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港媒《香港01》看到,好像是系列文章,现在出到第二篇。感觉《与恶》在香港也有
一定热度,传上来给大家看看。但我不会上图,就只上文字部分了,完整的就自己点连结
吧。
【我们与恶的距离.一】善恶难分界 活在灰色世界的“我们”
https://is.gd/zs3Zr2
撰文:黄奕霖 2019-05-14 17:51
“神剧走向国际”、“再创台剧新高峰”、“2019必看电视剧”……以既敏感又具争议性
的议题为主轴,近期由台湾公共电视台出品并首播的《我们与恶的距离》(下称《我们》
)描述随机杀人事件过后,处于不同视角与身份的人们,如何在这矛盾裂解的社会各自挣
扎,直至于混浊中看清彼此面貌。这出电视剧除了激起观众热烈回响外,连美国知名影视
网站IMDb及内地影视讨论平台“豆瓣”亦分别给予9.4及9.5分的高度评价,内地网友甚至
在微博发出“台湾是华语剧的最后一片净土”的惊叹。
在外界给予一片好评的同时,导演林君阳及制作人林昱伶却认为,《我们》的成功并非预
期中的事,也不需为此贴上“神作”的标签,他们更期待观众在看完该剧后产生一丝有别
以往的省思—在这真实的社会中,我们与恶的距离究竟有多近或多远?
【《我们与恶的距离》专访报道系列之一 】
《我们与恶的距离》以一宗无差别杀人案的审判作为开端,剧中凶手李晓明遭法院宣判死
刑定谳,但专为死刑犯辩护的人权律师王赦(吴慷仁饰)仍为了解李晓明的犯罪动机多方
奔走。身为杀人犯妹妹的李大芝(陈妤饰),在无法承受“加害者家属”标签的压力下,
选择远离老家,其后进入新闻台工作,遇见了患有精神疾病的房客应思聪(林哲熹饰),
以及身为受害者家属、至今仍未走出阴霾的新闻主管宋乔安(贾静雯饰)。
受害者家属的撕心裂肺、加害者家属的消沉自责、被标签化的精神病患者、媒体的报道方
式对普罗大众的影响……在各角色的命运交织下,《我们》借由不同角度与立场的多线叙
事,带观众经历一场恍如正在真实上演的戏码。社会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事件发生,我们
是变得更加靠近,还是趋向更撕裂?
“我们”所建构的世界
什么是恶?这或许是看到《我们与恶的距离》这个深沉的题目之前,首先产生的疑问。每
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长短不一的道德尺,对这个问题抱有不同的答案。尽管要找到一条放
诸四海而皆准的道德准则并不容易,但若以“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为准绳,一切违反
法律的行为,似乎都能称之为恶。
林君阳希望观众思考究竟“什么是恶”?但剧组及他本人对此却没有标准的答案。“杀人
是恶吗?是,杀人可能是恶。那杀人的原因是什么?那个原因也是恶吗?这是可以讨论的
。恶里面一定有那么一点点善,错的事情中一定可以找出动机,而那个原因不一定是那么
邪恶的事情。”
林君阳解释,如果以中文剧名来看,似乎他们分出了“善与恶”的两极印象,但这个世界
不是“好与坏”或“黑与白”,我们存在于一个灰色的世界,而那个灰色就是我们。
或许你我身边都曾有相同的经验,看着一则则充满负面资讯的新闻,摇头叹息“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觉得这个世界变了,变得都不认得它原本的模样。在唏嘘感叹之间,你可
能已随手往地上丢了一件垃圾,在论坛上留下一则恶评,转头向你身边的人口出恶言,仍
不以为意地认为,“比起那些邪恶的事情,我的行为简直不值一提”,却忘了,我们也是
影响世界面貌的成因。
林君阳说:“我们都以为自己是好人,但我们很多时候都有恶念而不自知,有些人的恶念
展现出来,有些人没有,而每个人的善念与恶念都主导了现在这个世界的面貌。如果每个
人都能意识到这件事,这世界会不会好一点点?”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
之后,另两个参与首播的电视频道HBO Asia和网上播放平台CATCHPLAY一起建议用《The
World Between Us》作为英文片名。林君阳当初一听到这个建议,就直觉这个剧名是正确
的,这部剧确实在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吕莳媛也表示,英文剧名更接近她原本的想
法。林昱伶则认为,大家都把中文剧名重点放在“恶”上,但更重要的应该是“我们”。
如同林君阳所说,这世界是由“我们”所组成,剧组在剧名的字体设计上也刻意让“我们
”占较大的比例,希望提醒观众,这两个字才是剧情的核心,而非纠结于“谁是恶人”、
“谁是善人”。但《我们》剧中的无差别杀人、精神疾病患者袭击民众等事件,都曾在台
湾社会中真实上演,剧组在处理如此敏的议题时,应该如何拿捏?
【我们与恶的距离.二】拒以煽情作卖点 剧组克制追求真实客观
https://is.gd/VmtHOo
撰文:黄奕霖 2019-05-15 11:54
上文提及,无差别杀人事件、精神病患袭击民众等悲剧,确实曾无情地在台湾社会上演,
给某些人、某些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极大伤痛。导演与制作人不愿影射任何事件或个
人,在拍摄与行销过程中格外小心谨慎,怕观众看到剧名或片花(预告片)时,误以为该
剧想传递特定的观点与立场,因此心生抗拒或产生错误解读,而不愿进入剧中了解全貌。
【《我们与恶的距离》专访报道系列之二】
不标签不煽情的“自我节制”
“我们自己先不要去标签,尤其在社群行销上面,你很清楚知道做什么事情会令观众有感
觉、会想点阅(点击),所有新闻标题都是这样,愈耸动愈想点阅,愈忍不住自己的手,
但我们要不要去做这样的事?”林昱伶说,以夸张的方式去博得眼球其实很容易,但为免
观众有错误的预期、为了更好地说故事,剧组选择不为一时吸睛去贴上自己不愿接受的标
签。
“我们有太多耸动的标题可下、太多地方可以更夸大、更加强地处理。”林君阳回忆,曾
试图将“恶”的元素或更耸动情节加入预告片之中,出来的版本也确实让他们觉得“哗,
这个好厉害”,那个讯息好强烈,观众看到肯定会想点击,肯定想要说两句、骂两句。但
最终,剧组放弃了这些“最吸睛”的版本。
“在走戏的过程也是,有一些走位和情绪加进去后,那场戏会变得很有张力,那瞬间你会
见猎心喜,觉得‘不如就让那一幕发生吧’!譬如受害者与加害者家属在对戏时多一巴掌
会怎样?或是我能不能改变杀人犯的形象,让观众有更强烈的感受?”林君阳解释,就算
完全按照剧本拍摄,他也可以让每个演员表演出不一样的态度,让剧中的杀人犯陈昌变成
一个老好人,或是让他变成一个口出恶言、愤怒咆哮、看似十恶不赦的坏人,这些改变都
可能让观众有更多的情绪及反应,但对整部戏来说是好的吗?这种处理方式,是否会让观
众在看剧时无法站在相对中立的立场来理解?这也是他选择把这些因素都“收回来”的原
因。
“节制,我们在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这件事,就如同制作人说的,就算有更好、更酷炫的
处理方式,也必须左手压着右手告诉自己:‘不要这么做’,要知道我们在处理什么。”
回想从拍摄到行销,林君阳与林昱伶都认为,“节制”是这部剧的重要特色。
除让角色的演绎更真实客观外,剧组在许多场景及事件上也尽力做到贴近真实,其中耗费
最多资金与精力的,是搭建新闻台与播放控制室。为了让观众恍如亲历其境,剧组不仅平
地架起整个新闻台场景,还进入新闻台观察实际运作,尽力将所有细节呈现在观众面前,
从其用心程度,能看出“媒体”在剧中举足轻重。
“其实最一开始,媒体并没有占那么大的比例。”林昱伶提到,吕莳媛是在田野调查时发
现,不管在讨论哪个面向的议题,都会很自然带到跟媒体相关的部分,她才突然觉得,似
乎可以把媒体这范畴放进去。吕莳媛在采访时曾表示,或许是担心媒体偏颇片面的报道会
造成偏见,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不论是律师、精神病患或受害者,对媒体都很畏惧。
你今天看新闻了吗?
“在现代社会里,大家都需要透过媒体的资讯去得知发生了什么,判
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学过媒体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子弹理论’、‘守门人理
论’,也都曾天真地期待过媒体身为第四权、无冕王的模样,但那终究只是理想中的乌托
邦,我们要做的,就是呈现出媒体真实的模样。”林君阳提到,《我们》每集都会以一则
新闻报道作为开头,紧接着转入网友对这则新闻的留言反馈,并从留言的文字中慢慢拼凑
出剧名—《我们与恶的距离》。他想藉着这种方式提醒,媒体用什么样的方式做报道,对
大众有很大影响。
“你起了什么标题,我看到后就会这样想;你用什么角度呈现内容,我就会这样判断;你
选择带风向,我就会被带着走,这就是事实。你不能期待所有观众都有思辨能力去比报、
去看很多不同的讯息作出自己的判断,大家没有那么多时间做这件事。”林君阳说。
在大众获取资讯及判断都不免被新闻媒体影响的同时,媒体又是用什么态度与方式面对如
此重责大任?媒体确实给到民众“知的权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