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水道博物馆新装置艺术 重现独特输水系统
(中央社记者杨思瑞台南5日电)台南山上花园水道博物馆争取文化部补助,打造重现日
治时期输水概念装置艺术,透过模型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具象化,使参观民众更了解水道博
物馆核心精神。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今天以新闻稿指出,山上花园水道博物馆是全国众多水道设施中唯一的
国定古蹟,早年设计从曾文溪取原水处理后,输送到20公里外的台南市区,独特“二抽三
送”输水系统为最大特色。
水道博物馆人员指出,运作原理是从曾文溪取水引入沉淀池(一抽),初步沉淀后顺着地
势流放到快滤桶室(一送)过滤,完成过滤的净水再流放到更低的送出唧筒室(二送)周
遭,然后藉著唧筒动力抽送(二抽)到1.8公里以外的净水池,再从净水池放流到台南市
区(三送)。
馆方人员指出,整个“二抽三送”过程,考虑到动力、高低位差,还要克服距离及水管摩
擦力,是当时相当先进的设计,也成为水道博物馆最核心精神。
馆方指出,由于整个系统涵盖面积达56公顷,距离更超过20公里,如何对游客提供完整解
说一直是难题,直到去年在民进党立委郭国文协助下争取文化部补助,透过3D建模打造出
长3公尺,宽1.2公尺,高度1.5公尺的模型,完整呈现整个净水输送过程,方便民众理解
整个水道系统运作模式。
馆方指出,山上花园水道博物馆前身为落成于1922年的原台南水道,由日治时期的日本技
师滨野弥四郎设计规划,当时的许多设计手稿如建筑设计、唧筒设计等文件,现在成为博
物馆重要展示资源,“二抽三送”模型完成后放置在生态池旁,配合导览解说动线,让游
客在赏景之余也能有更多收获。(编辑:黄世雅)
https://reurl.cc/4X2W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