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你的孩子》系列4:《孔雀》

楼主: happyjohnny (蔡强尼)   2018-07-29 01:14:21
《你的孩子》系列走到了第四个故事,我认为,这是最奇葩的一部了(笑)。
《孔雀》以对于虚荣、学历的追求贯穿全剧,生动的刻划就读贵族中学的女孩巧艺、还在
上小学的弟弟巧新、开出租车为业的爸爸,以及兼好几份工作的妈妈构成的一家人,所经
历的一连串奇妙旅程。
以下提出几项剧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主题。
【贵族学校】
也许是老哏了,然而现实中仍会有小康家庭为了更好的升学率,更为了接触高社经地位的
同侪,而将小孩送入贵族学校(也就是剧中的维德中学),渴望能对未来“有所帮助”。
剧中也以巧艺感受到的格格不入,清楚刻划荒唐之处,例如家境小康的巧艺,因为同学间
送的礼物太过贵重,为了“不和大家差太多”,绞尽脑汁、发挥美术天分,创作极为精致
的卡片送人。但考验绝不仅止于此,同学还约巧艺出门吃饭、庆生,一餐竟要价四千元,
使得巧艺不得不走进了孔雀的“陷阱”,开始与牠进行一场魔鬼的交易。
此外,维德中学请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签名的“同意书”也很有意思。上头的校规,每一条
都以“为了专心向学”开始,内容却极其不正常,例如“禁止在下课时间到运动场打球”
。此处则透过一名刚转进巧艺班上的新同学,一个比巧艺来得更弱势的新同学,展现讽刺
之处。例如上课发问,却得到“这个不会考,不要浪费时间问这种问题”,同学的异样眼
光、老师的回应,都可能在现实上演。
【魔鬼的交易】
“需要帮忙吗?没问题,只要拿一点点的你来交换就好。”
这部分好有《浮士德》的味道(笑)。一开始,巧艺为了和同学维系感情、社交,需要足
够的钱,却因而失去与美术才华高度关联的辨色能力,更因帮学校代表队设计的网页有失
平时水准,不得不退赛。吓人的是,随着剧情推展,巧艺竟让自己一步一步越来越像孔雀
,甚至改变了习性,吃起了地上的草、昆虫和青蛙。
虽然巧艺很早就发现异状,决定不再与孔雀进行交易,但爸爸没妥善处理行车纠纷,被控
肇事逃逸,吊销了出租车执照、妈妈为了赚足够的钱让巧艺“跟上同学”出国比赛、争取
升学机会,自己却过劳累垮、同时家中又有高额贷款,却顿失经济支柱。使得巧艺不得不
再次求助孔雀,却也因为这句“拜托救我的家人,跟你换什么都可以”,让事情越来越糟
。虽然的确中了乐透头奖,解决了大部分的经济负担,却也使巧艺一天比一天更像只孔雀

而剧情尾声,妈妈与孔雀的交易,则更让人感到无奈和不舍。
【这里不属于我们】
在维德中学这样的贵族学校,无论价值观、生活经验都让巧艺感到格格不入,但妈妈坚持
让巧艺进私校,甚至要求弟弟巧新提早补习,未来也跟着入学。病态的是,巧艺都已经因
为这场魔鬼的交易,逐渐出现孔雀的特征,告诉妈妈“贵族学校、上流社会的生活并不属
于我们”,希望妈妈放下坚持,不要再让一家人都这么辛苦。妈妈却坚持“考上好大学,
未来就会幸福”、“社会看得是你头上那顶学士帽”、“现在辛苦六年,可以换来未来幸
福六十年”,句句都相当真实,却让人难过。
得知弟弟巧新无心补习、考私校,妈妈的另一项决策也是现实常见的策略,迁户籍。因为
认为学区里的“人人国中”是“流氓学校”,担心巧新学坏,于是坚持要在北市大安区买
房、迁户籍,却让家中的经济负担更沉重。
不得不说这一小段剧情好有既视感(笑)。巧新立志读体育班,也因为身边朋友大多要继
续读学区的学校,希望在附近继续上学就好。小时候要上国中时,也想的好单纯,因为住
家对面就有一所国中,为何爸爸希望我读另一间需要花时间接送的国中?不过,有点年纪
之后,当然也更能体会家长的出发点,其实都是一样的。也许是担心风评不好,孩子学坏
。更深一层的,当然还是期望孩子能在更好的环境上学。
【回归“正常”】
随着剧情推展,为了要让维德中学“变得正常”,也说服妈妈不要再迷信私校、升学率,
更不要被这些观念桎梏,一家人再次与孔雀进行交易。而让维德“变正常”的方式很简单
,就是将全校的“家长同意书”从校内档案室偷出来,并且烧毁。
这项任务看似成功了,校方解除上学时检查书包等有如戒严的管控,反而却引起学生的反
弹,再一次的透过剧情表达讽刺。解禁看似是对学生人权的解放,但习惯严格规范的同学
们,却认为这有违校风,群起反对。不免想起边沁的“圆形监狱”,或是傅柯的规训,有
些许的雷同。
圆形建筑物中间的监视塔是不可见的,使得“狱中”的“犯人”无从得知自己是否被监控
,更不知道何时有人监控,反而形成群体间相互的监督。失去了习惯的严格规范,反而担
心失序,从而批判为何要取消原本的严格规范,想想也有些讽刺。看剧的当下,我也跟着
PTT网友们的留言观看,有人提到“就像戒严,有人贵古鉴今,认为现在太过自由,反而
怀念戒严时的‘秩序’”。但真要说它没道理,或许我也不敢把话说满,但总有点不合逻
辑,就是因为有言论自由,才有机会批判现在“太过自由”呀!
【妈妈和孔雀的交易】
剧情来到尾声,妈妈仍坚持着希望儿女都能好好念书,“不要再吃她吃过的苦”。曾因为
学历只有国中,升迁机会受阻,让妈妈相当迷信好成绩和幸福未来之间的正相关。即使方
式不那么适当,却都是出自于爱。
剧末,妈妈对孔雀的请求,我认为也是剧情想传达的重点之一。因为妈妈可以为了家人好
,什么条件都愿意交易给孔雀,反而还让孔雀感到不舍,展现了她的为母则强,虽然方式
实在太过奇妙(笑)。
某天清晨,巧艺身上的孔雀特征突然消失了,一切似乎回归了正常,但一家人却也再也联
络不到妈妈了。从剧末的彩蛋来看,妈妈大概是为了家人好,连“自己”都牺牲了,想想
还是让人不舍,却也真实展现华人社会女性走入婚姻后,似乎就失去了自己,必须扮演着
好太太、好媳妇,或是好母亲,不会再有人过问她曾经的梦想。
作者: sophia810130 (MWW)   2018-07-29 03:28:00
唸贵族学校,真的会怕被同学知道自己不是有钱人,因为真的会嘲笑穷的同学,巴结有权有钱的同学。就提早看到某种社会的缩影
作者: kamesama1993 (kamesama19931210)   2018-07-29 07:52:00
除了买房子到明星学校学区,台湾另一种方式就是把小孩的户籍迁到在明星学校学区的亲朋好友家中
作者: Codyhokkaido (北海小子)   2018-07-29 10:34:00
认同楼上,台湾好学校多半是公立,学费比起国外相对低廉,所以感受没那么深。不过如果放在日韩社会颇有共鸣,比台湾学历迷思更重,甚至学费足以压垮一个家庭,有兴趣的版友可以看一下最近关键做的谈日韩高自杀率的专题,就可以理解孔雀描述的社会真的存在...
作者: dreamsletter (drmaticking)   2018-07-29 22:09:00
恩 其实单纯两车事故无人受伤是会成立道交法的肇事逃逸所以剧中才是扣牌3个月
作者: noknow801011   2018-08-05 03:33:00
私校那部分特别有感,国高中都是念私校升学班,除了读书根本没有教你思考,直到上了大学才觉得活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