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谢议员提的“设自行车道 花的都是治水预算”一案
我先讲,我不支持任何一方,我只想还原事实
过往台南(或全台湾)需要治水,大部分的原因都出在降雨量上
这十五年的年降雨量也许比过往没增加太多
但在月分布上却有明显差异
简单讲:现在的降雨量集中在几次事件,而该几次事件往往就来了非常大的洪水
因此治水的首要原则就是要疏浚河道跟重建堤防
台湾河砂量多,做疏浚其实有点做心安的,你从河道取走了100万立方米
一两次大水(不需要洪水)就又把上游的土砂带下来
疏浚的费用不便宜,一台卡车载约20-25立方米
你可以算算100万立方米要几台卡车?
而一次疏浚量又可以称多久?
因此在下游河川提疏浚,基本上我会觉得“这委员或议员根本没有基本概念”
因为通常疏浚会以在上游为主,能得到的成效也会比较久
回到另外一个议题:堤防兴建
通常是在工程师设计跑N年频率洪水发现无法达到不溢堤时,就得重建堤防
重建堤防,简单,该有的技术大概台湾N年前就已经非常成熟了
但现在的人民可不简单,你单建一个梯型堤防,又丑又长
不需要人民,光议员就会见缝插针骂你“不懂营造景观、不懂为民着想”
有一个很直接的证据:过往十年许多水利顾问公司开始征聘大量景观工程师
WHY??
因为公务单位案主或委员都希望“现代化的堤防不应该只是堤防,要考量民生游乐”
你可以想想盐水溪两岸的自行车步道就是一例
没下雨的周末黄昏,许多人在上方舒畅骑乘
但一下雨,这些就什么都不是了,这些就变成议员的眼中钉
所以,请问看官你,也是人民的你,你要堤防,但要不要景观??
另外一提,陈伸贤前水利署长(现新北市顾问)讲一句话挺正确
“只是伤害的程度会比没整治来得少,没办法保证永远不淹水”
( http://goo.gl/Cpb71A 第四段)
人民要有一个先知:现在台湾遇到的不是大雨而已,是超级大雨
随随便便一个小台风跟西南气流,都可以创造出时雨量破百的纪录
时雨量破百到底是什么伟大纪录?在水利上会被称为“约为100年频率水文事件”
就是“大约一百年才会出现一次”的罕见事件
但这句话在这几年一直被打嘴巴
“为什么你比喻说一百年才出现一次,近几年却出现好几次?”
没错,水利工程师无法跟你解释,水利工程师也想知道答案
但答案就是这改变的气候,已经不再是温和派的气候了
所以不要有一种错误的想法
“我缴税了,政府有投入经费去做了,为什么还淹水?”
不要有“人一定可以战胜自然”这个观念
至少在这个气候改变情况可能居世界前几位的台湾
未来十年暂时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连水利工程师自己都不知到下一场台风事件会带来什么样的罕见暴雨
我没支持谁,我只是想平白地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