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大稻埕22集播毕,借由男主角江逸安(致敬锦记茶行画家商人陈清汾)的视角,来述说
台湾艺术家的故事。
这部戏虽然挂在三立台湾台,但拍摄手法是公视水准(现在也在公视重播)。用了许多象征
的手法,贯彻艺术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艺术的精神。
大稻埕因为开港通商,以及茶叶樟脑贸易兴起,成为台湾最富庶的地区。富有的环境,也
是孕育文化的摇篮。大稻埕除了聚集东亚各地商贾,也聚集了文化人。而在一战之后,民
族自觉思潮兴起,大稻埕也成了反殖民运动的起点。蒋渭水、林献堂...等先辈除了发起
政治改革运动,也启迪台湾人的文化。
而画家们也深受这风潮影响,不少画家的画风也反映当时的意识形态。例如英年早逝的陈
植棋,用画笔反抗当时日本帝国单一的美术价值观,也是东亚野兽派画家的代表。台湾人
的意识,也在日本殖民时代逐渐形成。陈澄波的画作,总是充满和煦的阳光。一方面是写
实嘉义南国风光,另一方面也传达他对家乡的热爱。台湾画家们,虽说已入选帝展、台展
为荣,但更希望画作不该以日本人的标准来看,台湾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因此陈澄波、郭
雪湖、杨三郎...等七人成立台阳协会,办台阳画展,希望能鼓励台湾画家用自己的画笔
来记录自己的家乡之美。
女主角柯佳嬿,扮演逃家的童养媳庄如月。她追求自己的梦想,决定自己的未来,并且设
定他是舞台剧的女一。他的命运或许也影射台湾就像童养媳一样,大清国输日本,于是割
让台湾这个童养媳。但台湾人不甘当人奴仆,如同如月在自己第一部话剧<终身大事>所呐
喊的「我的人生,我自己决定啦!」
而台湾画家也伴随着大稻埕的兴衰,大稻埕的兴衰正是反映台湾政治文化的兴衰。随着文
化头蒋渭水病逝,中日爆发八年抗战,文化、政治活动逐渐被紧缩,话剧不能在演具备反
抗意识的戏码,画作只能替日本殖民政府服务。等到二战结束,看似太平岁月即将到来,
台湾人终于不再当人童养媳,然而狗去猪来,国民党贪污腐败,连个省展都充满政治算计
和冲突。例如郭雪湖的胶彩画不被视为中国画,是日本画,即便胶彩画是唐宋传到日本的
画法。陈澄波在嘉义火车站前被处决,双手被铁丝穿过。手是画家的生命,如此被玷污,
也象征著台湾艺术的衰亡。历史充满巧合,大稻埕的天马茶房,刚好也是二二八事件发生
的起点。在那之后,大稻埕也因为河川泥沙淤积,贸易地位慢慢被取代,变成一个老化的
城镇。而男主角举家搬离大稻埕,也象征大稻埕的衰亡。
这部戏真的是一部满有内涵的戏,也是第一部以台湾艺术为主题的戏。从这部戏也让人体
会到,美术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今日美术变成有钱人的奢侈品,民众也一味崇尚外来的
艺术,缺乏对自己文化的认识;相较之下,在郭雪湖那时代还比现代进步许多。
作者:
pqueem (queenbee)
2016-07-30 01:19:00推!好喜欢这部!
推 真的是近年来少数优质的好戏 而且道具服装场景都赞!
作者: LEE0110 (LEE) 2016-07-30 02:03:00
推
睡前想起今天的剧情眼眶又湿湿了......可恶我干眼症都要被这部戏医好了
作者: summer807 (典典) 2016-07-30 02:24:00
推,拍摄手法跟细节都超细腻!希望公视播后有更多人看这部
作者:
grueena (月半月半白勺)
2016-07-30 02:40:00推!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6-07-30 03:01:00与其说公视水准,不如说是大爱水准。
作者: yeswater 2016-07-30 03:25:00
说实在的 这种只有台北=文化的观点 是非常大的错误日据时代的台湾不是只有台北一个都市很多地方城市 比后来所谓"国府光复"的建置强太多
作者: maniaj1092 (188) 2016-07-30 06:11:00
推!心得赞! 待湾郎一定要看这一部啦
郭雪湖不是台阳美协的创始会员。台阳是西画团体,不会有郭雪湖。倒是陈清汾(江逸安)是台阳的创始元老日治时期"近代"美术有两个重心:台北、嘉义台北:石川钦一郎、盐月桃甫、乡原古统、郭雪湖、杨三郎嘉义:陈澄波、林玉山、张李德和、翁昆德、野村泉月
作者: bill851004 2016-07-30 09:06:00
推推~~~
作者:
pommpomm (澎大海)
2016-07-30 09:30:00不只分国画西画,他们各自也都还有分派别的样子(或是说画风的不同) 像东美毕业的就自成一派石川钦一郎跟乡原古统跟他们各自的学生及友人也都自成一派风格
台湾的派别门户之见很薄弱,画家之间风格差异不很大那一代的西画家比较被批评的是:日治时期没跟上世界潮流和日籍画家也少有交流。光复后几乎无人能敌其权威不过台籍画家攻击性低,又温和,即使陈澄波在228幸存,我想他也不至于成为阻碍发展的大山头不过元老台籍画家挡了陈永森(他们当中最强的)的回台发展
作者:
pommpomm (澎大海)
2016-07-30 10:28:00对 不该说派别 很多画家都是画会好友但画风还是有差的吧,像杨三郎跟颜水龙即使都是台阳的,但画风就差满多的耶
杨三郎不是东美系统的,颜水龙比较特别,东美后又留法东美的画家大多重视素描,人物造形比较坚实李梅树是最"东美"的画家。在美术史颜水龙的画不如他的工艺设计重要
作者:
pommpomm (澎大海)
2016-07-30 11:14:00李梅树的画作超像照片 但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峡祖师庙
感觉少了嘉义这个地方,少了一味但又想想作者原本就只是着墨在大稻埕,就想说算了,但衷心希望未来有拍嘉义的~><
作者:
sugar327 (ç†æƒ³äººç”Ÿ)
2016-07-30 14:05:00看到蒋渭水出狱时大家喊的口号,还蛮感动
最近才刚追(冏)~光听主题曲就被吸住~日治时的大稻埕原来是这样一番风景阿...以前的人也是对未来这么迷惘阿...
作者: crystalocean (dolphin) 2016-07-30 16:42:00
第一集和最后一集有相呼应的地方~错过第一集的可以上网看"公视+7"紫色第一集(期限到今天7/30)画质很赞
作者:
srobg666 (srobg666)
2016-07-30 16:48:00历史戏就是这样 认真考证就会觉得很好看
作者: Ayue4113 2016-07-30 18:16:00
推好戏
作者: aimeda (adoreda) 2016-07-30 19:23:00
推
推好戏!从戏认识了这些画家,历史课本不会教,很值得
作者: gillowish (Justlin) 2016-07-30 20:41:00
推
作者: celia1129 (Celia) 2016-07-31 02:41:00
这部真的很推~
真的,因为这一部让我更了解大稻埕跟台北的美术史跟画家们的精神
喜欢这部 ,从这部重新认识陈进 ,重新认识自己家乡
作者:
vbtw (bei)
2016-08-02 21:49:00近几年来难得的好戏,主角选得很棒,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特色,历史人物、环境的介绍让人感受到当年的气氛,明年金钟奖应该可以抱回不少奖项
作者: bill851004 2016-08-02 22:11:00
紫稻是报今年吧!?
作者:
SatoTakuma (éµç›¤è©•è«–家)
2016-08-08 21:50:00还没看完 但觉得是好戏 先推
作者:
linlin46 (Jennifer)
2016-08-13 22:44:00优质好戏,历史及背景美术都如此考究,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