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十年后,我希望看到这样的台南

楼主: olctw (k.olc.tw)   2016-04-24 23:50:15
* 原始网址 http://goo.gl/AiCVBK
地下化撤案,改以地上轻轨取代
在 以轻轨取代台南铁路地下化的想像
( http://k.olc.tw/2015/05/以轻轨取代台南铁路地下化的想像/ ) 一文已经有提到支持
的构想,延续这样的想法,十年后火车不再进入旧台南市区,取而代之的是安静的轻轨,
以及随之而来大量的道路空间,铁路沿线居民不再需要忍受铁路旁嘈杂的声音,经济层面
也因为市容的改观而有摆脱贫穷的机会。
成为对步行者友善的城市
因为轻轨大量设站让原本拥挤的台南火车站周边获得抒压,周边道路可以缩减车行空间另
辟人行道,环绕着步行者为中心将台南历史街区串连起来,进一步推动招牌看板等街道外
观的简化或复旧,让人们从台南火车站走出来就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丰富的内涵。火车站
前应该有充裕的空间让人们可以驻足在已经成为古蹟的火车站前好好欣赏,而不是现在这
样各种车辆水泄不通的场景。
铁轨与高速公路共构后透过火车进入旧台南市区的人们就会分散到新市与仁德两个位置,
仁德邻近的高铁台南站已经有绿能产业园区的规划,新市以北则能够串连南科,往北的南
科周边、安定国道八交流道附近与善化目加溜湾大道等三个位置从新市政中心的开放决策
中得知这三个地方有充裕的空间可以运用,运用这三个位置进行新的造镇计画,以现代化
都市建筑为诉求设计,期望能够取代旧有都市规划缺乏人车分离设计的诟病。
往北在拔林火车站或隆田火车站周边希望能够建立公共汽车转运站,开辟行驶在 84 线快速道
路的东西向快速公共汽车,往西可以到达北门游客中心或甚至井仔脚盐田、往东则是能够进入
玉井旧街区, 84 线快速道路周边过去因为大众运输不便所以前往都是以自驾为主,补足
大众运输缺口后可以更积极的发展这些区域,让步行者从火车站出来后就可以往东西向延
伸。
大台南,小政府
在 台南新市政中心盖在哪里好?我觉得盖在网络最好
( http://k.olc.tw/2015/05/台南新市政中心盖在哪里好?我觉得盖在网络最好/ )
一文已经提到大概的想法,各种服务无纸化、网络化已经是种趋势,我们对于实体行政中
心的需求会越来越少,依循过去希望透过行政中心搬迁进行区域平衡的作法效果只会随着
时间递减,更何况新的市政中心预期至少需要 20~30 年才有办法实现,在这个网络科技盛
行的年代, 3~5 年后的变化就已经很难预料,更何况是如此长久的计画。
各级公务机关眼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横向沟通,也许需要打破过去科层结构的组织型态,改
为任务编组,由各平行单位借调有经验的人力组成各种工作小组,让旧有机关扮演支援角
色,甚至进一步纳入更多公民参与空间,拉近公务机关与民众的距离。事实上中央的行政
院已经有政务委员这样的角色配置,让有经验的人游走于多个机关间进行横向沟通与串连
,从 vTaiwan.tw 这样的民间网站能够顺利与各官方单位交流沟通,其中穿针引线的政务
委员就是政府端的关键所在,相信市政府也会需要类似的角色存在。
与市政府打过交道的民众大多会对于文诌诌的罐头讯息感到厌烦,事实上我进入市政府工
作后对于各种同事们习以为常的公文往来内容也是惊讶不已,闲谈之间可以轻易交流的资
讯在编写公文时却必须转换成各种词不达意的文字,然后让收到公文的人再打电话回来追
问文字代表的意思,即使有着这么多的困扰,市府里每天还是消耗著大量的人力在做这种
事情,即使相较于过去这已经有了许多的改善。
市府里面其实不缺杰出的人,缺的也许是能够让这些人力专心做事的空间;我们需要将更
多繁杂的工作交给电脑处理,人脑应该挪出更多空间做些电脑无法做的事情。同时公民与
政府应该是合作的关系,不会是旧有官民的主从关系,也不该是官逼民反的敌对关系,在
两个关系之间找到平衡看起来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希望十年的时间有机会看到更多
改变。
善用智慧的城市
眼前许多智慧城市的想像都侷限在科技工具的导入,似乎买了一些玩具放在城市中就变得
有智慧了些,即使我的工作跟科技还算沾的上边,我也不觉得这样的想法符合预期的智慧
城市。
从现有的资讯系统去做延伸与强化应该会比较实际些,以 1999 为例,目前各类通报的来
源主要还是电话,民众不愿意透过网络发送的原因大多是表单填写复杂以及整个系统无法
承载大量操作,这里其实有相当大的改善空间。
* 如果我们可以在所有的路灯下面挂一个带有 QRCode 的牌子,民众手机扫描后在三次的
萤幕点选内完成路灯障碍的通报
* 如果我们可以在所有的路口挂几个带有 QRCode 的牌子,民众手机扫描后再添加照片就
完成违规停车的通报
* 如果我们可以在所有已知的空地空屋挂一个带有 QRCode 的牌子,民众手机扫描后再添
加照片就完成脏乱、积水滋生蚊蝇的通报
* 如果我们可以在垃圾车与公共汽车装置带有卫星导航的照相设备,每天拍摄大量带有地理座
标的照片放上网络,民众有兴趣时可以依据地理位置探索照片协助找出道路或环境问题
完成通报
* 如果我们可以公开所有农地的地理范围,让民众依据地理位置找出藏身在农田中的违法
工厂进行通报
* 如果我们可以让系统简化到透过 Facebook 发个讯息就完成通报,或通报同时可以自动
提示近期类似通报等
事实上这里的如果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我们可以顺利将原本希望透过电话反应问题的资讯
大部分移转成透过网络通报,话务中心的人员就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处理通报问题,透过
分工也就能够解决更多情况,而不是大部分的资讯都卡在话务中心。
我们需要的是更细腻安排的资讯基础建设,而现况是连民众手中日渐普及的智慧型手机市
府都还没办法善加利用;也只要民众透过手机能够做的事情基本上都可以很快速的完成,
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我们大概就可以有骄傲不完的智慧了。
作者: jackyiou (银翼的魔术师)   2016-04-24 23:52:00
还有智慧遶境跟智慧违停
作者: a60525025 (56不能亡!!)   2016-04-24 23:53:00
我要的不多 路平跟庙会少一半就好
作者: lovecard (田野中的宁静)   2016-04-24 23:58:00
以上美好建设搭配到处狗大便的环境,可看吗?
作者: jsbegin (迸)   2016-04-25 00:01:00
火车若不驶进台南,所以高雄往返台南都还要转车哦....
作者: moonzone (虫)   2016-04-25 00:03:00
公德心提升
作者: skylights (星月无情)   2016-04-25 00:07:00
我怎么还是觉得庙一直在盖啊 = =
作者: kkagt (乎嘎虾嘎)   2016-04-25 00:18:00
总觉得至少要30年
作者: r1239386 (T毛)   2016-04-25 00:23:00
现在高智识份子只生一个甚至不生 你去看8+9生几个 一堆三个起跳 靠建庙开宫的...谁先凋零还不知道呢...不是不准办庙会 而是在合法的前提下 很难吗? 对某些人来讲就是很难....
作者: orzloveorz (Berlin)   2016-04-25 01:03:00
不希望庙会凋零 但希望庙会进步
作者: rotusea (M.Y.)   2016-04-25 01:52:00
用人口创造运输需求很简单 逆向却不容易高铁桥下轻轨我一直以为只是文哥的玩笑话...话说 高架铁路的预算类比 为何不用在地沙仑 却用台中?
作者: redmoon9033 (默默)   2016-04-25 02:20:00
可以去玩创世神 自己盖
作者: mjferrari (Yes)   2016-04-25 04:56:00
地下化变店面才是他们想要的庙 人性 分灵 觉得有效就分灵 时间一到要回家 所以就放炮放到回家这是人为 所以有机会改变 剩大庙
作者: JasonChou007 (酷杰哥)   2016-04-25 06:47:00
庙会文化要凋零,20年都不容易,前面几楼有说到8+9,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至于轻轨经过旧市区,大家应该都知道旧市区道路狭窄,人车拥挤,再加上轻轨,只会让交通更恶劣,或许是没有预算而只能提出这样的交通改善计画,高雄的轻轨经过人车繁忙的路段,大家以后等著看就知道了。
作者: mashmabo (马修范恩SUCK)   2016-04-25 06:53:00
10年? 扑..慢慢等吧..有梦最美
作者: bavdohwn (三十六只小熊)   2016-04-25 09:36:00
火车经过路口高架话成本低也比较安全,路口不会塞一堆车子,可以这样做就很进步了
作者: ssk12245 (A-hao)   2016-04-25 10:11:00
有梦最美
作者: relize (赤子狼心N )   2016-04-25 10:27:00
轻轨会安静 ? 低频噪音
作者: newgunden (年中むきゅー)   2016-04-25 10:41:00
路那么小怎么作轻规?还不如用路面电车
作者: closer666 (以下犯上)   2016-04-25 10:42:00
还是支持铁路地下化
作者: pilot1982 (173-72却觉得瘦好多)   2016-04-25 10:47:00
身为一个游客,只希望台南人可以先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让人过个路口都胆战心惊。
作者: hong888 (赖神劝童)   2016-04-25 10:55:00
相当外行,每天通勤新营.高雄.嘉义上班上学的人不就哭死中西区北区安平因铁路改线边缘化,永康仁德变成市中心?您的作法,就相当于目前以重轨衔接市区到高铁...被骂翻了敢把一个全国特等站搬到郊外去,真够猛的
作者: rotusea (M.Y.)   2016-04-25 11:34:00
您提的铁路改线属于“郊区另辟新线”和台中高架化的“市区原地改建” 基础要件并不一致 按性质与六家、沙仑等比较相近 而且台中市区与台南郊区的土地成本亦不相同我是认为您的计画成本可能高估了XD不过还是不看好这项计画 其一是服务与主流需求相悖 就算是欧洲也不会将既有的铁路车站迁出人口密集区其二是这项计画对均衡大台南发展帮助甚小 尤其是对溪北假如目的是移转人口、投资 不如关注在新营都市圈的重塑
作者: jackyiou (银翼的魔术师)   2016-04-25 12:41:00
关键是在于人的问题,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水准高到放什么设施都没用
作者: mygospel (这哪招?)   2016-04-25 13:20:00
期待、支持。
作者: weijidai   2016-04-25 21:50:00
现实是残酷 搬离闹区想法第二就准备接受市民无情砲轰的洗礼 就像柯P再硬 政策风向不对隔天就赶紧说没这回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