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日治时期的“台南州新丰郡归仁庄役场”

楼主: midamaiya (☑口欠身寸火暴☑)   2009-07-10 10:30:16
历史月刊 2009/07/09
大正八年(公元1919年)日本内相(相当于现在的内政部长)田建治郎出任台湾第八任总
督,也是台湾第一位文官总督。田建治郎的任职伴随而来的影响是台湾行政体制的变革调
整,于是乎由原先适用于“武官总督统治时期”的军警制度...
【文/沈沐昌】
目前位于归仁乡境内的旧归仁警分局,因为新建办公厅舍而迁徙闲置。然而此幢位于归仁
市区圆环附近,外观素朴令人不觉得有何特别之处的建筑物,事实上在早期乃是日治时期
的“台南州新丰郡”辖下七街庄之一的“归仁庄役场”。所谓的“庄役场”,乃是日治时
期台湾总督府于大正九年(公元1920年)调整全台行政区域实行“州(厅)郡(市)街(
庄)”制度后所产生的行政单位,对于人口约1万多人的则设庄役场,位阶相当于现今的
乡公所;至于超过2万多人以上则设街役场,位阶相当于现今的镇公所。
然而初期全台各地不断蜂起的武装抵抗仍持续不断,台湾总督府为有效压制,于是采行“
武官总督统治”。但在一次大战后,随着各地反抗渐趋平息,加上受到当时世界潮流的影
响;先有俄国推翻罗曼诺夫(Romanov)的帝制王朝,建立起共产主义的苏维埃政权;接
著又有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战后国际政治十四点宣言,提到“民族自决”的原则;以及日
本原敬内阁的成立,日本政治摆脱藩阀的影响之故,对于殖民地台湾的统治策略亦随之改
变。加上当时台湾汉人社会最大也是最后一次的武装抗日“西来庵余清芳事件”平定后,
台湾社会对于日本殖民政府乃进入到另一阶段,由知识分子所引领的温和改革运动,乃至
于政治参与、议会请愿活动等。
如此时空背景之下,台湾总督也就由原先的“武官总督”改派“文官总督”出任;另外设
立台湾军司令部负责指挥台湾的驻军,而原先总督的军队指挥权则被取消,只有在必要时
,得请求其辖区内陆军司令官使用兵力维持秩序。
大正八年(公元1919年)日本内相(相当于现在的内政部长)田建治郎出任台湾第八任总
督,也是台湾第一位文官总督。田建治郎的任职伴随而来的影响是台湾行政体制的变革调
整,于是乎由原先适用于“武官总督统治时期”的军警制度──“厅制”废除,改制与日
本殖民母国相同所适用之“文官体制”的“州厅郡市街庄制度”。
从“归仁庄役场”到“归仁警分局”
目前位于归仁乡圆环旁的“旧归仁警分局”,便是日治时期的“台南州新丰郡归仁庄役场
”,透过早期日治时期历史文献的考察和亲自访谈归仁乡圆环周边的耆老知道,昭和十三
年(公元1938年)由当时台南州新丰郡役所编排发行的《新丰郡要览》〈第一章 土地、
户口篇〉的“第四节行政区划篇”内文中便提到:“归仁庄役场位置─归仁北”,其后才
列出所辖的大字名;而内文中所指称的“归仁北”地段所在位址便是现今归仁乡归仁圆环
一带。
然而另一方面,虽说新丰郡归仁庄的设置乃始自于大正九年,但是在访查附近多位耆老后
却发现,庄役场的动土、兴建完成则最晚大约要到昭和九年(民国23年,公元1934年)左
右,此一现象基本上在台湾现存街庄役场亦有相当案例,亦即“台南州新丰郡归仁庄役场
”乃是日治时期中后期的建筑物,至今亦有7、80年之久。
“归仁庄役场”空间布局
从《新丰郡要览》一书所载内容,归仁庄役场早期除了充当役场办公人员处所外,二楼更
是当时“归仁庄协议会”集会所的所在地,经由玄关通到后方两侧空间则以回廊予以连结
。首先见到的是一楼正中央的广大办公空间,后方绕过楼梯便是早期庄长的接待起居室;
至于回廊两侧厅室后方则为一片广大庭院,然于国府治台之后却加以铺上水泥。
在庄役场周边,亦即“原归仁警分局”所在建物两侧,更分别栽种一排椰子树,此外在庄
役场建筑主体右后侧,另有一栋独立建筑,现今作为乡公所卫生队使用的建物所在地,则
是后其增建作为“新丰郡归仁庄图书馆”用途,在当时的光是藏书便多达1750多册之多,
可说是日治时期新丰郡辖下五街庄藏书量最为丰富的场所。
就其内部空间观之并比对文献所载,当时一楼则乃是庄长办公处所,和其他课处室办公的
场所;沿着楼梯上到二楼,首先见到的是宽敞的空间,早期乃是作为协议会集会所之用,
绕过后方更有一对圆形罗马柱,则是初期的“归仁庄图书馆”。整体建筑外观样态所呈现
的风格显得俭约朴实,但因历经二战波及以及后来又不认真加以维护,只随意将屋顶予以
加盖铁皮,导致现今所见景况不禁令人唏嘘。至于建筑物正立面则是两层楼“三开间”风
格,且二楼的窗户仍旧保留早期台湾日式建筑“上下推拉窗”和“内外回旋窗”的样态,
可说目前已相当罕见。位于玄关两侧则更设计有如现今总统府(台湾总督府)的坡道以供
当时候的车辆载送官员通行。
“归仁庄役场”的现状
或许目前所谓的“旧归仁警分局”,就其外观不怎么起眼,但它却是目前全台仅存不多的
街庄役场之一。然而台南县府及归仁乡公所方面非但不予重视,甚至还一再声称目前“旧
归仁警分局”,乃是在二次战后民国34年所建。然而,在其内部屋顶桁架木构件“栋札”
却可见到“昭和”的字样,岂不怪哉。
“旧归仁警分局”,亦即此处所指涉之“原归仁庄役场”,后来竟由当地民代争取经费,
于民国97年底没有依文化资产保存法之精神而随意整修,任意重新施以油漆粉刷,导致破
坏历史建筑的原貌。此外连内部空间为了顺应台湾汉人社会所顾忌的路冲、路剑问题,干
脆将原先正后方的楼梯口用门予以遮掩,其中整幢建筑日治时期的“上下推拉窗”竟全数
不知去向,甚至将其更换为现代化的“左右平拉窗”。在询问当地民众后得知乡公所已将
其BOT出去,以作为经营餐饮场所,如此轻贱地方之文化资产,试问又将留给后人的土地
历史记忆所剩的将是为何!
【完整内容请见《历史月刊》256期】
作者: ttoouu   2009-07-10 11:13:00
归仁人推
作者: hsuan7459 (Hsuan-燻起司)   2009-07-10 11:29:00
归仁人推~
作者: ascii (城里的月光)   2009-07-10 11:42:00
归仁人推 最后一段令人伤心
作者: flynino   2009-07-10 16:19:00
记者若去问乡公所~肯定没人敢说是他决定的!
作者: pilitop ( ~.Shun.顺.~)   2009-07-11 23:09:00
很有某党刚到台湾的精神!好东西当破铜烂铁卖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