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CY0927 (只是个暱称罢了)
2024-05-12 09:22:03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669259
独家》“洋独活”、“七面鸟”?揭密百年前台湾和洋风格法餐
https://i.imgur.com/voskEuf.png
1916年、大正五年的菜单中可以看见“七面鸟”、“洋独活”,菜单上方有烫金的“台字
章”。(中研院提供)
2024/05/11 05:43
首次上稿 00:12
更新时间 05:43
〔记者王捷/台南报导〕《鬼灭之刃 柱训练篇》即将上映,动画中的和洋文化引人注目
,当时的西化也影响到台湾,从中研院“手岛兵次郎文书”资料发现,有多张百年前,在
台湾出现的和洋风格法餐,一些菜名如火鸡是“七面鸟”、白芦笋称“洋独活”,还有出
餐顺序,与现今国人熟悉的西餐有些不同。
手岛兵次郎是从日本来台湾的司法人员,1901年(明治34年)来台湾,直到1916年10月(
大正5年)因病退休回到广岛,在台湾约16年,同时还是台湾法制起草委员,对台湾的法
规贡献良多。
2010年间,手岛兵次郎的后人将他生前留下的文件赠予日本国文学研究资料馆,这些文件
共有598件,其中有多张在大正时期,总督官邸(现今台北宾馆)寄来的晚宴邀请函,有
一张菜单烫金了日本总督府设计、代表台湾的“台字章”,从手绘封面、菜单内容,能窥
见大正时代的和洋饮食文化。
菜单的内容有称为“キャビア”但过去称为“カビヤ”的鱼子酱前菜,绿芦笋“野天门冬
”,在前菜上完后,在上主餐前,还有用香槟制作的冰沙“冻酒”来解腻。
在主餐中会常看到“七面鸟”,名称由来据说是火鸡的头、颈、羽毛与脚呈现多种颜色,
让日人觉得像是有不同面向,所以才称为“七面鸟”。还有“洋独活”这道前菜,依长崎
县学校午餐协会、营养师协会解释,这是法餐中春天常吃的白芦笋,因样貌类似种在洞穴
里的软化白独活,所以被称为“洋独活”。
另外,这些菜单的生菜都在主餐后才端上,与国人熟悉的生菜在主餐前先吃的文化不同,
从出菜顺序,可见百年前日人学习法餐的精神,以及美国对国内西餐文化的影响。
https://i.imgur.com/oHyYEC0.png
手岛兵次郎著大礼服的相片。(中研院提供)
https://i.imgur.com/rj76wuA.png
菜单的手绘封面,相当精致。(中研院提供)
====================================================================
https://news.ltn.com.tw/news/Tainan/paper/1645523
“鬼灭之刃”揭秘 台湾百年前和洋法餐
https://i.imgur.com/BB0veXu.png
多张百年前的手绘菜单封面,相当精致,可一窥党当年台湾的和洋风格法餐。(中研院提
供)
2024/05/12 05:30
〔记者王捷/台南报导〕《鬼灭之刃 柱训练篇》即将上映,动画中的和洋文化引人注目
,其实在日治时期就曾影响到台湾,从中研院“手岛兵次郎文书”的研究资料发现,多张
百年前的手绘菜单,可一窥一九一○年代台湾的和洋风格法餐,像菜名中的“七面鸟”指
的是火鸡、白芦笋称“洋独活”,出餐顺序也与现今西餐有些不同。
出餐顺序也与现今西餐不同
手岛兵次郎在一九○一年到台湾总督府任职司法官员约十六年。二○一○年间,其后人将
他生前留下的文件赠予日本国文学研究资料馆,其中有多张在大正时期,总督官邸(现今
台北宾馆)寄来的晚宴邀请函,有一张菜单烫金了日本总督府设计、代表台湾的“台字章
”,从手绘封面、菜单内容得以窥见当年台湾的和洋饮食文化。
菜单内有“キャビア”但过去称为“カビヤ”的鱼子酱前菜,绿芦笋称“野天门冬”,在
前菜上完后,在上主餐前,还有用香槟制作的冰沙“冻酒”来解腻。
菜单“七面鸟” 指的是火鸡
菜单常见的“七面鸟”,据说是火鸡的头、颈、羽毛与脚呈现多种颜色,才被日人称为“
七面鸟”。还有“洋独活”这道前菜,这是法餐中的白芦笋,因貌似种在洞穴里的软化白
独活,所以被称为“洋独活”。而当时的生菜在主餐后才端上,与现在先吃生菜的出餐顺
序不同。从菜单、菜色可见百年前日人学习法餐饮食样态。
https://i.imgur.com/vMstqBq.png
手岛兵次郎在一九○一年到台湾总督府任职司法官员约十六年,后人将他生前留下的文件
赠予日本国文学研究资料馆。(中研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