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ilmwalker (外é¢çš„世界)
2015-01-05 11:08:04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103/446352.htm
作者Fisherman / 渔人
各位好,先前写了一篇有关台南人的感想之后,到现在也约莫一年,期间虽写了不少文章
,但关于台南,我仍有许多话想说。
身为一个台南人,我感到很骄傲,也很荣幸可以在这个地方成长。如果可以,我很想再写
下那些关于台南灿烂美好的生活记事。但事与愿违,我必须得说,府城正在走向一个“标
准化的观光胜地”。
如果要我举例,那安平便是一个例子。
第一、老店的泛滥
“老店”一词,原是在当地创立许久,且熙来攘往、历久不衰的店家,可称之老店。但是
看看现在的安平,三步一家、五步一店,豆花、虾卷、蜜饯、冰淇淋,通通都说自己是老
店。没错,以老店做包装的确可以吸引到不少消费者,但同时也混淆了真正的老字号。
试着问看看在地人就可以发现,这些所谓的老店到底从何而来?
第二、过分强调文创
走进安平的巷弄里,不知是什么时候,一间间强调“手创”、“文创基地”之类的店铺像
雨后春笋蔓延在窄小的巷子里,而通常这类型的店面都不会太大间,有的强打文创小物、
有些顺便卖上点吃的,我好奇的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到安平来是为了来看这些文创店铺的
。
没错,在地文化配合创意商品所衍生出来的结晶的确是台湾年轻人目前的趋势,这些店铺
无论在选点或者商品的规划上都很精准,但是太过泛滥,变成像是来安平参加某些“XX市
集”一样。文创,反而将原本的人文风格模糊了。
当我们过分强调文创的同时,有些文化是无法以实品化产生出来的。
第三、流于表面的活动
这其实跟文创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些人认为要带动一个地区的观光与人潮,最好的方法就
是“办活动”,于是活动办着办着,有一天,当有人问起这个地方的特色时,就连游客都
搞不清楚,只知道这个地方常常“办活动”。
(令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应该就属码头边的变型金刚展了……)
第四、人潮、交通的麻烦
这大概是台湾所有“观光胜地”的通病了。人潮的拥挤、停车一位难寻,不管到哪,所见
所闻都得与人相争,每个人一到现场就像机器人般不停的重复著拍照、打卡的动作。
“逛延平老街!!” “算了吧。”
老街早就不老街了。那条拥有天下第一街美名的延平老街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假日
满满的人潮与街上的摊贩们,简直就像走在你家路边的菜市场街一般,到了上班上课日,
则回复到那冷冷清清的样子,这么有人文历史的地方,怎么好像游乐场里的美食区。
当然不只有安平,所有在台湾谓之为“老街”的地方,都逃不过这样的命运。
我可以渐渐感觉到这里已经不是我童年所见的那个拥有浓厚人文特色、风格极简的那个台
南了,虽然一改常态的来写台南的缺点,但我身为台南人的骄傲却依旧没有消失,它仍是
我心中那个灿烂的城市。
但要我说,台南,正在走向平凡。
作者:
yago (☑台南彭于晏)
2015-01-05 11:27:00变平凡这样也不错呀!观光客就变少!
作者: ck586 (阿宽) 2015-01-05 11:45:00
要说变平凡,其实也不过就是迎合大众口味如此罢了。
这种平凡不是以前朴实的那种风格啊而是像现在到处都一样的观光风格 有点无趣
日本京都的寺庙或城邸外面也很多这种文创产品 难道京都也变平凡了吗
作者: yuehxian (弦来无事) 2015-01-05 13:02:00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作者: linitin 2015-01-05 13:17:00
所以京都有“生人勿进”的习惯,很多在地餐馆、娱乐场所、生活地点基本上不太让外人进入京都那些“观光”的寺庙基本上很少见到当地日本人,见到的日本人也是京都外的日本人,台南也许可以参考京都
回不去了,听说台南早期是仿巴黎的建设下去规划出来的!
作者: jamf (JAMF) 2015-01-05 14:56:00
还有一堆得奖,但事实上台南人听都没听过的伴手礼....
作者: bandoll (员外) 2015-01-05 15:48:00
老店年龄=老板年龄的也不是没有XD
作者:
hgf125 (风焰)
2015-01-05 16:42:00元旦连假 台南好挤 @@"
作者:
LunaTea (プリンセス先行)
2015-01-05 19:17:00我也很讨厌文创商品 好像用文创名义包装就有名目抬价还有老屋改建 里头总刻意塞复古家具 这风潮开始泡沫化了观光客并不自制ex.探头探脑,制造垃圾 连带打扰当地人生活
作者:
HMKRL (HMKRL)
2015-01-05 20:48:00你是渔夫吧!?
作者:
ChuChuCat (ChuChuCat)
2015-01-05 23:42:00想批评就批评,何必开头矫情的加上“其实我也很喜欢台南”之类的完全没意义的废话观光客就是钱,要搞日本那套生人勿入那还得先有足够本地人支撑吧与其说制造垃圾怎不想想整条路没半个垃圾桶?这是观光客的责任吗花园大东武圣这三个夜市够有名吧,游客逛街动线上垃圾桶加起来不超过十个去看看淡水老街垃圾桶有多少个再来批评制造垃圾吧
作者: yosaku (脆弱的超强) 2015-01-06 01:51:00
这不过是一个城市求新求变求生存的必然现象对我这外地人来说 你说的点我一点都不困扰就是也完全不觉得没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