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南区] 喜树社区~海滨旁的艺术文创聚落

楼主: Silhouette (SBD)   2017-02-23 00:14:44
※ [本文转录自 Tai-travel 看板 #1OhRYMAg ]
作者: Silhouette (SBD) 看板: Tai-travel
标题: 台南南区。喜树社区~海滨旁的艺术文创聚落
时间: Thu Feb 23 00:13:08 2017
--------------------
图文网志版:https://goo.gl/Dmc4Fo
--------------------
去年暑假期间,参加了满多不同场次、内容的2016台南七夕爱情嘉年华的文化走读活动。
今天要来介绍的是南区的“道喜树。喜事到”,快来一同走入喜树吧!
活动开始前,导览员发给每名参与者一份喜树社区的资料,并进行喜树社区的历史背景介
绍,非常用心。
喜树,最早位于台江内海,新旧沙丘之交界,最开始为一个小渔村。喜树台语发音“死树
”,因此将中文命名为“喜”树以增添喜气。
喜树图书馆的斜对面,便可见超显眼的喜树老街入口。
走入喜树老街,马上可见这个刻有英文字母A的红砖瓦屋。
此为日治时期引入之巴洛克式建筑,A代表其为当时的第一间街屋,下方的小窗户则为买
卖、卸货口。
导览员带我们走入一户民宅,看似普通,其实此处即为薛家碾米厂(薛家大瓦厝)。大门中央为板门,两侧为格扇,属于“三关六扇”门之形式,象征其为大户人家。
接着我们来到一处已经不住人的古厝,因为时间已久,忘记这是哪间古厝。这里几近废弃的废墟感,使喜树的年代感瞬间被凸显了出来。
郑家古厝。在喜树社区内有一些条码可以扫描,会有关于古厝的介绍,此外也有一些介绍
立牌。
辛家古厝属于三合院格式,为清代所建的一条龙格局传统民宅,古厝内还有一口古井,非
常有时代感。
一系列精采的导览结束以后,便是自由活动时间。
喜树社区内除了古厝建筑值得好好参观外,也有不少有趣的彩绘涂鸦与艺术造景。
“喜树开花”,将一点透视的黄点彩绘满街,象征黄瑾的黄花飘散在深具历史文化的喜树
老街上。
“借过猫”,昔日的猫跳过每一户人家的屋顶,时空转换,聚落没落了,但猫咪依然借跳
过每一户人家。
玉和阿嬷的丝瓜棚,在喜树老街的某处,像极了一处秘密基地,小巧又凉快。
走在喜树老街,一侧是古老的红砖墙,另一侧便是现代感十足的铁卷门,相映成趣。
在喜树这个安静的聚落里面,猫狗都不怕人,惬意的在休息著。
在巷弄间有一间喜树的百年碗粿“阿义手工碗粿”,配料简单,但味道却很够,是个人吃
起来算数一数二好吃的台南碗粿。
当天正好有“喜事集”喜树市集暨户外音乐会,很热闹,市长赖清德也来到了现场。
下图是出名的喜树阿嬷文创小鱼包。
因为参加文化走读活动,主办单位还准备了一人一杯茶及一块酸酸甜甜的饼作为下午茶,
最后还发给每人一盒义美香饼舖的面粉苏做为纪念品,诚意十足。
喜树老街(社区)算是满古老也满有味道的一个聚落,相较台南市区或安平区的古蹟,这
里有一种更纯朴、古早的气息。
那天文化走读的活动完以后,稍微跟导览员深入聊过,他说喜树这边会做得起来,都是有
相关的团体在推动,但社区并没有凝结一定的共识,政府给予的资源及经费也不够,使喜
树社区的古厝多受到破坏或保存不当,真的非常可惜。
下次不妨来喜树社区走走逛逛,感受一下这个聚落宁静的力量,及其如何以崭新的艺术文
创姿态重生。
如果是在“喜事集”办理市集或相关活动时来拜访,相信会更加热闹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