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原PO,这篇回文有提到后五集的雷,建议您追完全剧之后再看。
陈嘉玲,就是一个平凡又不完美的女人。而且我觉得嘉玲其实还满知道自己“想要的”是
什么,但种种外在因素会令她“怀疑”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这就是人的“迷惘”
。
从妈妈不希望嘉玲大学考去台北念书,希望她留在台南,但嘉玲还是选择偷改自愿到台北
念书,不惜一切也要到台北,甚至毕业之后就长期留在台北上班,可以看的出来“留在台
北”这个梦想是嘉玲当时“想要的”。
但在台北将近20年社会化的岁月中,很少人能够一直保持初心,何况嘉玲只是一个平凡人
,且嘉玲有强调她和交往四年的大荣现在比较像是“室友”。从他们要上床之前,还要先
问今天星期几?代表这件事已经变成单纯的“例行公事”,又在嘉玲知道自己月经来了,
彼此都“松了一口气”可以看出来,他们已经没有过往的激情了。
大荣带嘉玲去看房子,嘉玲说她一直“想要”一间这样的房子,但又问到婆婆是否会经常
出现?大荣答不出来。嘉玲说:“我才跟你妈出去几次,我都快变得不像我自己了”。然
后送来的婚纱是“婆婆决定”的款式,而不是嘉玲“想要”的。但大荣的回答竟然是“不
过是一件婚纱而已,有这么严重吗?”连结婚婚纱都不能挑选自己“想要”的,这种婚姻
下能有“自我”?这时候,嘉玲的内心就开始摇摆了。
和大荣结婚、回归家庭。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除了婆婆的强势之外,要求嘉玲结婚之后要回归家庭。公司新来的Mark一样在撞击嘉玲心
中的“迷惘”,“我差点和别的男人接吻”,这段剧情其实也只是嘉玲自己的“幻想”而
已,但嘉玲不能饶恕的是自己的“心灵出轨”,如果当下Mark“真的”亲过来,她不会拒
绝,但她也背叛了大荣。
所以,无法忍受自己“心灵出轨”的嘉玲还是告诉大荣这件“并没有发生的事”,嘉玲会
说出来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差一点背叛对方,想要对方多少谴责自己骂自己,以消除自己内
心的愧疚感。但换来的是大荣的冷回应,大荣先说:“如果没有发生什么事,那就不重要
了。”但后来吃到花生酱过敏的大荣又不断追问嘉玲:“那个人是谁?”大荣都已经住院
了,嘉玲希望大荣好好休息,不想让事情更复杂才说“那不重要”。
但大荣脱序地跑到嘉玲的公司大闹,我觉得大荣的个性本身也有很大的问题,在如此混乱
的情况之下,嘉玲决定“离职”,同时也代表嘉玲决定要和大荣“分手”。
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这个“迷惘”就在Mark事件得到了“答案”。
前五集比较是在处理嘉玲对“结婚”与否的“迷惘”,嘉玲做出了“决定”。后五集则是
处理“大龄剩女”与原生家庭的“冲突”,以及如何从“失意”中找回“自己”。
嘉玲之所以会感到“迷惘”,是因为她和大荣也交往四年了,四年的感情不可能容易说舍
就舍,但面对婆婆的“强势”、Mark的“心灵出轨”、大荣的“不成熟”,以及即将逝去
的“自我”,总总原因都让嘉玲决定“舍弃”这段感情,即使她可能还“爱”著大荣,但
婚姻往往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
也在两人分手之后,很快的大荣就结婚了,还给嘉玲寄来一张喜帖,虽然我觉得是大荣妈
妈故意寄的,我不觉得大荣会做这样的事,但这也代表这就是他们两个人的“结局”,大
荣问:“你会跟我分手,真的是因为我妈妈吗?”嘉玲回答:“不是,我只是因为不爱了
。”如果两个人的结局已定,把话说死会对彼此都好,嘉玲也是要让大荣死心。人生到一
个年纪,有时候“不再见”会比“再见”来的好。
小嘉玲的故事线是非线性的回忆故事,总体都是欢乐的。而大嘉玲的故事线是线性的,总
是弥漫着一层厚厚的迷茫感,虽然有些剧情是走舞台剧的方式呈现,但它确实点出了很多
人对于婚姻的“迷惘”,不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是内心会不断“质问”自己,这
真的是“我想要的”吗?然后因为某些事件,让自己做出“选择”。
“选择”的课题在后面也是一个可以讨论的地方,但这边不赘述,但我觉得嘉玲和大荣的
“结局”,是生活中很多人的写照,这一段很“真实”,反而觉得嘉玲跟蔡永森的故事线
才相对“梦幻”一点。但嘉玲勇于“做自己”的勇气,我觉得是这部剧想要传达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精神,人不可能没有迷惘,但如何对于自己的“决定”负责并接受它,是人生一
辈子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