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偷走岸里大社与汉人的合纵联盟(神冈)

楼主: jones921245 (jones)   2020-04-24 13:38:58
哈囉!我是地方贼,欢迎大家,喜欢偷走地方的故事
偷走完整图文网志版:https://bit.ly/2zsgix5
可以顺便偷走贼的脸书按赞,支持我的文字:http://t.cn/RmPbrSh
嘿,应该写了不少篇台中的故事,包括大里、雾峰、外埔、东势,还有这次的神冈
之前就有写过神冈吕家的文章,有兴趣也可以找看看
[地方] 偷走岸里大社与汉人的合纵联盟与衰落 #神冈区 / 台中市
这次和贼爸出去玩,住在葫芦墩(丰原)外环道附近的旅馆。趁著天色还未亮,老爸还没起来,就骑着饭店的脚踏车到不远的神冈偷故事。看地图是不远啦,结果我还是骑到脚有点酸,回到饭店贼爸都吃好早餐了。国道一号靠近丰原地区的神冈,有地名叫做“大社”,又有间国小叫做“岸里国小”,就直接想到忘记是高中课本,还是以前人类学有读过的台湾势力很强大的平埔族“岸里大社”。
也帮自己重新复习一下历史,平埔族有一族名为“巴宰族”(Pazéh) ,其中居住于丰原、神冈、后里等地的为岸里社。岸里社分为九社,包括岸东、岸西、岸南、西势尾、麻里兰、翁仔、葫芦墩、崎仔、麻薯旧社。岸里社原本旧居在台中市后里区旧社。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吞霄社事变,清廷请岸里社派兵支援,与清朝官兵两面夹攻才评定。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清廷颁予岸里大社头目阿莫匾额,又任命他为第一任总土官。
就此,岸里大社正式归顺清朝,隔年也准许他们开垦猫雾地区。因此,岸里社人跨越大甲溪在南方建立新社,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岸里大社。台湾中部的开拓史除了前几篇提过的蓝廷珍外,岸里大社也极为重要,尤其是他们与清廷合作对抗其他平埔族,藉以壮大自己声势的部分。这成排的木造屋子是闲晃大社地区看到的,觉得满喜欢就多拍几张。
十八世纪时,第三代头目潘敦仔统管岸里大社,也使该社兴起。他不仅为潘家第三代土官,也兼任岸里社第一代总通事。对了,还要先提张达京,他被称为“番仔驸马”,因为熟读中医的他在康熙年间,替饱受瘟疫之苦的平埔族治病。社人对他心怀感激,头目便将女儿嫁给他,他甚至娶了六名平埔族公主(真的不愧他的称呼)。 康熙六十年(1721年)爆发的朱一贵事件,潘敦仔与通事张达京率领社民防御大肚溪,被清廷赏赐六品官职。
雍正初期的大甲西社事件,又再度替清廷平民变。不过这其实是清朝“以番制番”的伎俩,同时也宣告传说中的大肚王国正式解体。事件结束后,清朝将牛骂头、沙辘的社地归给有功的岸里社。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潘敦仔继张达京后,接任岸里九社的总通事,也算个人生涯的高峰。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岸里社也协助官兵入山搜查叛民。不过让贼怀疑岸里社真的与清廷合作无间吗?
文化部所认定的三百件左右国宝,大部分是国民党运来的故宫文物,极少部份是与台湾史有关,其中康熙五十四年(1716年)“诸罗县正堂特委阿莫为土官信牌”是少数台湾产制的国宝。这份文书也是台湾现存最早官方原住民头目委任状文献,明示了当时清政府官方与平埔族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中部族群关系、开发史都有历史和文化上价值。而这份文书,就是出自于神冈的岸里大社巴宰族。
岸里社与汉人关系紧密,表现在其空间形式上。在岸里社的聚落中,过去有公馆、新公馆、学堂及望楼,有学者推测应为传统家汉人式建筑。此外,岸里社还有环绕聚落的围墙,以及东、西、南三座门。这些门楼应该不是我们想像的城门,而是中部聚落常见的隘门,像贼贼之前介绍过的东势下城里的范例。现在大社这里的门楼早已拆除,政府有在原本遗址上放置石碑标示,不过我只找到南门的。
在聚落中的南门外,有一间土地公庙,名为“岸兴宫”,这是岸里社宗教上面与汉人同化的证明。这是雍正元年(1723年)由张达京与通事潘敦所建,希望能藉宗教改变大社社民的信仰。因此,面向水圳的土地公,以及庙旁的茄苳树,都有汉人风水的想像。庙内主祀钟馗,是早期岸里大社的信仰。虽然张达京与岸里大社教好,但他也透过与社民订立合同,以“割地换水”的方式取得土地权,如此他也成为中台湾的首富。
张达京所组织的张振万垦号,拓垦之地遍及丰原、神冈、大雅、坛子、清水,甚至南下的彰化、芬园都有他的土地。对了,应该要提一下廖朝孔,他在康熙年间渡海至云林二仑定居,后吸引了不少廖姓聚居于二仑地区,也是浊水溪南岸重要的福佬客。因为廖朝孔善于开辟水圳,且拓垦二仑有成,就被张达京邀请北上,共同开垦大台中地区。
在大社可以看到水圳以及水门,这其实与过去“割地换水”的迫害,或说协商有关。虽然岸里大社社民拥有土地,但他们不懂得水利。不过张达京也不懂,也是靠请来廖朝孔。汉人在大社兴建水圳后,社民只能用土地来换水,结果土地就被汉人蚕食鲸吞了。那时候汉人兴建很多水门,计算方式好像是开一个水门就要土地交换,不过要开很多水门,水才会流至你的土地,所以需要很多土地来交换水门开启。
除了岸兴宫外,聚落里还有另外一座宗教空间“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大社教会”。大社教会是中台湾第一座长老教会,在教会成立前是以聚落某户住家为聚会场所。大社地区会从道教信仰改为基督教信仰,与汉人压迫及开港通商后,英商与传教士马雅各开始与大社社民熟识,进而传教的结果。同治十年(1871年)的第一代礼拜堂为土砖式;现在所看到的是民国六十年(1971年)庆祝教会一百周年所建。
不过因为汉人快速持有了原本属于岸里社的土地,巴宰族在嘉庆之后,有两次大规模的迁徙。第一次是在嘉庆九年(1804年)因道卡斯族吞霄社的发起,巴宰族与其他平埔族移入兰阳平原。不过汉人早先他们到达噶玛兰,寡不敌众,只有少部分的平埔族人留在东部。而后嘉庆年间所爆发的郭百年事件,也让平埔族人在道光三年(1823年)有了第二次的迁移,留在岸里大社的巴宰族人所剩不多。
虽然岸里大社能找到的巴宰族遗迹有限,但要进入大社聚落前的“岸里国小”的校舍建筑可是被列为历史建筑,来岸里不妨到校内观看这些精采的红砖建筑。记得贼前一篇有关神冈的文章讲了“神冈吕家”在神冈地区的文教事业,包括中和会与“文英社”。文英社当初所在地,就是岸里国小现址。文英社缘起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吕家渡台第三代,兴建吕家顶瓦厝的吕世芳组成“梓潼帝君会”,想要祭神典祀,可惜后来未成。
而第四代兴建筱云山庄的吕炳南继承父业,在岸里大社兴建了文英社,文英社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三的文昌帝君圣诞祭祀活动。在此,可以稍微提一下文英社的建筑形式,与清代传统书院其实颇类似,左右两廊是提供学童读书的学舍,中央正殿作为精神中心,则是供奉文昌帝君的所在。因为有前面所提到的岸里大社水圳环绕四周,便少了孔庙常见的“泮池”设计。
除了祭祀文昌帝君的活动之外,文英社也提供岸里大社、葫芦墩地区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奖励,对地方人才培育贡献颇大。文英社也是道光年间中,八所扩充为书院的地方文社之一。吕家也曾聘任吴子光前来任教,他也作有〈岸里文祠学舍记〉。岸里社的弟子不分族群,岸里大社最后一位通是潘永安就曾受教于吴子光,而丘逢甲可说是文英社最有名的弟子吧!
日治时期,原本的汉学教育当然被日本教育取代。一开始日本殖民政府没有广设学校,岸里大社的学童必须前往葫芦墩公学校(今丰原国小)上课。后来由当时的葫芦墩区长与社口区长联名向总督府申请,并于大正五年(1916年)获准开办葫芦墩公学校获准开办葫芦墩公学校大社分校。一开始是借用大社教会的礼拜堂及附属建物作为教室及职员宿舍。
而后在地方士绅积极争取下,大正七年(1918年)岸里公学校独立。而吕家第五代吕汝玉(后面会提到他的墓园)也将其保管的文英社土地捐赠给学校。就此,文英社从汉学学社转变为日治学校。岸里公学校1930年代的校舍是以木构造、清水红砖所建置,还有一座样式独特的升旗台,历经1935年墩仔脚大地震及1999年921大地震,仍保持原样,实属难得。
前面有说到文英社前方有水圳,从岸里公学校的老照片来看,可以看到学校正前方也有水圳,学生还有过桥上课,不过现在学校前方变成繁忙的台十线。此外,目前仅留下南边的校舍建筑,其他被拆建为操场。不过能从日治时期留到现在,样式也没改变太多,岸里公学校校舍也在民国一百零二年(2013年)登录为历史建筑。在红砖墙看到这个小学时学习到的公式觉得很有趣,大家还会算吗?我都忘光光了,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