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紫色大稻埕》服装造型

楼主: pommpomm (澎大海)   2016-07-03 00:48:22
文章内满多图的,强烈建议点进文章内配图收看精美服装~
《一把青》的造型指导姚君跟美术设计许英光也都有参与《紫色大稻埕》
服装与场景布置都是很值得细看的喔!
风传媒 http://www.storm.mg/lifestyle/130754
日治时代的台湾人,都穿和服吗?看完这部剧,才知道台湾人的穿着曾经这么美啊
(图)
描述1920年代美国华丽挥霍年代的文学改编电影《大亨小传》与《紫色大稻埕》一样,深
知服饰在社会阶级呈现上的重要性。时尚装扮一直就是地位权势的代表,古今中外皆然。
1920-40年代的大稻埕,不但有日本殖民者带来的和服穿着、传统汉人的旗袍马褂,也有
西方欧美的时尚洋服。台湾特殊的时空历史,让《紫色大稻埕》的服饰演出变成了一场令
人惊艳的视觉宴飨。
考究在于细节,精致出于坚持。《紫色大稻埕》的服装设计为了要呈现出江家茶行名门望
族的优雅内敛,江父与江家太太们的传统中式服装皆为手工缝制,在版型上大多采用了20
年代特有的连袖式剪裁法,纯手工包缝的滚边甚至配上精心订制的花扣与包釦。一件旗袍
至少七个包釦的配置,不止演员穿脱不易,制作上也耗费时日,但这些台湾老师傅手中尚
未失传的手工花扣艺术,却能够让演员在着装过程中更融入当时的情境。
(图)(图)《紫色大稻埕》传统中式服装皆为手工缝制,呈现台湾老师傅精致手工艺。
戏中年轻一代的角色服饰,则是以当时西方流行时尚呈现20年代大稻埕的多元与活泼。大
战后的20年代是欧美女性服饰解放松绑的开始,低腰剪裁的流线型洋装配上《大亨小传》
中黛西小姐的俐落短发,再加上风行一时的圆顶小帽,是大稻埕女伶如月的原型。但有别
于一出场就摩登出色的千金小姐彩云,刚到台北的如月是一身粗布格子衣乡下姑娘,服装
组在戏服剪裁与布料价位选择上都细心考虑到社会阶层差异。
30年代后的如月蜕变成身着华丽戏服的女艺人,服装转变为30~40年代的中腰合身剪裁,
裙身也较长,妩媚自信中展现出二次大战前西方摇摆爵士年代的成熟品味。当时从中国上
海流行到台湾的仕女旗袍也是亮点之一,男士西服则多半由勤益纺织赞助布料量身订做。
服装之外,发型设计也是重点,大小假发约30顶,每天女演员上工前须梳头两小时才能上
戏。
(图)(图)如月(柯佳嬿 饰)不同时期造型。
(图)(图)逸安(施易男 饰)、彩云(林玟谊 饰)不同时期造型。
《紫色大稻埕》年轻画家群身上的穿着,则需要更深入台湾历史以还原当年真实样貌。不
论是日本殖民下的中学生制服,或是这些真实历史人物的平日穿着,服装组皆花了很多心
力在资料收集与史实确认,除了以布料的昂贵与廉价区分富裕人家少爷逸安与民间庶民家
庭之子如郭雪湖之外,日本时代中学生制服是统一款式,而辨别不同学校靠的是高中时期
的逸安与植棋衣领上的小小徽章,也就是不放过任何小细节的服装组精心重制的“复刻领
徽”。
陈澄波当年就读的东京美术学校徽章,即为服装组将画家旧照放大检视后精工打造还原而
来。除此,戏中的日本和服购自日本,每次上戏前要花一小时才能穿戴完整。逸安的金边
复古眼镜也是国外网购手工零件折出来的成品。
(图)《紫色大稻埕》考究细致用心,复刻打造日本时代学生制服徽章。
(图)《紫色大稻埕》的美术学校师生:(左起)李石樵、陈澄波、石川钦一郎、陈植棋。
《紫色大稻埕》有两位造型指导王佳惠与姚君。王佳惠以蔡明亮电影《脸》拿到金马最佳
造型后,接着参与电影《大稻埕》,《紫色大稻埕》是王佳惠首度参与大型电视连续剧负
责1920-1937战前服饰。曾担任电影《1895》《孤恋花》造型的姚君,擅长时代剧,负责
《紫色大稻埕》1938~1947戏服,因年代涉及战后萧条、日本公务员服、国民党来台之公
务员及军官服等等,年代考据马虎不得。
台湾制作时代剧其实是个艰难的挑战,不似中国有大型年代剧工业来支撑戏剧服装,台湾
时代剧断断续续空窗几十年,技术人才与各方面制作都无传承,因此现在拍时代剧,服装
组工作人员除了专业美感与服装史常识之外,还得从基本史料开始考究整理,才抓得住特
定历史年代之穿着配饰特色。造型设计每个环节与过程都须极大耐心,甚至得学习正统和
服的穿法。
《紫色大稻埕》不论造型或是美术塑造出来的“台湾美学”,都是可以永续传承的精心打
造,而非廉价仿造,为了只是让台湾时代剧可以茁长生根,让更多台湾往日风情能透过精
致戏剧亮丽呈现。
撰文|潘婕
本文作者为《紫色大稻埕》制作人。从事台湾影视工作(广告/电视/电影)长达40年,
1998年起投入电视电影制作工作,改编拍摄15位以上台湾作家小说。
楼主: pommpomm (澎大海)   2016-07-03 00:50:00
重制了近百幅画作阿...
作者: chi76622 (chi)   2016-07-03 00:51:00
超级推荐!特别是服装和场景,蛮精致的
作者: candlelit (呀呼~)   2016-07-03 00:55:00
作者: wayfree (David Lin)   2016-07-03 01:06:00
推!! 制服徽章不说还真的没注意到XD 太精细了
作者: susuuuu (su)   2016-07-03 01:16:00
推剧组用心
作者: fishello (fish)   2016-07-03 01:42:00
作者: monya9750820 (夢雅)   2016-07-03 01:44:00
发现林玟谊蛮少参与宣传的
作者: cosplay314 (朴大叔好可爱>//<)   2016-07-03 02:05:00
光看照片就觉得有质感~
作者: whyy (melody)   2016-07-03 02:25:00
女生服装很精致又漂亮 和服也不像他戏乱穿 硬要挑的话 反而男生的西服 不如歌谣风华较有那时代感觉昨天郭家阳台场景跟江家阳台场景重复了
作者: monya9750820 (夢雅)   2016-07-03 03:39:00
因为对面就是江家吧
作者: gminor40 (李哲邦)   2016-07-03 07:42:00
台、府展的画作大部分都已佚失,这和当时官方的态度有关没有建立收藏机制。办展却不买画。尤其是在台日籍画家,作品几乎是没有留下来台、府展只有出"图录",没有出"原色画帖"。原色明信片也不多,所以这些画作失去彩色的文献资料再来谈到当时的服装。当时台湾女性主流的服饰应该是台湾衫。连日本人也会穿(热带气候不适穿和服)。但自家剪裁洋服已相当普遍。根据竹中信子的研究,台籍女性对洋服的接受度比日籍女性高。
作者: littledos (litledos)   2016-07-03 07:53:00
目前有在补进度 画面实在很美 但叶的戏都一样 步调慢
作者: gminor40 (李哲邦)   2016-07-03 07:56:00
另外就是改良式台湾衫(融合台湾衫和洋式长裙)。像文章中如月在吊桥上穿的就是这种台西杂揉的近代台湾衫
作者: bill851004   2016-07-03 08:27:00
很用心~大推!!!
作者: anneying (11/29 青年投票)   2016-07-03 09:17:00
想其看展览了
作者: nocrazim8205   2016-07-03 11:03:00
因为玟谊有演八点档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6-07-03 11:57:00
这年代的造型要做得漂亮不难,最难做的应该是1980年代
楼主: pommpomm (澎大海)   2016-07-03 12:24:00
漂亮当然不难,难的是细节的堆叠吧,光和服没乱穿就是拍了好几出日本时期的台剧比较少去讲究的地方了1970 1980这些要新不新、要旧不旧的年代也的确很难呈现好几个剧组也只有前几集才有比较在讲究
作者: yakifone (复员兵)   2016-07-03 12:29:00
后来国军宪兵的服装,那皮制绑腿,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复制
作者: s9245034 (angel1997)   2016-07-03 14:03:00
楼主: pommpomm (澎大海)   2016-07-03 16:38:00
看到后面会演到1947就觉得头痛
作者: whyy (melody)   2016-07-03 16:42:00
不是对面是江家 之前逸安要画如月 把如月带回家 他娘及二娘就在对面阳台边看边评论 另郭家那时有楼房?叶的戏不只步调慢 主要角色不讨好是大伤
楼主: pommpomm (澎大海)   2016-07-03 16:53:00
应该是说场景啦,郭家二楼看出去对面那户就是江家二楼的拍摄场景的样子 XD前面郭妈偶尔会从二楼下来阿,应该本来就有租一整栋?
作者: nmnscha (Fantastic4.5)   2016-07-03 17:33:00
好像还是有一点不一样,江家阳台是砖墙,郭家看出去两面两面的门面都不是砖墙,只有柱子转角,但是格局很像...慢慢发现其实步调一点都不慢只是叙事手法不一样,倒是因为太快,有时角色的心境好像乍看之下突但其实剧中时间本来就今非昔比了
作者: yungoalong (yungoalong)   2016-07-04 14:29:00
大推!
作者: ji9quu8sji (biano6405)   2016-07-08 11:11: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