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帝庙护文物 ”揭取法 “撕”下双层壁画
上层潘丽水画作已取下 下层潘春源作品专家努力中
〔自由时报记者孟庆慈/台南报导〕台南市八吉境五帝庙,虽不具古蹟或历史建物身分,
但庙内却有彩绘大师潘春源、潘丽水、潘岳雄一家三代的作品,而且部分作品“重叠”在
同一面墙;五帝庙现正翻修扩建,为保存珍贵的壁画彩绘,庙方不怕麻烦,找来专业人士
“揭取”彩绘,待翻修扩建完毕后再重置回墙面,这是台南市第一件以“揭取法”,试着
保留重叠的彩绘壁画。
五帝庙两年前计画翻修扩建时,发现内墙彩绘壁画都是两层,下层是潘春源的画作,被儿
子潘丽水作品“盖过”;庙方多次讨论认为虽然五帝庙不具古蹟、历史建物身分,但也应
该为保留历史文物尽些心力。
庙方找来五、六名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以“揭取法”尽可能完整取出上、下层壁画,二
、三个月以来,上层潘丽水的彩绘作品都已取下,下层潘春源的画作少部分已取下,大面
积的作品尚在努力中。
揭取壁画成员之一、南艺大研究所毕业的吴庆泰,专长在壁画、神像等维修领域,他指出
,揭取上层壁画较容易,下层难度高,若真的取不下,也只能以不舍的心情放弃,让潘春
源的画作随着拆墙而消失。
庙方表示,翻修扩建时重新鉴界,与其他建物紧邻的两面墙都非庙方所有,必须归还,墙
上的彩绘无法现地保留,此外,扩建后格局略有改变,彩绘位置也需更动,才会大费周章
保留画作。
台南市文化局文资处处长林韦旭表示,五帝庙虽创建于明永历年间,日治时期迁到现址,
民国七十二年又因马路拓宽内缩,格局与完整性都不足,因此无法登录为古蹟或历史建物
。
潘春源是府城早期庙宇彩绘名师,也开画室,曾到中国习艺,美术作品曾入选台展(台湾
美术展览会),潘丽水继承衣钵投入庙宇彩绘外,胶彩画作也曾入选台展;潘岳雄则曾获
薪传奖。
http://ppt.cc/pK_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