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南‧生活采风:原林百货

楼主: boylondon (伦敦男孩)   2013-06-30 23:15:45
台南‧生活采风:原林百货 since 1932
网志 :http://boylondon.pixnet.net/blog/post/97302124
地址:台南市中西区忠义路二段63号
GPS:120.12.9 22.59.30
电话:无
开放时间:7~8月每周三到周日 10:00-17:00,9月委外经营后时段将另行公告。
林百货大事纪
林百货(日语:林百货店、林????、???百货店),
创建于民国21年(1932),在今台南市忠义路与中正路三角窗,日治时代称为末广町,
由日技师梅泽舍次郎设计,是二次大战前台南市唯一具有电梯现代化设备之大楼,
老台南人俗称五层楼仔,与坐落台北市荣町的菊元百货并称为南北日治时期两大百货。
1998年6月26日台南市政府公告其为市定古蹟。
2010年1月7日林百货开始进行整修,2013年年中修复完成。
2013年6月30日到8月31日开放民众参观,预计在9月1日后交由包商经营。
维基百科:
在日治时期,台南市经过市区改正与台南运河的开通后,
台南驿经明治公园到台南运河之间的“大正町通”(今中山路)、
“末广町通”(今中正路)等地日益重要。
而1927年时末广町一带成立了一个“店铺住宅速成会”,
由有志于此经营店家者所组成,该会并决定要再末广町兴建连续的商店住宅。
该工程于1931年开始,设计者梅泽舍次郎。于隔年完工并成为台南市第一条经过整体规划设计的市街。
该区此后成为繁荣的商业区,有“银座”之名。
林百货则由日本山口县人林方一于1932年12月5日于台南市末广町二丁目(今忠义、中正路口)开幕,
但五天后林方一便因胆囊炎病逝,得年49岁。
而在老板去世之后,该店便由其当时38岁的妻子林年子继续经营。
二次大战结束进入民国时期后,林百货曾加以修复,
并随后陆续作为制盐总厂、空军单位及警察派出所等用途。
在民国四十年代(1950年代)一到三楼是台湾制盐总厂使用,
四楼是省粮食局,五、六楼则是空军广播电台,之后又屡有变动,
先后成为盐警总队、保警第三总队队部、粮食局档案仓库 、军眷宿舍等等。
在保三总队迁往台北之后,林百货便陷入了长期闲置。
2013年6月30日,府城大事,日治时代银座商圈的原林百货整?完成,开放参观,
外型仿欧式风格,梁柱均有螺纹,是非常先进的工艺,
更是现代百货的滥觞;因为拥有"台南"第一栋有附设电梯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
(有些资料写林百货是台湾第一栋有附设电梯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是错误的,
日治时期政经重心已渐转移至台北,台北当时已有此类设备及建筑),
如今是全国硕果仅存的日治时期百货建筑。
下图:正面顶楼窗台上方正中央突出有"林"字样,代表创始人的姓氏。
下图:晚上点灯的林百货,成为老城区一大亮点
下图:林百货日治时期的照片,银座商圈整齐划一的建筑风格
下图:林百货今日的照片,许多房子已经过改建
整修后的林百货,一~六楼(六楼为顶楼)目前尚无营业摊位,开放时间为7~8月的每周三到周日,
10:00-17:00,9月后将委外经营,到时的营业时段将另行公告,
当然摊位进驻后的面貌也会跟现在不同,强烈建议趁7、8月时来看看,而且室内有冷气,
不会走的大粒汗小粒汗的。
延伸阅读:youtube影片 公视 我们的岛 第704集 五层楼仔传奇
据当年曾在林百货工作的老员工,石允忠先生回忆
(节录自 话说林百货,府城老流笼人文座谈会口述):
当年在林百货内工作是相当摩登的事情,当年要录取10名员工,有30个人去报考,
他是当年其中1名录取的台湾人,据他说是因为他有念完小学,能读书识字,
在当日象征家境不错,他负责批发部,石先生说,当时员工的薪水,
男生没经验者一天三角半,有经验者四角。女生四角五分,
为什么女生会多男生五分?因为要给女员工去买化妆品,所以待遇较高,
当时这样的薪水是顶高的,加上林百货员工福利好,是少数有员工旅游的公司行号,
石先生说他们当年都去虎头埤与关子岭,还包车去。
当时的百货公司生意非常好,台南府城的消费力在当日是相当高的,
每日货物批发进来当天就卖光,而公司员工也会购买,还有员工购买九折折扣的福利,
每年还会去台南县的糖厂进行产品贩售,又称外卖,例如麻豆糖厂等,可用记帐购物。
林百货经常从日本进口大量的货 物,这些货物均以木箱盛装,卸货之后,
公司将木箱变卖,所得便充作员工的游览基金。
当日林百货的员工编制相当多,全层楼加起来有一百五十人,
战争时因员工部分被征召入伍而只剩120人左右。
三楼的员工人数最多,因为当时布类的贩卖人员要兼任业务人员,
要外出招揽订制服饰的业务,员工年纪也比较大,多半要三十几岁(当时算是相当高龄的员工),
而他们当年都在公司内搭伙用餐,当时的伙食费是这样:早餐3分、
午餐5分、晚餐6分,三餐加起来一角四分,石先生说,当时员工的管理其实很自由,
虽然说有宿舍,但是私生活并没有太过严格的管理,而员工也很自律,
平日就待在台南第二高等女学校(今台南中山国中)旁边的宿舍内,假日就出门员工旅游,
“林百货”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员工游览活动,这时公司便会全面休业。
每次出游的阵容庞大,约莫在百人以上,需分批搭乘巴士
车身还会挂上“林百货”的旗帜;这样的阵仗,
在府城的工商业界,不消说,是首屈一指的。
●一楼。石允忠先生说,当时林百货的一楼是卖化妆品与罐头菸酒、糖果饼干…等,
台湾旅行社也在楼层角落租了一个摊位推广业务,因当时还没有机场,所以只专门贩卖船票,
林百货的鼎盛期是在1940年,每月营业额以今天的新台币来算约有千万元以上,
营业时间是09:00-21:00,但战争期间因灯火管制,便改为只营业到18:00。
下图:一楼室内照片,一旁也放了许多整修时保存下来的旧物,
每件都很有时代意义及历史,可仔细观看。
在现场也有许多复印的文献资料,一九三二年,台湾诞生两座百货公司,
第一是台北菊元百货、第二是台南林百货,两者开幕日相近但有前后,
只是菊元早已改建步入历史,但曾是台南地标的林百货从废墟重生,历经三年斥资八千万元修复,
风华再现。
●二楼。贩售洋品百货、雨伞、妇女饰品、皮箱与旅行袋等商品,
包括内衣、雨伞、领带、皮箱、帽子。
●三楼。贩售纺织品与服饰、布匹…等,现场还有裁缝部可以现场制衣。
●四楼。贩售五金用品与家庭用品,包括碗盘、玩具、文具与钟表等商品。
在岁末的时候,林百货店会在外观的每层楼阳台各都挂上一个大字,合成“冬物卖出”四字,
等于现在的“岁末大拍卖”,银座还会到处插满了“林”的旗帜,吊在外墙上的霓虹灯,
上头除了汉字“林”之外,还用三个片假名注音 HAYASHI,而三角窗大门的门楣上,也有英文的店名。
●五楼。曾是饮食部、西餐、日本料理、咖啡馆,日治时代在日本人的影响下,
府城人便得以接触到咖啡、冰淇淋这些舶来品,坊间也有许多珈琲馆、吃茶店,
甚至也学会了怎么做布丁,不过当时的珈琲店,是有女陪侍,充满桃色刺激的场所,
就跟现在西门路一段、北成路交叉口那附近的xx咖啡馆类似,
跟现代定义,充满人文气息的咖啡馆截然不同,对当时咖啡馆、吃茶店文化有兴趣的人,
可参考廖怡铮的著作《女给时代 1930年代台湾的珈琲文化》,
延伸阅读:youtube影片 廖怡铮的著作《女给时代 1930年代台湾的珈琲文化》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PL7Y1x8Pboc#at=22
维基百科记载当时的物价为:寿司一份2角,西餐一份5角(当时一斗米为1元6角)。
同楼层其中一个区域还可以让人玩捞鱼,就像是现在夜市给人玩的那种,
影响所及台湾后来许多百货公司顶楼都会设置游乐场,像高雄大统、梦时代及台南东帝士、远东…等。
●顶楼。曾是机械室与瞭望台,此外于屋顶设有花园与小型神社。
顶楼为半露天的室内外空间,最特别处是有一小型天桥、
稻荷神社及太平洋战争时被美军空袭打到的弹孔,
本来临路的外墙也有一些弹孔,但整修时考量到建筑体结构及风化因素,便将之填平了,
余下在顶楼的做为记念。
下图:稻荷神社遗迹。石允忠先生说,林百货刚开幕时,
都会由社长(原创办人的太太)带着全馆员工到顶楼神社拜拜,
保佑生意兴隆,后来就是社长代表,一个人巡视全部楼层之后到顶楼参拜。
下图:太平洋战争时被美军空袭打到的弹孔,
老爸跟我说当时,当时盟军最严重的空袭为民国34年3月1日,
在本町(民权路)及末广町(中正路)一带进行了大轰炸,
死伤惨重,林百货屋顶及部份楼板几乎全毁,台南州厅也有被炸到。
想到这里不禁更觉得林百货能躲过太平洋战争甚至经历过许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仍屹立不摇,
真的要替日本人的建筑工艺按个赞!
延伸阅读:youtube影片 伍佰 空袭警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KwIcvv__sY
下图:顶楼 搭乘流笼,一次限6人,目前仅停一楼及顶楼。个人觉得有LED面版休跨怪怪…
石允忠先生曾说到,当时唯一不受到楼层限制的员工,就是电梯小姐,
当年林百货的“流笼”相当出名,一次能搭载十二人,每日除了购买物品的人潮外,
就是一群人排队抢搭“流笼”,今日那只电梯用的楼层指针已经遗失,只存操作台,
成为见证林百货摩登辉煌的遗迹。
下图:站在顶楼俯瞰土地银行(原劝业银行)、中正路直至底端的中国城那种感觉相当特别,
期待中国城拆除后能再现昔日站在林百货前即能看到夕照的美景。
下图:中正路尾端运河盲段码头,中国城尚未建造前可从这里搭船至安平。
后记:林百货得以重生实在让我们这些老台南人感动,相对于不远处的台湾文学馆(原台南洲厅),
该建筑是官方建筑,本来就比较有高关注性,
林百货这类的民间建筑代表的是对于过往时代的人民生活、消费记忆,
在保存难度上高了许多,像是新町的新松金楼、真花园这些也十分有纪念性的建筑物就都拆掉了,
莺料理近日重整完也要开放了,诚心希望府城能有越来越多这类民间建筑物,
在拥有者后代与政府的共识下,能得到良好的保存及修缮。
尤其是在今日重开幕的现场,看到许多当年曾亲临林百货的爷爷奶奶也都来了,
一边看着这栋建筑物的里里外外,一边跟家人甚至孙子孙女讲述过往的府城美好时光,
手边若有陈柔缙著作的《台湾西方文明初体验》、《台湾摩登老广告》两书,可以相互参照,
会发现日治时代的台湾人,是过著一种相当摩登的生活,反而在光复之后到经济起飞的年代,
许多生活细节包括建筑都被一一拆解分化,这点可以从中正路两旁的房子外观得到验证。
个人建议在林百货重生后,市府可以重铸老照片里昭和时期的日本式路灯替换现行路灯,
也可思考是否针对中正路两旁商行的房屋立面思考是否要有更严谨的保存方式,
其实大部份的老房子若能拆除广告,仍是很美丽的。
下图:老照片里林百货前的日本式路灯
下图:挂著出租的中正路老房子立面
下一步,希望民生路、忠义路口的台南邮便局,现为中华电信的这栋建筑物,
也能复旧为日治时期风格。
下图:原台南邮便局
文献参考资料:
报章杂志
林百货 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7%99%BE%E8%B2%A8
2010年12月1日 话说林百货,府城老流笼人文座谈会,原林百货员工石允忠先生口述记录
老照片参考资料:
网络蒐集
FB Yau Beng-Ui
FB 吴卡密
报章杂志翻拍
《府城今昔》
《日治时期的台南》
【喜阅府城】台南老照片展览
【台湾老照片网站(天主教善牧社会福利基金会)】。
蒐集照片单纯以个人收藏及纪念为主,非为营利使用,如有侵权请告知,会立即撤下。
作者: StarHero (离开)   2013-06-30 23:37:00
在地历史真是特别有感觉~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踪‧八式问剑〉)   2013-07-01 00:27:00
感谢整理!感谢分享!(修正)
作者: chao901 (那就这样)   2013-07-01 00:28:00
看了很感动
作者: SCGT   2013-07-01 01:09:00
日本的建筑工艺令人赞叹,可惜一堆经典建筑被某党去日本化...
作者: shaladan (Hsiao)   2013-07-01 02:59:00
好感动!
作者: iamready (内什么地?)   2013-07-01 03:47:00
推,小时候经过林百货都会害怕地绕道,没想到原貌这么美真希望那个年代的美好建筑都能完整保留下来...
作者: clark3530 (克拉克)   2013-07-01 09:40:00
这篇真是写得太详尽了!!!!!!!!!!!!!!!!!!!!!!!!!!!!!!!!
作者: tochibana (谨言慎行)   2013-07-01 09:52:00
推推
作者: tinamay (庭娜)   2013-07-01 13:09:00
好文我再推*.*
作者: weirdgrape (葡萄搭捷运)   2013-07-01 16:55:00
大推
作者: Eynng (Eynng)   2013-07-01 19:21:00
好棒喔!推推
作者: dontblame (占卜师)   2013-07-01 20:02:00
感谢有你 帮台南作了许多纪录
作者: pog0615 (贴心听话小女人)   2013-07-02 14:06:00
推推
作者: ass99 (卡称)   2013-07-02 14:36:00
大推!纪录的非常仔细~感谢
作者: AeroStrike   2013-07-06 02:16:00
推超用心!! 我爱台南
作者: BPpony (保)   2013-07-08 01:47:00
夸张的详细啊!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