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探访仁德的前世与今生│张健丰

楼主: talin5814 (重現江湖)   2025-05-05 20:48:13
探访仁德的前世与今生│张健丰
仁德区从明郑时期就开发设“里”,区内的二层行庄是台南往高雄必经之地,设有渡口和
桥梁。更因二层行溪流域糖廍林立,由此地装箱后由安平输出至上海、宁波以及北中国各
地。在乙未保台失败后,日本人在车路墘设立糖厂,改善蔗作地排水设施,并生产耕地白
糖,制作糖霜等。台湾光复后,这里带动了台南都会区工商业的发展。
仁德区位于台南市的西南端,东邻归仁区,南隔二仁溪与高雄市湖内、路竹两区为界,西
接东区、南区,北连永康区。境内因有中山高、“纵贯公路”(台1线道路)、台铁“西
部干线”纵贯铁路、联络中山高和南二高的86快速道路,在保安里、新田里等设立有工业
区。著名企业奇美实业及该企业设置的“奇美博物馆”,皆设址于仁德。
而以台铁“永保安康”(永康至保安)车票闻名全台的保安站,竟是要配合昔日台糖仁德
糖厂开业运输需要,迁址并沿用至今;到了2003年,仁德糖厂成为台南县(后改制归并于
台南市)境内最后一座使用铁路运输甘蔗原料的糖厂。这样沧海桑田的变化,激起笔者探
访它的前世与今生。
清代的发展
明郑时期为了对台湾基层社会进行行政上的管理,在州(县)的行政架构下,分别设置了
坊、里、庄、社等基层行政单位;清廷以此基础陆续在台湾各地设置了里、堡、乡、澳。
今仁德区公所一带所在的仁德里、仁义里、新田里等设为仁德北里;后壁里等则属仁德南
里;该里西边为比较靠海的文贤里。里内重要村落有车路墘庄(今保安里)和二层行庄(
今二行里)。二层行的“层”,以闽南语谐音称“赞”,故也称“二赞行”,其南方的二
层行溪(今二仁溪),也以此庄命名。该庄自明郑时为承天府治(今台南市中西区)往南
路凤山(今高雄)的必经之地。故在二层行溪上设有“二赞行渡”,乾隆28年余文仪《续
修台湾府志》称该渡:“夏秋水大,以小船济人;春冬则架竹桥。”
二层行溪同时也是南台湾砂糖的主要分界线。溪以北至嘉义为“台湾府砂糖”主要生产地
,砂糖质细,有“府玉糖”之称。先民在二层行溪流域以甘蔗为原料、以牛为主要兽力,
开糖廍制糖。生产之糖大都集中至二层行庄,装箱后以竹筏运到安平港再装轮船输出至上
海、宁波以及北中国各地。故当地有俗谚:“起自台湾二层行,驶往苏杭十三行”,由此
可知台湾糖以二层行的名义在大陆闻名。但根据来台考察的日本驻华外交官上野专一在《
台湾岛实践录》里描述,二层行溪两岸的“二赞行”、“大湖”(今湖内)、“半路竹”
(今路竹)仅占全台砂糖生产量的5%。
1895年10月11日,日军第二师团在屏东枋寮登陆。在汉奸内应下,凤山县城(今高雄市凤
山)、打狗港(今高雄)轻易地落入日军之手。守将郑青遂退往二层行庄。20日上午6时
,日军第二师团主力向二层行庄出发,郑青所部在此结合数百名二层行及车路墘庄的庄民
,以甘蔗园为掩护,向日军进行数次袭击,但忽然听到抗日义首刘永福已于前一日在安平
搭船内渡大陆后,便断桥,退往今日高雄市的大冈山一带,伺机对日军进行游击袭击。
日据时期的发展
日本占据全台后,为了有效控制台湾人,从台南到凤山开辟陆军路,即今“纵贯公路”的
前身。1921年在昔日的“二赞行渡”上建水泥桥,今日遗迹仍存。1900年台南到打狗港的
纵贯铁路完成后,当局在今台铁“仁德站”现址设车路墘站。1909年,台湾制糖株式会社
从夏威夷搬迁厂房设备,在车路墘庄设置新式糖厂(今仁德糖厂)后,车路墘站乃往北迁
移1.5公里,并设置三线式铁道(台铁的1067和762mm并列)和厂区联络,以利将制糖品转
运到打狗港区的台糖仓库,以备出口。糖厂于1910年11月19日正式开工榨蔗制糖,每日可
榨1,200公吨,主要生产粗糖。
此时在糖厂的蔗作适地中,处于嘉南平原的沙丘地就占了65%。沙丘地的沙层平均厚度深
达8尺;且部分低湿地排水不良,不宜种蔗。当局乃于1918年完成车路墘排水沟,将低湿
地的积水排到二层行溪,扩增蔗作适地和增加产量。糖厂的蔗作范围遂从台南的仁德、关
庙、归仁、永康,扩增到高雄的阿莲、路竹等地。1926年时糖厂更换设备,每天平均可压
榨的甘蔗增至1,800吨;并直接以甘蔗为原料,经过压榨后的蔗汁经碳酸法清净后,直接
制成比较精致的白糖,即为所谓的耕地白糖。该年糖厂员工从除夕到元旦加班赶工,单日
已达2,100吨的榨蔗能力。
此后耕地白糖大量增产,除了出口至中国大陆、满洲国等,也供应日本本土。耕地白糖可
提炼糖粉、糖霜、方糖,糖霜可作为果干、清凉饮料、罐装食品的原料。1935年,盐水港
制糖在台北举办的台湾博览会糖业馆现场展示其白糖制品并卖给消费者。而从前一年开始
制造糖霜的车路墘糖厂,为了应付年节需要,也开始在北部供应糕饼店和消费者。
台湾光复后的发展
由于日本和美军战争期间,车路墘糖厂几乎未受到轰炸破坏,以致得以迅速恢复生产,并
因设于高雄旗山的旗尾糖厂于1946年6月将用以制作方糖的机器,迁移至车路墘糖厂安装
使用,使得车路墘糖厂得在同年10月开始炼制特砂与方糖等白糖。而在1948年10月10日双
十节,该糖厂开通了从台南市关庙区经后壁厝(今后壁里北)、仁德糖厂到今台南市东区
的营业线(关庙线)。因这条路线可衔接台南境内的佳里、永康糖厂,且经后壁厝到高雄
的桥头糖厂,后来也被规划为北起台中、南到高雄之台铁纵贯铁路的国防“南北平行预备
线”。 除了客运,关庙线也支援中山高速公路取土工程。1972年8月1日,因不敌时代的
巨轮而停止客运业务。后壁厝站于2006年6月以安全为由拆除,糖铁关庙线原址则在2014
年开辟为特27道路(德糖路)。
2003年7月1日,仁德糖厂停止压榨甘蔗,结束制糖业务后。往今高铁站西面的仁德区港墘
农场和归仁区的沙仑农场的甘蔗原料线原址,部分开辟了武东三街。而前者已由台糖承租
给农民经营有机牧场,周边森林由台糖与环保署合作造林,提供调节气候的绿地,生态丰
富。雨季则成为天然滞洪池,并作为复育萤火虫的生态池。近年来度过被征收为产业园区
的危机,成为保护野鸟栖息地,继续扮演台南都市之肺;而面积广大的台糖沙仑农场除提
供部分作为高铁专区,其他出租给民间栽培凤梨、西瓜等。此外,自营耕区目前以种植作
为牛、羊饲草为主的尼罗草。因种植面积广大,收割后卷制成卷草成为当地的特色。
位居仁德糖厂后山的“虎山”则改为平地造林变成林场,而糖厂周围的虎山农场,部分辟
为台南都会公园和奇美博物馆。仁德糖厂区的旧仓库,现今开辟为十鼓文化村园区,融入
十鼓独创的台湾特色鼓乐,并以矗立在蓝天白云间的厂区烟囱作为地标,招揽客人。
笔者建议,当局可在厂区另辟空间展示旧式糖业的糖廍到新式糖业的糖厂演变,发扬仁德
的糖业文化以接地气。
(作者系历史研究工作者)
相关图文
https://www.observer-taipei.com/book2021/item/4323
作者: YOLULIN1985   2025-05-05 21:19:00
好文 推推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5-05-05 21:35:00
优质
作者: taristocrat ( ><> ● <>< )   2025-05-05 22:15:00
八万人口
作者: DAEVA   2025-05-05 22:33:00
帮推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踪‧八式问剑〉)   2025-05-05 22:46:00
推~~~
作者: jxigjll (jxigjll)   2025-05-06 06:40:00
作者: a63532 (a63532)   2025-05-06 16:53:00
作者: onerepublic1 (onerepublic)   2025-05-06 19:4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