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关于居仁国中早期校史的空间说明

楼主: hqq (地图工作室)   2018-09-03 22:31:17
居仁国中官网早期校史
http://www.cjjh.tc.edu.tw/modules/tad_book3/page.php?tbdsn=17
关于校园空间部分,由于时空变化很大,有些语焉模糊之处,现代人(包含学生跟校友
在内)可能不易理解。小弟试加注释如下:
原文
“台中市位于台湾中部,夙称文化城,而民国三十四年台湾光复后尚无市立中学,时论憾
之。市政府、市参议会有见于此。爰于三十五年七月,组设建校筹备会,擘划进行,同年
九月,长官公署派徐瑛先生为首任校长,就市政府所拨原日治时期之明治学校﹝即现今之
大同国校﹞[1]一部为校舍,设初中四班,聘教职员七人,学生凡二百余,于九月十八日
正式开学上课,校名为‘台中市立初级中学’此为本校创校伊始。
三十六年秋,奉教育厅令,原私立台中夜间中学并入本校为夜间部。翌年,陈市长宗熙又
改拨原成功学校[2]之全部为本校现有校舍,另将西区守法街日人球场及毗连旷地共二甲
余拨于本校作为学生运动场所[3],三十八年秋,增设高中部,易名为‘台中市立中学’
乃奠立完全中学之始基。三十九年八月,周封崎先生继任为校长,增建校舍,扩充为二十
七个班级,并增建教职员第二宿舍,规模始稍具备。”
注释
1.大同国校(大同国小)在日本时代初为“第一小学校”,后改称“明治小学校”,是日
本人念的学校,和公学校系统不同。大同国小校地宽广,日本时代日裔学生又不甚多,常
借他校建校使用,日本时代台中第一中学校(今台中一中)、台中高等女学校(今台中女
中)、战后市立一中(今居仁国中)、市立九中(今光明国中)建校之前几年,均借用该
校部分校地开办(光明国中借用最久,达29年)。又现居仁校地在日本时代初为“女子公
学校”,后改称“幸公学校”,在今大同国小址东北方。
2.成功学校,拨校地当时应该称“自由第二国校”,搬走后称“成功国校”。由于建校时
正当战乱,这是一所四处流浪的学校,1944年成立时称“干城公学校”,在1944年4月-11
月,1945年10月至1948年8月间两度借用“幸公学校”校地,之后才建好旱溪边上今校址
的校舍,结束流浪各校(还借过今太平、台中国小的校址)的岁月。1948年8月成功国校
搬走后,空下的校地就给市立一中(今居仁国中)。居仁国中校地甚小,或与校地前身为
“女子公学校”有关,日本时代台中市区各公学校、小学校普遍占2-4街廓,但“女子公
学校”只占1街廓,“高等女学校”和“家政女学校”(也只1街廓)也比男生念的中学校
校地小得多,可能日本人觉得女学生不需要太大活动空间。
3.守法街日人球场,此指居仁国中外操场。“守法街”早已无此路名,约在1960年以后改
称“府后街”。至于“日人球场”,在1933年“火灾保险图”为儿童游园地,1935年“职
业别明细图”为“テニスコート”(网球场),应当就是指这个球场。
http://blog.xuite.net/hqq.hqq/blog/58529861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