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1266560
都叫错了?肉圆在阿祖年代叫“包子” 台菜教母:撞名了才被改
▲台湾知名小吃肉圆最早其实叫“包子”。(示意图/CTEWANT提供)
“台菜教母”黄婉玲日前分享水晶饺其实是“台湾水饺”掀起热烈讨论后,再发文分享另个
“因为撞名而被迫改名”的小吃,表示“肉圆”在20世纪30年代其实叫“包子”,让网友纷
纷惊呼长知识了。
黄婉玲在脸书“黄婉玲的烹饪教室”分享在她文章留言中提到的故事,指台南佳里区在上世
纪30年代有个名为“包子”的特色小吃,店家发挥创意将原本制作粉粿、粉圆、粉条等地瓜
粉制成的小吃,变成先蒸过再油炸,内馅包有炒过的猪肉丁、笋干、豆薯、虾米的包子。而
包子名称由来,可能是当年有“包”这个动作而取名。
▲作家鱼夫揭露肉圆被迫改名为包子的故事。(图/翻摄自黄婉玲脸书)
黄婉玲也提到,还有许多人为客家料理“三角圆”抱不平,因为三角圆同样有些剔透外表,
而默默被“水晶饺”名称取代。而对于有些人认为食物单纯吃就好,不见得要正名的看法,
她希望大家别忘记“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因为“语言”同时是沟通,也乘载着历史
记忆、甚至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结。
她指出,各地区都会有自身饮食料理,若是遇到撞名而摒弃旧称,虽然方便沟通但有失公允
,例如一个班级有2位学生叫“小明”,其中一位因为老师点名方便被迫叫“大明”,就有
点不公平。希望大家能回过头省思,“一道庶民小吃的名称,为何悄悄改变”,怎么年轻一
代已经不知道旧名、曾几何时被迫修正?呼吁大家以文化传承的眼光看待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