸君的离职作为最主要的收尾,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而我们也终将迎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依旧动荡不安的时代,而那是一个‘最黑暗的时
代也是最光明的时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