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罪] 噬罪者小心得 - 从李春生谈李柏皓、王杰、王翔

楼主: hsinchen (Ethan)   2019-07-15 18:57:54
李春生,李晓君的父亲,在痛失掌上明珠之后,人生便活在悲伤与愤怒之中。
在得知当年以杀害李晓君的罪名而锒铛入狱的王翔假释出狱后,更加的愤怒与不满,进而
辞掉原本的工作,终日驾车尾随王翔的一举一动。王翔抱持着赎罪的心态不仅没有对此一
行为加以制止,更是坦然上前和颜悦色的关心。而恨意满溢的李春生变本加厉,除了刻意
擦撞王翔外,甚至在夜深人静时到王家住所张贴传单,但对此王翔始终抱持着亏欠李家的
愧疚任凭李春生恣意妄为。
随后发生陈芷玲的失踪案,满腹怨怼的李春生愤而走向了私刑正义之路。
在噬罪者后段的故事中,着墨在王翔与李春生的关系。失去爱女的苦楚在李春生的心里种
下怨恨的种子,随着时光流淌,王翔在囹圄里付出青春与大好前程的代价,背着杀人的罪
名假释出狱,而李春生由伤痛、疏离渐渐演变成乖戾、嗔怒,导致行为开始出现偏差。
丧女的李春生以恨为砖、用痛作泥,砌了一堵无形的围墙,把自己囿于其中,将余子挡在
外边。李柏皓的处境不禁令我想起《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有着相似遭遇的刘天晴,但已
经成年的李柏皓总不能如刘天晴般拗脾气,他必须考量父亲的感受,即便他如何殷殷的嘘
寒问暖,耽溺于悲愤之情的父亲眼中只有无辜断魂的妹妹和罪不可赦的王翔。对李柏皓来
说,他失去了妹妹,失去了妈妈,也失去了爸爸。
其中有一场戏是李春生对儿子表达丧女之痛是难以想见的,盼他不用承受这份痛苦云云,
向他诉诸自己对失去女儿的椎心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确是很哀痛,但相同都是面对失
去至亲,我认为痛是无从比较、无法比较的,难道李柏皓就比较不伤痛吗?另有一场戏是
李柏皓在电话里问父亲是不是还在责怪他,当时若是有找到妹妹或许憾事就不会发生,可
以见得李柏皓不仅哀痛、愠怒,还带有懊悔。如果说悲伤好似一池深水,李氏父子都在其
中载浮载沉,懊悔就是铐在李柏皓脚上的沉石,恐怕让他终身只能浸润在伤痛里。
得知王翔假释后的李春生,便大费周章地开始跟监王翔,鬼祟的举动也惊动了范秀媛和王
杰,也带出了目前唯一一场被害者家属和加害人对质的戏码,场面云淡风轻,但看在我的
眼里可觉得王杰心中势必万丈波澜。王杰是一个很不诚实的人,他要求哥哥在应征时造假
,在感情世界中对洪怡安不忠,在坠楼案中对警方作伪证,在聊天中对王翔谎称所为(李
春生的车子故障)。王杰说谎成性或多或少与当年李晓君的命案有关,谎言让他免于牢狱
之灾,杀人重罪也能靠瞒天过海安然度过十余年,也许正是养成他说话总能天花乱坠,惯
性欺瞒的原因。
但天底下怎有屡瞒屡成的事呢?潘天爱的影片让王翔有前科的事情曝光、唐娟的接近让洪
怡安发现这段不伦恋情、李春生的跟监让王翔知道车子还是有被动手脚,谎言从来不能遮
掩事实,只会让事实昭然若揭之时变得更丑陋,就不难想见被谎言封存十余年的李晓君命
案,拆封之际会有多惨烈。
至于李春生和王翔之间的互动,虽然王翔用逆来顺受一以贯之,但情况却只是更加恶化,
李春生的怒火不消反涨,所作所为更是得寸进尺,眼看就要铸下大错。王翔面对李春生侵
门踏户的行为,仅是不停的用亏欠二字作为纵容的理由,加以心平气和的关心被害者家属
,只是这都犹如干柴,更添增李春生愤怒的焰火,两造(就剧情看来)从来就没有平心静
气的一起面对这场悲剧。从王翔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他是坚信“害命就得赎罪”,王家负
了李家,由我来担起这份罪恶;陈家害死阿标(这点我其实不很苟同),追根究柢就是陈
国雄的错,而我就来替阿标声张正义。我想这也是王翔在面对李春生的踰矩行为之下,仍
能以自我亏欠自圆的原因。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枪手李晓明被枪决之后,被害者家属的伤痕不会因此痊愈,加
害者家属的愧疚也不会就此抹去,终将是要能放宽心,或许才能更坦然的面对事变。但当
遭逢此般事件,要能够学会放下(或者是说冷静)的道理,说永远比作来的容易。
犹记得二○一六年发生在内湖的小灯泡事件,无辜的四岁女童当街在母亲的眼前被杀害,
如今想起来仍不胜唏嘘。但当时有件事情令我百思不解,就是在其母出来面对记者、社会
大众说明时,却出现质疑她情绪不够悲痛、发言过于理性的声浪。其实一开始的我也是对
于她的理性感到惊讶,但后来想想这是多么坚强的一股力量,她绝非不痛不愠,而是能将
满腹苦楚与满腔怒火沉淀,过滤无益的杂念,再结晶出这片坚毅。相较于李春生走火入魔
的行径,我认为面对剧变和创伤,悲与怨都在所难免,但重要的是要借此转化成坚定的力
量,而不是受其牵制与引导。
以上一些看剧的心得,希望最终回各个角色都能够有善终。
作者: nicooooo1986 (妮可何)   2019-07-28 23:24:00
推心得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