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好读版:https://goo.gl/9qirA7
“我不禁想,我们服膺一套教育方法,
往往是因为这方法教出了‘一个’成功的小孩,
坦白说,这样的想法其实很空洞。
把小孩好的坏的打包成一团,
再归因于‘父母的管教’,
不仅忽略了其个人特质,
也忘了把它所处的环境纳入考量。
一样的教育方法,可能打造出一个世俗眼中的成功模范,
也可能将一个小孩的天赋摧残殆尽。
只是这些小孩的故事没人关心,
人们不喜欢失败的例子,只想倾听教育神话。”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一开始知道公视要翻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时,
就很好奇要如何把原作近似散文的纪实体裁,
改编成高潮迭起的电视剧,
尤其听到会加入“科幻”元素后,就更加期待了。
原作者吴晓乐将自己当家教时期的所见所闻写成九篇故事,
每一篇故事都写出了当前台湾社会被“升学主义”给綑绑的家庭悲歌,
看着那些孩子们在亲情的勒索下逐渐变得了无生息的脸孔,
身为旁观者的作者虽无法拯救他们,
但她选择不将头别过去,
而是将他们在选择顺从与反抗之间的挣扎与血泪记录下来。
原先这部戏是想照著书中所述,
以家庭伦理剧的方式呈现,
导演陈慧翎因病暂缓工作的期间,
重新审视剧本后决定重盘来过,
改以加入科幻元素的单元剧为架构,
以台湾版《黑镜》作为宣传口号,
虽然致敬经典作品的意味浓厚,
却也因此为台湾类型剧立下了新的里程碑。
五个单元的播放顺序也颇具巧思,
从与现实世界相差不远的《妈妈的遥控器》与《猫的孩子》这两部作为开场,
中段则在《茉莉的最后一天》中放入可以预见的未来科技,
到《孔雀》里跳脱理性与逻辑的奇幻情节,
再到最后一个单元《必须过动》里完全架空的反乌托邦社会。
在这些比原作更极端的背景设定下,
反而能让人以一种冷静的距离去审视社会中多数人所信仰的价值观,
其实是多么扭曲的存在。
除此之外,《必须过动》里的彩蛋也令人印象深刻。
前几集里备受成绩压迫的孩子们,
在这部戏中一个如同世外桃源的森林里,
终于能摆脱压力,重新发现自己的天赋,
他们也终于露出属于那个年纪该有的笑容,
眼里绽放著希望的光芒。
(虽然这片桃花源最终也被现实给摧毁,
但至少拥有过短暂的美梦,让人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人生选择。)
以下分篇讨论电视剧与原作的差异及感想:
《妈妈的遥控器》:原作章节《怪兽都聚在一起了》、《天赋》
这部的主角纪培伟,
是唯一在书中找不到名字及际遇完全一致的孩子,
在读完所有故事后,
我猜想编剧应该是融合了《怪兽都聚在一起了》的蔡汉伟与《天赋》中的纪小弟,
故事中两个母亲都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控制欲,
认为只有自己才能为小孩的未来担起重责,
尤其台词那句:
“我是他妈妈,小伟的未来,不管是穷途潦倒,或是一帆风顺,那都是我的责任。”
完全脱胎自书中纪妈妈与作者间的对话,
因为正如书中所说,
“父母的成就,总是跟小孩子绑在一起。”
《怪兽都聚在一起了》是原作中我特别印象深刻的一篇,
里面采用了三个人的视角去看一个孩子的堕落过程,
孩子责怪父母过度的保护让他无法融入同侪之中,
永远被当作妈宝般排挤,
书中一段蔡汉伟被迫转学与女朋友分开的过程,
更令人联想到剧中小伟因为遥控器而失去了初恋的回忆。
但更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是母亲说的段落,
汉伟的母亲把世人区分为“新世界”与“旧世界”的人,
并且认为
“这世界越来越脏了。想要养育出一个干净、无污染的孩子,实在是困难重重。”
把其他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视为“细菌”,
让人不免想到护家盟一派的人。
第三个视角则是学校老师,
从中看见一个立场相对中立的视角,
同时也点出在当今社会,
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家长、以及越来越有自我意志的孩子,
所累积的压力足以挤垮一个优秀的老师。
《猫的孩子》:原作章节《人子与猫的孩子》
“猫的孩子不用读书,
只需要好好地吃、安稳地睡。
猫咪长大了,也没有人举办考试,
给每只猫测量PR值,检验牠们的程度,
所以,小圆妈可以这么温柔地疼爱一群和她没有血缘、不曾怀胎十月生下的小家伙。”
在情节上,与原作相比,
电视剧加入了“杀猫”以及罗志葳这个脚色,
让原本较为平淡的故事增加更多戏剧性,
而我也特别喜欢电视剧用“漏水”这个意象来暗示家庭的分崩离析。
而原作中,主角“眼镜仔”的生活环境相当优渥,
作者在最后以此反讽,在外人眼中,
他过得相当幸福,吃穿都是昂贵的高档货,
上下课都有妈妈开著名车接送,
然而只有看过他面对母亲打骂时怯懦样子的作者,
知道他温柔的心布满了看不见的伤痕。
电视剧虽然让主角阿衍一度走上了极端的崩坏之路,
却也让他与母亲有了拥抱和解的结局,
但是书里的眼镜仔,
就像许多被父母期待给压垮的台湾孩子一样,
还找不到解脱的出口。
《茉莉的最后一天》:原作章节《一脉不相承》、《高材生的独白》
“我想保护我的女儿,但这很难,
有时候我不够勇敢,也会跟着别人一起伤害她。
小叶有一点遗传到我,我们都是为了取悦母亲宁愿委屈自己的人,
可是,我不想要小叶成为第二个我,
那很痛苦,有太多不必要的执著,
到我这一代该结束了。”
原作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一脉不相承》,
而如果有人跟我一样,在看完《茉莉的最后一天》后心中充满了遗憾,
那么回头补原作这篇时,可能会有稍微被治愈吧,
因为它所讲述的,是“如果茉莉活下来了会怎么做”的另一个故事。
明玉就如同剧中的母亲那样,
一路为女儿茉莉规划未来,
从高中一定要念北一女到婚嫁对象,
茉莉为了取悦母亲全都承担下来,
即使偶尔会对这样的选择感到疑惑,
也总是压抑著自己的委屈。
直到她有了自己的女儿小叶,
当她成长到会被外界加诸以各种期待的年纪后,
她又再次感受到童年那种亟欲讨好周遭人的压力。
庆幸的是,最后茉莉选择不重蹈母亲的覆辙,
不把自己曾经受到的痛苦加诸到女儿身上,
让不被父母所重视的这种不幸到自己这一代终结就够了,
这一次,她要放手让女儿自由的选择自己的未来。
《高材生的独白》这篇比较特殊,
讲的不是作者家教经验,而是她多年好友的故事,
这个一路承受母亲高压教育的女孩,
在学业上获得了亮眼的成就,
许多人也将这些归功于她的母亲,
然而她却不因此而感谢自己的母亲,
反而直到成人还是对她怀抱着仇恨,和解之日遥遥无期。
“小孩不是满足家长欲望、想像的容器,或者是载体。”
这是多年以来与母亲交手后她最刻骨铭心的体认。
其中有段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改编,
是当高材生叙述母亲用同一套手法教育妹妹,
但妹妹却百般抗拒叛逆时,她旁观著母亲痛打妹妹,
但在电视剧中,
茉莉的灵魂却出现并且拉住了母亲想责打妹妹可莉的棍子,
这或许也可视为是一圆高材生主角心中的缺憾吧。
《孔雀》:原作章节《私的迷思》
原作章节标题就已点出整个故事的主轴,
私校情节有时并不是为了虚荣心,
而只不过是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在更好的环境接受教育,
但往往父母的一厢情愿只会造成孩子的压力。
巧艺在满是有钱人的学校中感受到的格格不入,
令她不得不对母亲产生怨怼,
而为了支付两个孩子私校的开销,
牺牲家人共同生活的时光又是否真的值得?
巧艺的母亲说,她现在可能会很不满,
但多年之后她再回头看时,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然而,究竟孩子是否在成人后会感谢父母的牺牲,
还是仍然对于当时所受到的压力、以及不得不提早识得的世故而心有埋怨呢?
电视剧的改编虽然初看觉得有点太夸张,
但我很喜欢加入了“孔雀”的交换梗,
让所谓的“牺牲”更加具象化,
不管是巧艺因为想要融入同侪却反而失去了自己引以为傲的天份,
或是巧艺妈妈最后直接把自己献身给孔雀以换得全家人的“幸福”,
这些情节看似荒谬但又何尝不是精准的映照出现实?
有多少孩子在不适合自己的地方渐渐迷失自我,
又有多少妈妈为了家人牺牲自己的青春、梦想、自由?
所谓浮士德的诱惑,
也只不过是呼应了我们内心的欲望,
而我们自以为交换出去了微不足道的东西,
到头来才发现所换到的那些名利富贵才是真正的身外之物,
但失去的那些却是花再多金钱也换不回来的。
《必须过动》:原作章节《必须过动》
“‘过动症’可能是一个标签,
也可能是从天而降的神仙索。
没有是非对错,我们必须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更舒适、更心安理得。
我们必须让自己不那么害怕明天的降临。”
《必须过动》是这系列改编最大胆的一个单元,
也因此评价颇为两极,
基于这是台剧首次尝试的“反乌托邦”题材,
虽然在细节设定上有些瑕疵,
又因为篇幅太短而没办法细腻地呈现整个世界观的全貌,
我还是会给予肯定。
电视剧里关于母凭子贵的设定我觉得很有意思,
当母亲变成一种职业以后,母爱还会是无私的吗?
生养小孩对于母亲来说是否会变得更像是一场投资,
当发现投资失利以后,果断地认赔杀出或许才是最理智的选择。
原作里的这个故事,
我在阅读的时候也觉得不太舒服,
虽然在现实社会,
“过动症”并不是如剧中会导致被销毁的命运,
然而终究是个偏向负面的标签,
尤其对于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来说,
或许是更不愿被贴上的一个偏见,
于是对于书中母亲的做法我完全无法认同,
为了自己能够逃避母亲失职的罪名,
要自己的小孩假装过动,
吃那些明明不需要吃的药,
这真的是爱孩子的表现吗?
“我们常言,小孩是独立的个体,
有时,我会想,反过来,父母可以说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吗?
有没有一个可能是,
我们的社会把‘亲’与‘子’绑得太紧了?
在怪兽家长的背后,不过是站着一个胆怯的、害怕犯错的人啊。”
作者在后记中如此阐述她创作这本书的初衷,
不是为了指责父母,
而是想借由书写这些亲子关系的困境,引发思考,
进而去松绑亲与子之间的锁链,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这样的痛苦复制到下一代。
我想起在看“茉莉的最后一天”时,
我妈妈在旁边跟着一起看,
我们都没想到会在其中看到如此贴近我们生命历程的故事,
她那时候的震撼我还记忆犹新,
虽然我一向觉得她已经是个够开明的母亲了,
但她却从茉莉的遭遇里反省了当年高中的时候,
她也曾要我专注于课业上,
而反对我把时间花在写作与阅读上。
即使当年我并没有因为这样而受到如茉莉般的伤害,
但我还是感谢她在多年以后,
用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作法,并为此向我道歉。
我总以为,家人之间的暴力(不管是肉体或精神上)是杀伤力最大的,
因为家庭是我们最初的依赖,也往往是最后的避风港,
如果连这个归属之地都被剥夺,
在人世间要找到另一个羁绊是多么艰辛的事。
也许将和解的希望寄托在一本书或是一部戏上面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但我还是庆幸台湾有这样的一部剧出现,
让曾经在亲子关系中受到伤害的人,
可以从中照见或反省自己的人生。
PS. 以上引文皆摘录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