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有西屯、南屯、北屯,为啥没东屯?

楼主: lupins (〈仙黛逸踪‧八式问剑〉)   2019-04-07 01:50:20
 
 简单回复一下两年前的这篇讨论文。
 关于
  现在台中有“北屯区”“西屯区”“南屯区”,
  为何没有“东屯区”?
 原PO与长辈聊过之后,已大致有个明确的说法,即
 “旧市区幅员不敷使用,于是人民分别向北西南等方向‘屯垦’”。
 此处有两个小地方可以再仔细梳理一下:
 1、“屯”字
  用现行国语的思维,
  看到“屯”字忍不住会造起“屯垦”、“屯军”、“屯田”之类的词汇。
  但套用到“大屯山”一名,
  总不能照字面解释为大屯山是先民屯垦之地。
  台湾很多地名起初是由定居或移民该地的不同族群语言而来,常常是
  “音读”>“字面(望文生义)”
   
  转头看看南投有个地方叫“草屯”,光从字面很难推知命名由来,
  而“草屯”旧名是什么?
 
  草鞋“墩”=草“屯”
  亦即,现在台中的“北屯”、“西屯”、“南屯”区,
  1920年代行政区域改革时,跟“草鞋墩”一样,
  由“墩”字改为“屯”字(此处偏向改用比较简单易懂的音近音同汉字吧?)
  所以,西“屯”原本是西“墩”,
  墩,大墩也。
  (知道“西屯”地名由来的人,请包容一下开场有点长...)
 2、旧市区
  
  推荐大家载个“台中历史地图”来看看1895年的《台中省城图》
  清末的旧市区 大墩街在这里 

  不同年代的古今地图可以叠合比对,非常方便对照,
  走到哪就比对到哪……(除了台中,还有台北、台南历史地图)
  话讲还头,从相对位置来看,
  “大墩街”的北、西、南向,
  
  大致是今日的“北屯”、“西屯”、“南屯”区,
  以此类推,
  “西大墩”即“西屯”,“东大墩”就是“东屯”,
  若要列个“东屯区”,应在此图的“大墩街”以东……?
   
 等等,跳太快了。回到原文再看一下,
  
推 kevin28 : 其实就是太平03/21 09:17
推 timeaftime : 可视为在大里太平03/21 09:18
→ lays520 : 觉得应该有历史演变的过程 (找了一个小时QQ)03/21 09:20
推 rochar : 请先搞懂一下“屯”的意思03/21 09:21
推 kevin28 : wiki就有了...南北西屯延用旧名,当时东边早已是大03/21 09:22
→ kevin28 : 里太平,所以也继续沿用03/21 09:22
→ popolon : 太平、大里,去看一下地图啦03/21 09:22
 原文里有几位版友推文
 提到“东屯”其实可视为“大里”和“太平”,
 现在这两区的位置,与上图“大墩街”的相对位置,
 若以“东屯”称之,似乎偏东南了点。
 再者,“大里”旧名“大里杙”,“太平”旧名跟“屯/墩”系列较无关,
 几个老地名好像跟“东屯”连系不上。
 那么,台中真有地名叫“东屯”吗?
 纵使行政区域之中不见“东屯”,
 在当地人的称呼里,除了西大墩、东大墩外,
 是否曾存在过“东屯”一名?
  
   
 这里请来了一位台中的邻居(?)
 彰化鹿港的老前辈施梅樵先生(1870-1949,著有《卷涛阁诗草》)
  台湾记忆“施梅樵”:https://reurl.cc/LaNMK
 分享一下他的诗作〈东屯公园即景〉:
  “老至休嗤步履迟,山光湖绿沁心脾。
   行吟领略天然画,收拾风情入短诗。”
 诗题中的“东屯公园”,
 很快就会让人联想到
 台中在地人很熟悉的台中公园,就在前述的“大墩街”旁(详前图),
 而施梅樵迳以东屯公园称之。
 (此诗作于20世纪初,时台中州应该只有这个著名的公园)
      
 今日的“台中公园”,百年前的“东屯公园”,
 旧市区的大墩街一带,也许就是“东屯”?
 还是,“东屯”约当今日的“大里”或“太平”?
     
  
 有请施梅樵先生,再分享某次搭纵贯线的经验吧,
 这首古诗题为〈由台中将之大里,候车殊久始至,作此以示古戟〉:
  “人生万事鲜如意,半日待车车不至。
   东屯大里咫尺间,一面之缘悭难致。
   双鱼曾寄约行期,恐君怪我匪来易。
   平昔践约期不愆,讵料驱车今昔异。……”
  
 “东屯”若即“大里”(、“太平”)一带,
 施梅樵就不用在台中驿等误点的汽车XD
  
 此处,诗题与诗句互文,
 “东屯”和“台中”画上等号,应该没有太大疑虑,
 可以推测
 “东屯”应该是在大里(、太平)←→西屯、北屯、南屯的范围
 约当今日的“东西南北区”=“东屯”。
 除了施梅樵将台中(旧市区?)称为“东屯”外,
 是否还有其他例子?
 有的,只是比起“东屯”,
 大家更习惯称之“东墩”(东大墩)。
 日治时代,台中州的古典诗诗社林立,
 其中有名为“东屯吟社”、“东墩吟社”(1929创),后者较著名,
  《台湾日日新报》1929年1月9日,日刊4版“东墩吟社 创立总会”
  
 
  

 创社地点即在台中市,时常于天外天剧场雅集,
 社员或居于柳町(中区)或落脚在火车路孔附近,
 曾任社长的李樱航(施梅樵弟子,住新富町)诗集即名《东墩诗草》。  
 且直至1970年代仍有台中在地的诗社,
 还在使用“东墩中州吟社”这类的称呼(有时不冠东墩二字)。
 
 (虽然,战后的中州吟社是创于南屯区,仍会使用东墩指台中)
 【小结】
→ WDYY : 上海就是浦东,浦东就是上海03/21 11:25
 
 “东屯”或可说即“台中旧市区”(不知在地人如何定义“台中的旧市区”)
 约当上图的“大墩街”(或称“东大墩街”,见《台中市地名沿革》P3)。
 (案:日本时代的“街”是行政编制的“街庄”之意,非“街巷”意)
 洪敏麟《台湾地名沿革》(台湾省政府新闻处,1979年初版,1985年再版)
 云“大墩街”沿革如下:
  “现台中市中区锦添、锦花、大墩、中墩等里,原称大墩街。
   初期聚落建于台中盆地中部柳川、绿川之间的孤丘‘东大墩’故名。
   大墩街原为巴布萨平埔族猫雾〔手束〕社(Babusack. Babosack. Babausak)
   之社域荒埔,其社址在现南屯区春社里旧称番社脚处。大墩街之形成聚落,
   可能在雍正初年,漳、泉、汀、粤各籍移民,
 
   在柳川(昔称邱厝溪)和东大墩孤丘间聚居。
   雍正十年(一七三二),猫雾〔手束〕巡检司署千总驻劄于此。
   从彰化县志载有‘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据大墩街,陷官军事’可以证实,
   乾隆末年,街肆已形成。……”(P57-58)
  日本时代“(一八九六)四月,日人建‘新町’一排于现三民路二段向北右侧,
   为本市洋式店舖的滥觞,翌年,在左侧建‘富贵街’,
   后来合并称‘新富町’,住民全数为日人。”(P59)
  1905年,“纵贯铁路开通,
   市区向火车站方向伸展,并继续向后火车站扩大。”(P59)
   (案:此范围应即施梅樵、李樱航诗中所云的“东屯”,
      当时在地人所熟悉的“东墩”)
  又据“大墩街(东大墩)”的相对位置,
  重新区画犁头店街、三十张犁一带,分别改为“南屯”、“北屯”之名。
   北屯,“因位于东大墩之北,且海拔高一百公尺以上,
       高度堪与东大墩丘陵(八九‧四公尺)相比”
      1920年时“改称为‘北屯’。”(P101)
   西屯,“因位于东大墩街之西北方,故称西大墩街。”(P102)
   南屯,1920年时“因其位于东大墩之南,故改称‘南屯’”(P102)
  
 直至战后,
  “台中市区因省府迁移中兴新村(民国四十五年),
   又完成台中港筑港工程,使市区更为扩大,
   现(案:1980年代)不断向三屯区(北屯、南屯、西屯)扩展中。”(P59)
   
作者: daniel711125 (呱呱)   2019-04-07 09:32:00
台中历史系
作者: alchemist090 (fdegr)   2019-04-07 10:54:00
不推不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