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必须过动

楼主: simplemurmur (节骨眼)   2018-08-07 21:54:24
我几乎两个小时的剧都是皱着眉头看完的,带有不解、困惑、讶异、揪心、痛与绝望,最后甚至是一种心被掏空的感觉,只好借由疯狂重复娃娃的Don’t cry Don’t cry来抚慰一下心灵。
所以这次想用闲聊来作为标题而非心得,因为导演想表达的太深层了,可能我不够有慧根完全理解,只能借由浅薄的知识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啊啊啊歌词刚好唱到“大雨里的乌云啊请带我离开”(鬼叫)
【爱】
如果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全五部都是围绕在这个主题上,因果关系我先概括成:“因为爱小孩,所以希望他好”(当然,什么才是“好”、如何让小孩好、小孩的好跟父母的好是否一样等等的问题都先不去提),这样的爱在这部《必须过动》中我完全看不见,我看见的,只有杨鹃对自己的爱,并没有流动到自己的小孩身上建立起亲子之间的关联,相当冷血与残酷。
在若娃最后要被送去销毁的病床上,她流着泪,想起她曾经问妈妈的:“妳爱我吗?”,她没有得到答案而是得到一样的问题,她毫不迟疑说了“爱”,她真的好爱妈妈,认为自己有责任要让妈妈住在豪宅区、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才会没有达到鉴定考的分数、认为只要我听妈妈的话,就可以让妈妈骄傲、也相信着妈妈所说的每一句话,她的出发点都是“妈妈”,妈妈已经为她做了好多好多事,未达标准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我看得好难过和心疼,很想大声告诉她,妳妈根本不像妳爱她一样爱妳啊!(好绕口)
在最后,若娃说了:“谢谢”,我忽然觉得心悬空了,她的谢谢究竟在对谁说呢?是对她真的很爱的妈妈说,还是在对政府这样的销毁政策说,或者,她谢谢玲娜阿姨曾经给过她选择,谢谢曾经努力过的自己,谢谢卡车司机告诉她真相,也谢谢阿正,让她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
【瑕疵与销毁】
若娃的被销毁,让我充满了不解,这个故事的设定以鉴定考的分数来进行工作分配、住宅分配我能够理解架构,母亲看似对孩子的教养负有责任,但真的有吗?(如果小孩真的很笨怎么办XD)
就像若娃在回收厂里跟妈妈说的话,就算去了鸽子笼社区,我也可以把小孩教好让我再回到豪宅区呀,这不才是妈妈挂在口中的教育促成阶级流动吗?为何看似公平的制度,造就的却是如此不公的对待?
另外,最后玲娜告诉杨鹃,妳刚刚植入的胚胎,是流动工人的胚胎,所以是否意味着,被植入什么样的胚胎,并非必然是菁英基因的复制,而有可能孕育出不是妈妈想要的小孩,那,狠心如杨鹃就可以把他处理掉?这种人工而且有公权力在背后掌控的淘汰体制真的太可怕,令人毛骨悚然。
但有个小好奇是,就算是经过再多筛选的胚胎,也有可能突变啊(?)那么究竟,小孩对妈妈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一个不好,我就换一个,那不就是完全的生物本能在汰换人类基因了?
而所谓的“瑕疵”,必然是要被销毁的吗?如果小孩有瑕疵但鉴定考分数100,是否就仍然可以住在豪宅区呢?且这样的瑕疵定义在剧中其实没有明确说明,也是有点可惜,任何疾患都可大可小,只用分数或医师诊断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的确也是这部剧设定之下残忍之处。
【自私】
当场景换到下一幕,杨鹃再次植入了胚胎,让我看起来的感觉是,她就像是一个工具,负责复制生殖,即使这个胚胎有瑕疵,她总会有办法的,她会有办法不让自己受伤、不让自己狼狈。
而这样的表面温柔与心平气和,在她跟玲娜的对话中充分显现了她的自私,不是我害死了若娃,我是在拯救她的尊严,这是多么冷酷的想法,小孩对她来说只是“胚胎”,这个不好,换一个就好,她永远都会是“金质勋章”的代表,有邪恶思想的人斗不过她,她也绝对不会让自己落到鸽子笼社区里。
所以,她是这五部里最不爱自己小孩的妈妈吧!以己身的利益作为衡量的标准,在她眼里,小孩就像是一个让她发光的媒介,她永远都要让自己不熄灭,却不曾投注真正的爱去看见要发光的应该是小孩。
最后想说一下,这部剧里,叶全真的演技太强大,她可以压抑住情绪然后轻声细语说着明明是在伤害别人的话,就像是她要若娃带美工刀到学校割坏同学的礼物一样,她合理化所有自己行为的自我说服真的很黑暗,好像轻轻落下一些不痛不痒,但实际上让人不寒而栗。
噢,还有XD 其实在玲娜跟杨鹃在洞穴里的那一段对话,我看得时候有点尴尬了起来,绝对不是剧情问题,而是饰演玲娜的演员有时候语气比较夸大一些让我有点出戏,但这只是我个人感觉,没有批评意思,想分享一下而已呜呜
五部剧看下来风格皆异,探讨这一个有时候太难以启齿的家庭的爱,也让我思考了很多,觉得收获满满但同时也有好多思绪需要自己去消化,感谢公视抛出这样的主题,觉得自己内心有所成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