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中西] 赤崁楼-原普罗民遮城的昼与夜

楼主: reesion (阿汤哥)   2016-12-05 21:51:31
游记名称:赤崁楼-原普罗民遮城的昼与夜
图文版网志:http://www.tainanlohas.cc/2016/12/blog-post_57.html
地址:台南市中区民族路212号
电话:06-2205647
营业时间:8:30 - 22:00
门票:全票50、半票25、团体8折、台南市民免费(详细请见内文)
建议停留:2小时
推荐景点:赤崁楼、海神庙、文昌阁、普罗民遮城遗迹、蓬壶书院遗址
座标(度分秒):23°07'25.5"N 120°28'08.4"E


赤崁楼原为1653年荷治时期兴建的欧式建筑:“普罗民遮城(Provintia,
荷兰文的永恒之意)”,又称为赤嵌楼、红毛楼(荷兰人毛发为红色)
与番仔楼(台语),是当时台湾的省城,同时为统治的中心位置。
目前为国定古蹟,也是游客来台南必访的景点之一。
根据考证,赤崁两个字是来自平埔语的赤崁社(saccam)。
荷兰人来台后以五匹花布取得了赤崁社的土地,
而原先赤崁社的平埔族原住民则搬迁到了现今的新市一带,并改称为“新港社”
不过,现在看到的赤崁楼并非普罗民遮城,而是历经了郑氏、清代后,
在19世纪后期陆续于普罗民遮城上兴建的海神庙、
文昌阁以及大南门城内迁来九座赑屭碑等建筑的混合体,总称为:赤崁楼。
目前的赤崁楼以红色为主体结构,四周有仿古风的矮墙围绕。
不过,前阵子台南市府的赤崁文化园区竞图已完成,
未来可能会拆除围墙,并让基地轴线转为向西,面向海洋


赤崁楼的入口处,一般民众必须购票入场。
门口有一对石狮,左边是带小孩的母狮;右边则是公狮


公狮的右边是售票口,购票后就可以验票入场


收费标准(点图可以放大)


入场后,门口的左手边有赤崁楼简介


赤崁楼入口左侧摄影


赤崁楼入口正面摄影


门口右侧的郑成功议和图。原为郑成功受降图,
于赤崁楼2009年2月份整修后将受降两字改为议和。
当然,说法有相当多种,站长基于本文是介绍景点,
而非研究历史的观点就不赘言了


议和图后方的鱼池,可以购买喂鱼的饲料


只要有水池就会养锦鲤,这大概是公家机关惯例。除了好看之外,
锦鲤的生存力也很惊人,所以被大量用在饲养在景点的水池中


鱼儿悠游的样子让许多游客驻足


妈妈带着小朋友喂锦鲤


假山流水造景


从入口右侧近拍


楼下的石碑就是大南门城内迁来九座赑屭碑,
据说是清乾隆皇帝为了表彰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
特赐十块以金门“麻糬石”雕刻而成的龟趺御碑。
每块碑高3.1公尺,宽1.4公尺,其中四座全刻满文,
四座全刻汉文,二座汉满文合刻


不过,龟趺御碑运抵台南府时,其中一龟座不慎掉入港内,
就另以砂岩仿造一座,原座直到1911年才被台南渔民捞起,供奉在南厂保安宫内。
至于碑文的部分,赤崁楼内目前保有的是四座满文、四座汉文以及一座满汉文共九座,
而最后一座经历了数次迁徙,辗转汉到了嘉义,
最后安置于现址嘉义公园为福康安纪功碑。


这里说个典故:虽然乾隆赐的碑叫做“龟趺御碑”,但实际上赑屭并不是乌龟,
而是龙生九子不成龙中的老六。在上古时代常驮著三山五岳,
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
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
(编按:其实这样形容起来,也是一只很大的乌龟啊)
不过,传说归传说,现在的赑屭座可是鸟儿晒太阳的好场所呢!


入口左手边也有水池,而还有喷泉的结构


同样有假山流水的造景


也一样有锦鲤与饲料机可以喂食


接着往前走会看到柳树与小桥、拱门


经过拱门之后就准备进入赤崁楼的核心区域


赤崁楼重建碑记


赤崁楼区域海神庙的主体正面,底下一样有放著了不少碑文


上头刻着皇墙两字的义民碑,是乾隆时代的建筑


海神庙前的龙型浮雕


一楼匾额的题字虽为赤崁楼,但实际上市建筑在原普罗民遮城遗迹上的海神庙


由海神庙右侧俯瞰赤崁楼绿意盎然的园区


庙内一楼的展设,赤崁楼的变迁


赤崁楼建筑特色介绍


郑荷战争下的赤崁楼


赤崁楼旧貌模型


郑成功画像。很多人对台湾的郑氏时期的印象都是以郑成功为主。
但其实郑成功本人在由荷兰人手中攻取台湾后不到一年就因病身故,
所以郑氏时期主要是以其子郑经为领导,
而辅佐郑经的就是金庸笔下的天地会总舵主陈永华(化名:陈近南)


赤崁楼的保存与维护


热兰遮城日志,是荷兰统治台湾时期的基本史料,
主要是关于荷兰人在台湾的各种活动,在十七世纪时以荷兰语撰写成,
这边的是译注版本


荷兰与郑氏时期的开发


往二楼的楼梯,有点窄...建议不要太多人一起上去


二楼是海神庙的主要区域,中间放置了当时各种船的模型


从二楼阳台可以看到文昌阁


海神庙与文昌隔的外观都是华丽的“歇山重簷顶”,屋顶簷角极长,
向外的起翘弧度相当优美,尾端是“鲤鱼翻跃”的藻饰,口吐水波,卷卷外涌


从海神庙俯瞰赤崁楼园区


正中间的海神庙匾额题字


海神庙与文昌隔中间有一口古井,传说中可通往热兰遮城(安平古堡),
不过后来考究,以当时的科技应该不太可能


古井与地道传说


经过古井后我们来到了另一座主要建筑:文昌阁,
上头是沈受谦所题文昌阁匾


文昌阁一楼与海神庙一样都为展设,主要是介绍当代的教育制度


五文昌与魁星信仰


门口内部的上方也有赤崁楼的题字


书院教育介绍


各种当代的书籍陈列




与海神庙一样,有往二楼的窄楼梯


到了二楼就看到了考生们来祈福的卡片


阳台可以看到海神庙的外观


所谓的五文昌,又称为五文昌夫子,
是道教奉祀的五位与读书相关的神明,而这里供奉的是五文昌中的魁斗星君


魁斗星君的右脚踩鳌头(象征中第),左脚踢起星斗,手握笔,身体动感十足。
在道教信仰中,因为“屈曲相钧,似文字之书”,被认为是主宰文运之神


文昌阁后方是普罗民遮城的棱堡遗迹


普罗民遮城的棱堡,是当初建设用来防御的四方形堡垒。
清光绪时期,普罗民遮城整个倾倒后,原本在其棱堡上方盖了五子祠,
后来又因为台风毁坏,一直到日本时代才由日人挖掘出当年棱堡的遗迹


普罗民遮城棱堡遗迹的解说


站长今天非常幸运,遇上了清洗普罗民遮城棱堡的作业


清洗的大哥拿着加压的水枪开始清洗风雨后的脏污


清除时的水压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
太强怕伤到了遗迹,太弱又怕脏污无法去除


影片:赤崁楼普罗民遮城的棱堡遗址清洁工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8CN67Hj2w
文昌阁底下是另一个遗迹,原普罗民遮城的入口


入口旁一样有不少碑文,这已经是赤崁楼的特色之一了


原普罗民遮城入口处,因为安全疑虑,目前是封闭的状态


入口处的解说


前阵子新闻有报导这个原入口遭人喷漆破坏,
但是在我们来赤崁楼拍照之前,所以图片不会看到被破坏的痕迹。
不过,在此也要呼吁一下,参观古蹟之余也要好好爱惜它们喔!


走出来又是满满的碑文


赤崁楼最边边的地点:蓬壶书院,入口悬有沈受谦所题之蓬壶书院匾额


前身为檨仔林街的“引心书院”,创建于清嘉庆年间,后来曾改为台湾县书院。
之后因该书院已经废置,安平县知县沈受谦遂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
于今赤崁楼西侧购地设置蓬壶书院


蓬壶书院在战后失修,而只留门屋,
现在的书院是仿造以前的样子修复而成,墙面为斗砌砖墙


内部空间不大,还有放了一些老书籍在书架上




蓬壶书院正对着原普罗民遮城棱堡遗迹的地方


回程经过拱门后


右手边是露天咖啡雅座,可以在此点杯饮料稍作休息


不想坐现代椅子的话,老树下的石椅也是不错的选择




还没完、还没完,标题都提到了昼与夜,当然还有晚上的部分啦,
毕竟赤崁楼可是少数有晚上开门的国定古蹟之一。
与白天大门敞开的感觉不同,晚上的的大门是关闭状态,
但一样要购票才能入场


假日晚上的时候会有一些表演,今天演出的是府城爱乐室内乐团


与白天一样先在大门左拍了海神庙


受降图夜景


假山水的夜景


右方进拍海神庙


左方中具来的海神庙,封面Get!


夜间的锦鲤池


在灯光造景下的小桥流水,看上去更诗情画意了些


夜拍海神庙一楼,赤崁楼匾额


夜拍文昌阁


赤崁楼园区内看表演的人潮


台南市,拥有国定古蹟22处、直辖市定古蹟116处,历史建筑53处。
在来拍赤崁楼此之前,乐活台南一直想把古蹟作为重要的主题文章。
但碍于经验不足,深怕无法陈现古蹟之美。直到历练了三年后,
我们觉得是时候可以开始古蹟的巡礼了。就以赤崁楼为起点,
我们将继续把台南的大小古蹟、历史、文化与传承,仔细并逐一的介绍给大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