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游记] 有米当思无米乐-菁寮老街

楼主: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2014-05-09 09:00:30
※ [本文转录自 Tai-travel 看板 #1JR2QPtw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ai-travel
标题: [游记] 有米当思无米乐-菁寮老街
时间: Fri May 9 08:51:34 2014
图文网志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178133130
有米当思无米乐-菁寮老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起台南后壁,目前我只去过三个地方,一是阖家出游乌树林糖
厂坐五分小火车,二是曾与女孩相约后壁木造火车站,第三就是探访
菁寮老街。西元2005年,电影“无米乐”纪录了台南后壁的稻田印象
与台湾稻农的生活故事,菁寮老街也因此逐渐广为人知。
【旅行Map1】
  离开后壁车站,往西走上乡道南82行约 3公里就能抵达菁寮村。
乡道南82笔直宽阔,沿途稻田遍布,秧苗刚插下不久却长得很快,稻
株铺满水田整齐排列,放眼望去满是一片绿油油,成为后壁的春天印
象。后壁区,台南市最北边的两个行政区之一(另一为白河区),北
有八掌溪由东北向西方倾泻,与急水溪南北包夹,形成一狭长的冲积
平原,其中又有嘉南大圳穿流,灌溉水源丰富,水稻遍植,种植面积
达3500公顷居全国之冠,是嘉南平原的大谷仓。
【绿油油的稻田】
  春天的稻株尚未结谷,不过稻叶上已可见幼穗结粒,沉浮在绿色
波浪中随风摇摆,勾勒出悠闲的水稻风情特写。
【幼穗结粒】
  沿路跟随稻株不知不觉来到菁寮,首先就能望见一座三角锥体矗
立在绿油油的稻田旁,尖塔上的十字架宣示出教堂建筑,与田园风光
连成一片奇特的乡土趣味。原来这座外观独特的建筑为“菁寮圣十字
架天主堂”,建于西元1960年,由德国建筑师Gottfried Bohm(1986
年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立兹建筑奖”)所设计,也是Bohm的第一
件国际作品。圣十字架天主堂与传统街屋和红砖三合院形成强烈对比
,简单的几何线条同样表现出一种纯朴的乡土风格。
【菁寮圣十字架天主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清朝以来,菁寮就是蓝染重镇,村民种植“菁仔”这种可以提
炼布匹染料的农作物,当地染织业一度蓬勃发展。将收成好的菁仔綑
绑,与石灰层层放入挖掘好的土坑中,加水静待其发酵一个月生成“
蓝靛”,然后装入“菁仔桶”并加入营养素,直到变成可使用的染料
。村民搭建草寮以防“菁仔桶”日晒雨淋,草寮栉比鳞次,故称“菁
仔寮”,也是菁寮地名的由来。
【菁仔桶】
  因为种植水稻政策与菁仔培育困难,菁寮的蓝染产业已经消失,
目前只能在“墨林文物馆”见到“菁仔桶”,桶中的泥状沉淀物即为
“蓝靛”染料。墨林文物馆为四合院建筑,原是一家诊所,后来成为
农村文物展示馆,蒐藏了当时“菁寮医生”梁耀明所使用的医疗器材
及家庭用具,让现代人能入门窥探复古怀旧的台湾农村生活。
【墨林文物馆四合院】
【炉灶】
【黑胶唱片机】
【蒸气眼机】
  蒸气眼机,制造蒸气以治疗眼疾的机器。
【水龟】
  水龟,金属外壳,装入热水用来取暖的用具。
【电土灯】
  电土灯,分内外两层,内罐装入电土(碳化钙),外罐盛水。电
土加水后会起化学反应生成乙炔气体,点燃后发出火焰而成夜间照明
器材,用来捕捉稻田中的水蛙或金宝螺。
【梳妆台】
【风鼓】
  风鼓,农作物收成后,用来筛除谷物杂质的器具。转动辘轳把摇
动风箱内的风扇,同时使谷物由漏斗下漏,利用风力让重量较轻的不
成熟谷子吹离,留下筛选后的成熟谷子。
【犁田器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菁寮村与墨林村相邻,来到墨林文物馆,就进入菁寮老街的范围
,走入菁寮老街,怀旧味道浓厚,我仿佛搭上时光机回到了古早台湾
年代。
【旅行Map2】
  电影“无米乐”中,煌明伯不禁回忆起菁寮昔日的兴盛光景。菁
寮位于嘉南平原中心点,是往来嘉义与台南的必经要道,旅人货物南
北往来络绎不绝。日治时期,菁寮村是全台湾的模范庄头,商家林立
、人口兴旺,繁华一时。随着时代变迁,繁荣菁寮只能留在当地耆老
的回忆里,但仍随处可见传统三合院、老房古厝与各式各样的老商家

【国能伯三合院】
【黄家古厝】
【墨林文物馆旁的古早味房舍】
  墨林文物馆对面有一家“建成铅桶店”,在塑胶出现后,这种早
期以铅为材料、手工打造的锅桶盆器几乎都快消失了。
【建成铅桶店】
  还记得电影“无米乐”中,煌明伯背起绵弓、弹著棉絮制作手工
棉被的样子,而“隆泰棉被店”就是煌明伯经营的。床单、被套上一
朵朵色彩鲜艳的牡丹花代表富贵吉祥,“阿嬷花阿布”可是古早台湾
的流行时尚。
【古早台湾流行时尚】
  “瑞荣钟表店”就开在隆泰棉被店隔壁,店内陈列了满满的骨董
钟表,怀旧气息极浓。早期钟表为发条形式,店内贩售以日本品牌为
主,电子石英表问世后,上发条的钟表已经很少人在使用了。
【瑞荣钟表店】
  离开瑞荣钟表店来到十字路口,往北即为“菁寮嫁妆老街”,但
先不急走进去,新和源饼铺旁边就是“昆滨伯的店”啦。电影“无米
乐”中,总是可以听见昆滨伯的爽朗笑声。昆滨伯说:“无米乐、无
米乐,心情放轻松,不要烦恼太多,这叫做无米乐啦!”
【菁寮嫁妆老街入口】
  种田对昆滨伯来说是一种修行,不仅要受风吹、日晒、雨淋,有
时还会有台风来袭……大风大雨,让结穗的稻米都倒了,无米,看天
吃饭的稻农只能甘心忍受,默默继续播种、劳动耕作,重复春夏秋冬
的循环,静待下次的收成到来。大丰收很快乐,然而有米时亦当思无
米之乐,继续努力勤奋不懈,“无米乐”表现了台湾稻农敬天爱土、
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与豁达精神。
【昆滨伯的店】
  来到昆滨伯的店却不见人影,不知是去劳动,还是又跑到哪里喝
茶聊天?大门就这样敞开着,不怕遭小偷,想买冠军米也找不到人…
…或许这就是农村的纯朴吧。“总冠军”匾额挂在墙上,那个大概就
是昆滨伯写种田日记的办公桌,而昆滨伯与昆滨伯母互相斗嘴的身影
,就留在电影中的昆滨伯的店了……
【两美理发店的鹅毛棒】
  过年时农民总是忙碌的,昆滨伯家也不例外,昆滨伯母曾抱怨没
时间大扫除,然后酸溜溜说隔壁的理发厅正在除旧布新,这个隔壁的
理发厅就是“两美理发店”。两美理发店有一个销售全台的名产,那
就是纯手工制作的“鹅毛棒”,摸起来柔软滑顺,拿来掏耳朵一定很
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菁寮嫁妆老街的木造街屋】
  电影“无米乐”让菁寮一夕成名,“菁寮嫁妆老街(北势街)”
也在当地有心人士的规划下,成为近年来新兴的假日观光景点。从清
末到民国,菁寮不只以稻田农作、蓝染和草编制品带动繁荣,更发展
出嫁妆品店林立的商店街,好不热闹,后来因为纵贯铁路与台1线的
建设,取代了菁寮古官道的交通便利性,再加上邻近的盐水港港湾淤
塞,无法行船与装卸货物,导致交通与运输功能皆不如往昔,菁寮因
此而没落。
【金德兴汉药铺】
  “金德兴汉药铺”不同于菁寮老街的其他老房舍,历史时代感更
浓烈了。原来金德兴汉药铺亦为阮家古厝,西元1910年由嘉义鹿草顶
潭拆移迁建至后壁菁寮,估计有两百五十年的历史。走进店内,满满
的怀旧氛围迎面而来,陈设古朴典雅,墙壁雕饰精美,彩绘层次明朗
,依稀可见当年风采。
【金德兴汉药铺店内陈设】
  菁寮嫁妆老街过去还曾有餐馆、脚踏车店、贩仔间、冰果部、茶
室、菜市场、家俱工厂、碾米厂等各式各样的商行店家林立,应有尽
有,繁华盛极一时。
【稻稻来(餐馆)生活标语】
【进成自转车店(脚踏车店)】
【贩仔间(旅社)】
  “贩仔间”是台湾最早的旅馆模样,专供沿街叫卖的“贩仔”休
息与寄放货物。早年菁寮地区为联系台南府城(台南)及诸罗县城(
嘉义)古官道的中途驿站,为满足贩仔或跑单帮的商人歇脚、住宿或
寄放货物之需求,于是兴起了许多贩仔间,带动北势街繁荣,使菁寮
成为八掌溪沿岸最繁华的聚落。
【义昌碾米厂】
【老茶室】
  商店林立、人潮鼎沸的早年菁寮日夜繁华,当然也不乏酒家、菜
店与茶室(有女人陪喝酒、吃饭、喝茶的地方),常有外地商人聚集
吃喝谈生意,更有在地男人来喝花酒,而他们的老婆会躲在狭窄的“
找尪巷(防火巷)”偷袭老公喝花酒,然后当头棒喝,没面子的老公
也会躲避路人的闲言闲语,从“找尪巷”低头回家。
【找尪巷】
  踏寻菁寮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随处都能发现古早民间生活的痕迹

【荷兰古井】
  据说此古井为荷兰据台时所凿,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菁寮村民
依赖天然井水,延续了一代又一代的日常生活所需。
【童养媳洗衣池】
  这是荷兰古井涌出井水所汇集的洗衣池,早年婆婆舍不得叫女儿
洗衣服,就叫童养媳去洗。洗衣池为社交场所,常聚集婆婆妈妈闲聊
村内大小事,也是小道消息的八卦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7菁寮门市的快乐农民】
  电影“无米乐”纪录了四位老稻农与一只老水牛的劳动身影,一
颗颗的汗珠结出一粒粒的稻米,陪他们走过大半个世纪。经历三七五
减租、农地放领、耕者有其田、征粮捐税、农药遗毒……一直到WTO
、强制休耕,农民生活随政策与时代的变迁似乎越来越辛苦,让昆滨
伯不禁感叹:“工作这么多,钱却没有这么多,钱如果像泥巴这样翻
来翻去不知有多好?”然而,台湾农民依然乐天知命,怀抱对土地的
纯朴感情继续努力劳动与生活。“无米乐”的农村故事,终于吸引我
来到了菁寮。
【春天的菁寮印象】
【睡懒觉的猫咪】
  菁寮的乡土民情都是可以仔细阅读的风景,等待旅者自己去发掘
体会,而春天的菁寮印象只见稻田绿油油,农民似乎也懒洋洋的(昆
滨伯大概是去睡午觉了吧)……期待金黄稻穗收割的农忙时节,再访
菁寮老街。(2014年五月)
作者: IamCuteGirl (CuteGirl5566)   2014-05-09 09:17:00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作者: crywolfer (reflowyrc)   2014-05-09 22:30:00
今天去有昆滨伯和伯母斗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