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sylvia.feng.92/posts/2894691683899142
#关于振兴影视产业,向文化部进一言 (之一)
#文化部应对公共电视课责
过去三年多文化部争取不少预算,补助影视为主的文化内容发展。以龙头领域“电视影集
”(包含编剧、导演、庞大剧组、演员、剪辑、动画、特效、音乐音效、行销宣传等几十
项专业)来看,每年大约有二十档戏获得补助。这些钱当然对于活络产业大有帮助,但在
制作头端大洒币几年后,现在应该检讨一下政策尚未涵盖之处,作为修正下一阶段补助政
策的依据。
以我个人对产业状况的观察以及参与获补助电视影集制作的经验来看,目前至少有几个问
题需要注意,今天先谈一个,就是 #公视对于业者的压榨剥削:
1、文化部每年补助公共电视几亿元,加码制作戏剧,但是没有课以公视应承担的责任,
这是一个大漏洞。公视该承担什么责任呢?当然是 #提供影视产业一个更友善的制播环
境。
公视有没有呢?我的观察是没有。以2019年最红的戏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来看,公视用
的不是自己原来的预算,而是文化部加码提供的经费。这部戏替公视赚进应该有五千万以
上的暴利(公视自己没出一毛钱),但是公视有回馈给民间委制团队 #合理的分润 吗?
我认为文化部应该要求公视提供更合理的分润机制,例如版权销售总金额的30%回馈给制
作团队,提高优质制作的诱因,并让这些利润成为产业活水,而非公视独吞。
不用告诉我公视所有版权销售都有分润机制。我怎会不知。开播前十年都只有6%,我当总
经理后不顾内部反对将其提高一倍,至12%。但那时公视多数的钱都被人事费吃掉,财务
困窘。我被陈胜福违法换门锁后,改革付诸流水,那12%有没有缩水不知。这几年来,公
视每年额外得到文化部数亿元的戏剧补助,与从前财务状况不可同日而语,怎可大赚其钱
后,不把这些钱重新投资到活络产业上?
2、公视多拿几亿的戏剧补助,而且额外进帐许多版权贩售收入后,还应该 #提高戏剧与
纪录片的首播购片价格,不能再以低价压榨业者。以戏剧而言,公视购买的戏剧(文化部
补助的戏),以及公视自己拥有版权的戏剧,对观众来说没有差别。观众要的是能够看到
优质好戏。两者都是纳税人出钱做出来的,但公视对非公视版权的戏剧提供的首播购片价
格,往往连制作费的10%都不到。这样如何活络产业?从107年决算来看,公视去年执行文
化部额外捐助内容的预算就高达8.6亿。
你要说公视没钱,骗别人可以,可骗不了我。去看公视的决算,现今有不止13亿存款,放
在银行生1%的薄利,却不肯拿出来投资内容,壮大公视,活络产业!那不止13亿的钱,我
不到三年的任期就贡献了9亿。拼死拼活开源节流弄出这些钱,不就为了有本钱投资在内
容上,投资在公视的未来、产业的活路!但公视却宁做肥猫,不愿承担振兴影视产业的责
任,不愿把银行的存款,活用为壮大产业未来的资金。我提醒过现任董事长,这些钱可以
活用。但她假装没听到。或许是因为做这样的决定,是要勇于承担的。好吧,算我白说,
还泄露了不用心的经营者自己都不知道的财务实况。
但文化部至少可以就每年额外补助公视的预算附加条件,要求公视大幅提高国内影视作品
的首播购片价格,每小时至影片制作费的20%,例如耗资300万的纪录片,购片价格60万元
。如果公视说,这不符合国际市场价码。那你错了,你是台湾唯一的公共媒体(华视先不
算,华视没拿纳税人预算),你对本国影视产业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头羊责任!至于制
作费如何认定,以文化部认可的会计师签证金额为准。我这里先说文化部补助的戏剧与纪
录片,因为光是这一部份,每年就有不止35部作品可以选择,而且是经过激烈竞争,由文
化部评审挑选出来的。更何况公视还有完全的自主权挑选它所要的。公视剥削业者,产业
无法活络。文化部的加码点火政策,这是第一个瓶颈。
下集预告: #不能任由商业台诈骗补助并把公视当肥羊
以上资讯已尽力查证,若有错误或不足之处,欢迎各方大德不吝指正。
PS. 我说的“公视”指的是有决策权的人,在前线作战的同仁是很辛苦的,我明白,也恳
请公视“长官们”不要找下面的出气。我没有跟任何人联络,请不要给任何人穿小鞋。这
样公视不会好的...有一天你们也会卸任,身影可以好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