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VPsei1- ]
作者: olctw (facebook.com/k.olc.tw)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爆卦] 台南学甲炉渣事件场址踏查
时间: Sun Sep 20 22:41:42 2020
学甲炉渣事件场址踏查
今天在学甲在地朋友的引导下,跟着 蔡壁如 委员一起去踏查了几个事件讨论的场址。首
先是正在进行清运的学甲区大湾段农地(*1),虽然台南环保局表示欢迎大家监督,但现场
已经搭起临时的铁皮围墙,不太能够直接看到里面处理的情况。实际走进里面看,挖掘产
生的坑洞里已经积水,水的颜色并不清澈,只是这也许有些先入为主,大概要相关单位愿
意进行检测才能够解除疑虑。周遭挖出的土壤组成颜色复杂,虽然环保局依据溶出试验表
示不会有污染疑虑,但农地基本上不该埋有土壤以外的物质,希望能够确实移除。
FB 讨论 - https://www.facebook.com/k.olc.tw/posts/1631355080371282
Medium 讨论 - https://medium.com/%E6%B1%9F%E6%98%8E%E5%AE%97-kiang/680b304f733e
接着我们到了一个工业区场址(*2),场址地面铺满了各种不规则的石块,在地朋友表示这
些应该是未经处理的炉碴,靠近看可以看到这些石块外观都有明显的生锈情况,一般石头
是不会这样;虽然这块土地画为乙种工业区,但隔着道路与小沟渠旁就是大片的农地,看
起来并没有足够的退缩空间,这些石头如果确定是未经处理的电弧炉渣,随着雨水就会带
出其中的重金属往旁边扩散,对于农地作物来说是很大的疑虑。
还有去看了一处施工中的场址(*3),在地朋友表示,这个场址下方埋了不知名的土方,上
方则是铺了合法再处理过的粒料,即使是工业区的土地,未经处理的事业废弃物也不应该
用来作为填充物,只是这些埋在工业区的物质因为不是农地而缺乏足够监督,大概只有每
天在这个地方生活的居民知道掩埋过程。不远处则是合法的废土暂存场址(*4),这次事件
农地所挖出的问题土方就堆置在这里,路过就非常醒目,因为路边就已经有 2 层楼高度,
根据朋友介绍,这里的土方去化速度很慢,长期以来路过看到都是这么多的废土。
最后我们则是去看了动保园区的预定场址(*5),现况旁边是大量的鱼塭,对面则是垃圾掩
埋场。朋友表示,这个地方是已经迁葬的学甲第六公墓,因为养殖渔业发达抽取过量地下
水而存在地层下陷问题,本来就是一个相对低洼的区域,对在地来说就是一个现成的滞洪
池。这个地方一旦开发就会需要花费大量预算进行填土工程,如果又发生不肖业者填塞未
经处理的事业废弃物,届时周边的养殖业者都会面临严重威胁;而除了园区预定进行的工
程,周边的道路拓宽或是建设也会需要垫高地基,届时滞洪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变成周遭
鱼塭需要面对淹水造成的损失。
摘要一下今天看到的问题与建议:
1. 目前处理场址就在 2015 年事件位置的隔壁,只是因为当时并未明确公告处理范围而没
能够结合在地民众资讯一次处理,环保局应该调整作业程序,废弃物弃置农地案件第一时
间开放资料,让在地民众清楚知道眼前处理的范围,以利知情民众适时提供资讯,让问题
能够一次解决。
2. 2015 年事件场址挖掘废弃土壤后并未回填干净土壤,留下挖掘后产生的坑洞,坑洞积
水又缺乏管理或实际耕作,即使没有污染对于周遭农民仍然是一种困扰;现有法规只有要
求移除有问题土壤就结案,应该要进一步要求恢复到破坏前可耕作的状态。
3. 工业区土地弃置未经处理的事业废弃物究竟只是个案还是已经成为常态?事业废弃物再
生利用的作法目前空有法规而无过程的稽查能力,许多事件如果没有民众主动举发往往只
有书面监督而无实质作为,民间再生处理工作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而造成事业废弃物去化
困难,政府应该积极介入,无论以国营事业形式或是有效辅导措施,让过程透明、可被监
督来重建民众信任,进而有效处理事业废弃物去化问题。
4. 列管污染源追踪工作不应该因为追踪对象停止营业而跟着停止,因为污染情况如果没有
根除仍然会持续对列管场址造成影响,造成本次事件的明祥馨企业就是典型例子,今年事
件就是发生在该公司解除列管之后,民众无法查得该公司的列管资讯而只能凭零碎的记忆
去判断,产生各种误解情况。
5. 动保园区过去副市长赵卿惠面对抗争时有在媒体前承诺会进行多方案选址,至今未看到
针对其他场址的具体评估工作,市长却对外宣称动保园区可以先不要托管流浪动物,原场
址工程先进行,待居民有了共识才开始执行收容工作。坚持在原场址大兴土木的决定加深
在地居民的疑虑,随着炉渣事件引发的不信任,可以预见后续仍然会有更多的对立情况。
就期待市府对于重大公共工程不该继续这样先射箭再画靶的作法,真正落实过去所宣称的
开放决策工作。
结束了踏查行程后,我们去吃了在地知名的学甲虱目鱼,对于在地食材的信任是建构在眼
前这些热心民众的积极态度,因为他们愿意在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行动,同时持续监
督事件直到问题根本解决,有了他们的守护,学甲的各种在地物产才能持续创造盛名;这
个名声得来不易,但是却很容易失去,除了在地的公民意识之外,我们仍然需要政府端多
做一点,让污染源头多负起一点责任,最终才能够重建彼此的信任以及创造多赢的局面!
*1. https://www.google.com.tw/maps/search/23.218035812,120.1776894111
*2. https://www.google.com.tw/maps/search/23.239866,120.187543
*3. https://www.google.com.tw/maps/search/23.244562,120.190511
*4. https://www.google.com.tw/maps/search/23.244080,120.192777
*5. https://www.google.com.tw/maps/search/23.255597,120.17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