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千个晚安~“家”的各种样貌

楼主: joanne34 (喬安)   2019-08-10 21:23:55
一千个晚安陪伴了我们20个周五的夜晚。
作为从去年就期待播出的观众,总觉得该发个心得文来完结。
一千个晚安,串连了许多“家”的故事,都是很真实的,仿佛就像是你我身边会发生的
故事一样。
从天晴的家庭说起~
身份认同或许是被收养者一生要面对的课题,天晴的童年因为有站长、养母以及天雨的
陪伴,虽不算富裕但也算是渡过了被爱包围的生活,这部戏呈现了收养家庭无私的爱,
令人动容。
我偏向认同“养之恩大于生之恩”,但也可以理解天晴对身世的渴求,中后段带出宽姐
的故事,从两者的角度来看,虽然宽姐当年的遭遇很值得同情,但是天晴一时难以接受
的心态也不难理解,想想如果相认之后马上就情同一起长大的母女似乎有点太矫情,像
剧中的宽姐与天晴在最后才慢慢习惯彼此、慢慢靠近彼此,这样的呈现我觉得蛮不错的

-
再来是程诺的家庭~
心理学家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句话
最近似乎又红了起来...
程诺从一开始的逃避,到最后的处理与面对,呈现了许多在家庭中受伤孩子的样貌,幸
运的是,在真实世界有更多人一生都不一定能治愈那个受伤的童年,也不一定有机会跟
家人和解,而程诺在最后做到了,不枉费当年站长的救赎啊!
另外,程诺跟程珊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妹是剧中其中一组满特别的“家人”关系,现在有
越来越多重组家庭,这种重组家庭兄弟姊妹间的感情通常会有些矛盾,更何况是类似大
房二房这种情况,这部戏算是有带出这种矛盾的手足情,或许是因为程珊有个好妈妈,
所以程珊感觉一直是个很明事理的角色,很难讨厌她。
-
再来是吴柏森的家庭~
吴柏森是新住民之子,妈妈是被爸爸打跑了的外籍配偶,这种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吧

这几年曾短暂在中小学工作,赫然发现在部份地区一个班上大约会有将近三分之一是新
住民子女,似乎早就见怪不怪了,还会听到小朋友互相分享自己的妈妈从哪边来的呢!
在吴柏森的部份,剧中似乎比较没有交代他的身份认同问题或是成长过程有无遭受歧视
问题,或许这不是编剧想探讨的,不过在台湾,这些新住民子女已渐渐长大,也在台湾
各角落落地生根了,台湾本来就是个多元民族共融的社会啊!我们共享了这个“家”。
多亏邱比特吴柏森的助攻,吴家人才能破镜重圆,给bo森一个赞XD
-
最后,是我们的“家”— 台湾。
“家”就是那种有时候会觉得很讨厌,但又有时候会觉得很需要的地方~
就像我们常常嚷嚷着鬼岛,常常对台湾社会的乱象感到忿忿不平,但当别人想贬低或诋
毁台湾的时候,又会想要好好守护,想要为这个家做点什么,说到底我们其实还是会有
对这块土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吧!
好几次坐飞机回台湾时,往窗外看向那壮丽的海岸线与绵延不断的山林时,都会很想说
“回家真好!”
感谢“看见台湾”与“一千个晚安”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家有多美!
作者: may6033 (may6033)   2019-08-10 21:37:00
推晚安的同好~每趟旅程的最后 还是要回家的 就算它现在没那么美好
作者: lily6779   2019-08-10 23:24:00
好棒的心得,不禁让人又浮现那些片段。先前总觉得晚安的节奏很特别,就在昨天看完最后一段内容后大概理解了。其实晚安是用齐导演温柔提醒的方式在说故事,是一种没有对错,让人自省的fu
作者: may6033 (may6033)   2019-08-10 23:48:00
看见台湾-一千个晚安 调性相符 所以看晚安对我适应是OK的
作者: sofa89 (sofa89)   2019-08-10 23:54:00
程珊根本没有让人讨厌的地方,是根本很难不喜欢她吧XD
作者: agatha52   2019-08-11 11:23:00
推家是有时讨厌,有时很需要的地方~无论多么吵闹混乱,或是温暖贴心,但这个地方,这片土地就是我们的"家"。
作者: sky520 (嘿Siri)   2019-08-11 22:59:00
推 回家真好~
作者: kyouko (ul3ul6)   2019-08-16 21:52:00
程诺家庭这里一开始会觉得又是有钱人家的小三.同父异母.争产这类的剧情。虽然是老套的戏剧元素,但剧情的呈现却不老套,我觉得这部分处理的很好,蛮让人惊艳的~
作者: jimmytaipei (吉米台北)   2019-08-18 17:0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