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inth (子夜)
2019-01-15 21:26:19原标题: 当自制剧成Netflix手中王牌,有“台湾味”的华语片能成功吗?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1607/the-strategy-of-netflix-original-show
2018.12.10 by唐子晴
Netflix从2013年端出第一部自制剧《纸牌屋》起,已开始成功走上影视制作之路。全球
1.37亿的订阅户是Netflix的第一张王牌,而“自制剧”成了第二张王牌。
OTT之争,说到底就是一场内容的角力战。
哪一家平台上的影片更丰富,消费者在众多选择中,买单的机率就更大。一来为了“数量
”,OTT业者得花费钜额成本购买各类影视版权;二来为了“独占”,得花更昂贵的钱来
买独家版权,现在更多OTT业者,干脆选择生产自己的原创内容。
根据《纽约时报》透露,以经典电视喜剧《六人行》来说,Netflixf先前向华纳兄弟购买
一年的版权费用为3,000万美元,如今,价格已经涨到1亿美元,这种“不确定因素”,让
平台得“砸大钱”又没有“主控权”。
回溯到2008年,当时Netflix和美国有线电视付费频道Starz签约,每年也是支付3,000万
美元,购买迪士尼、索尼影视内容版权;4年后再续约时,金额也翻了10倍,之后Netflix
也停止与Starz的合作。这无疑也为Netflix埋下了一颗种子:既然需要内容、都要花大钱
,何不自己来做?
8成支出花在刀口上,自制剧成Netflix王牌
终于,2013年由Netflix首席内容长泰德·萨兰德斯(Ted Sarandos)一手操刀,Netflix
的第一部自制剧《纸牌屋》(House of Cards)出世,凯文史贝西和罗苹莱特饰演的
Underwood夫妇红翻全球,自此,全球1.37亿的订阅户是Netflix的第一张王牌,而“原创
自制”便成为了第二张王牌。
萨兰德斯在5月时就曾透露,Netflix达85%的支出花在原创自制内容上,而今年自制内容
数量将破1,000个,成为内容产业中,令对手头疼的一方霸主。
在纸牌屋今年11月推出了第六季、经典走向尾声之际,Netflix把下一个焦点放在“非英
语”自制内容。11月官方一口气宣布推17部亚洲原创作品,包括印度电影、日本动漫、韩
国剧集及综艺节目外,最令人期待的,是Netflix第二部华语自制剧也要来了,无论是故
事题材,还是导演、演员都是正港的“台湾味”。
Netflix两部华语自制剧,都和台湾黑道有关
“中国目前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Netflix创办人暨执行长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在上个月受访时说道,而台湾成为了Netflix“华语”原创内容的重要产地。
去年,Netflix宣布要开拍史上第一部华语自制剧《摆渡身》,后改名为《罪梦者》,由
法兰克·史密斯(Frank Smith)监制、陈映蓉执导,演员包含了张孝全、贾静雯、范晓
萱、王柏杰等卡司。
这个故事发生在台湾,囊括了“黑道”及“死刑”等关键字,透过有黑道背景的死刑犯阿
全逃狱的过程,探讨死刑议题和亚洲社会的现实与矛盾,筹备了两年,终于将在2019年上
映。
而第二部华语原创自制剧《极道千金》,一样也是以“黑道”为背景,但却是一桩爱情故
事,由刘奕儿饰演的黑道千金,在逃离爸爸的压迫过程中,与刘以豪饰演的男主角感情萌
芽。特别特是,Netflix这一次找来的导演,是大众熟悉的知名作家藤井树,虽然他向《
数位时代》表示,拍摄前置筹备中,目前不方便透露细节,但可以看出是,Netflix自制
剧如何选材。
以日本来说,动漫无疑是一大主角,在韩国则是综艺节目及偶像剧,印度则主打宝莱坞电
影,那台湾呢?这两部可称作“台湾本土原创剧”的作品,题材都和“黑道”离不开关系
,也就是台湾的风土民情或是社会文化。
台湾风俗文化为题材,HBO制作《通灵少女》创高收视
“东南亚地域很大,文化多元复杂,我们找的是有‘独特性’的故事,”在Netflix负责
东南亚原创内容,亚太区国际原创总监Erika North被问到官方选择自制剧的标准究竟为
何,她这样回答。
其实,由她来介绍再合适不过,虽然Erika在2017年春季才加入Netflix,但先前担任过
HBO亚洲自制总监,也是《通灵少女》共同执行制作人。
要说“跨国平台”做台湾内容,经典例子就是《通灵少女》。这一部戏,由公视与HBO
Asia跨国合制,也是HBO Asia首部在台湾制播且全中文发音的影集,题材正是台湾特有的
民俗神鬼文化——乩童,在台湾热度相当高,最后一集收视率甚至刷新公视纪录、达4.61
无论是《通灵少女》、《罪梦者》或《极道千金》都是在台湾特有背景下产生的作品,更
别说《艋舺》、《阵头》、《红衣小女孩》等一部部爆款电影,都是以“台湾民俗文化”
为基底延伸的题材。
但可别忘了,Netflix最大优势,是平台在190个国家上线、最多可以翻译成27种语言,成
为一个“把作品推向国际”很好的渠道,除了吸引台湾观众的眼球,如何吸引全球观众的
眼球才是最大的功课。
亚洲影视作品因文化差异,要推向欧美市场本身难度就很高,但像这样的“台湾原创作品
”,是否能在更大的亚洲市场受欢迎,是非常需要思考的问题。Netflix这一步棋是否下
对了?其他国家的观众,真的会对台湾这样的题材感兴趣吗?明年上映后就可见真章。
台剧成功输出国际案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有共鸣是关键
但台湾输出到海外的作品,近期是否有成功可借镜的例子?被誉为“台版黑镜”的《你的
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是其一。
这一部由公视制作,公视、Netflix和LINE TV三平台联播,但Netflix买下海外独家版权
,在日本一度冲上Netflix人气剧集第一名。而它的题材非神非鬼、非黑白两道,反而是
讲述在亚洲的教育体制之下,孩子跟父母之间如何取得平衡,由于日本跟台湾社会文化相
似度颇高,探讨共同的“亲子问题”,可以产生“共鸣”。
重点就在于“共鸣”。再举一个例子,是和LINE TV刚刚整并的CHOCO TV推出的“BL(Boy
’s Love)”自制剧《HIStory》系列,在东南亚也引起一阵轰动。这些题材都在不同国
家、不同区域背景下,却能找到同温层,让话题热度聚焦,或许会比以台湾自身特有文化
为题材,来得更有市场。
到底什么才是Netflix“原创自制剧”?
但,你是否也会好奇,当Netflix的原创自制内容越来越多,到底何谓“原创自制”,
Netflix的定义标准究竟为何?
当柴智屏执导的《流星花园2》、刘若英的一部电影《后来的我们》在台湾都被归为原创
自制,1,000多部原创作品,Netflix真的都参与制作吗?虽然官方并未正面回答这一个问
题,但《数位时代》询问了业界人士的意见,大约分为两种定义:
一、Netflix在制作前或制作期出资,或是真正参与制作
当然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剧集或节目是“完全100%自制”,一定都有许多制作团队参与其
中。而在制作前或是制作期,Netflix参与其中便是一种形式,无论是出钱投资,或是买
下IP,交由给其他制作团队制作。
但每部作品的方式不全然相同,像是《纸牌屋》、《毒枭》,应该都是Netflix大规模的
参与到制作阶段,如剧本、选角等等。
二、购买独家版权
Netflix的用户该知道,在Netflix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独家”两个字,但Netflix确实购
买了不少片子的独家版权。
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台湾虽然不是独家,但在海外是。所以在海外市场,就
被归类为“原创自制”;而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在台湾甚至电影院都没有上映,只有
在Netflix独家播放,所以在台湾也被分在“原创自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