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干旱 水雉园区抽井水救急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127068?from=udn-catelistnews_ch2
2018-05-06 23:25联合报 记者谢进盛/台南报导
南台湾水情严峻,水雉生态教育园区完成深水井修复,供水多一层保障。 记者谢进盛/
摄...
南台湾水情严峻,水雉生态教育园区完成深水井修复,供水多一层保障。 记者谢进盛/
摄影
南台湾旱象未解,各大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台南官田水雉生态教育园区也面临缺水隐忧。
园区昨表示,幸经台积电志工日前修复“救命”的深水井,供水多一层保障。
高市野鸟学会总干事林昆海昨拜会台南水雉生态教育园区,面对缺水,外界忧心冲击水雉
栖地,台南市野鸟学会理事长潘致远、水雉生态园区教育专员李文珍等人说,目前园区水
源补充主要来自嘉南大圳支线挹注,并落实节约用水,勉强可调度。
水雉生态教育园区水雉活动情形。 记者谢进盛/摄影
水雉生态教育园区水雉活动情形。 记者谢进盛/摄影
园区说,原有一口台糖深水井,去年10月故障,苦无经费修复,幸经台积电志工协助,3
月已修复,可补充水源,这口井有100公尺深,目前抽取水源没问题,但“还是祈求老天
爷降雨,舒缓缺水难题”。
林昆海说,继去年环岛关注湿地议题后,今年继续在内陆、离岛关心嘉南地区埤圳加上水
雉园区共有19处湿地,水雉生态教育园区从原本仅有37只水雉,迄今已发现1478只,可说
是本土最成功的湿地案例。
雄性水雉孵蛋情形。 记者谢进盛/摄影
湿地对生态保育是重要一环,随着政府、民间陆续开发埤塘,最近种绿电又相中湿地,湿
地原有蓄水滞洪功能恐消失,加上今年旱象严峻,湿地的未来令人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