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国高中背景是
卫道 —> 一中
先说结论:
超前学习并无不妥
家庭教育很重要(价值观培养、阶级复制)
完全放弃超前教育是一种平庸化
个人国小一般公立,只补数学国文。
而且不是有名的补习班,写的是功文数学;国文补习班老师没教,给我参考书写写,答案
被撕走,不会的再问。一个礼拜也才一天
父母一般受薪阶级
考卫道的时候名次400多,有趣的是我父母没给我报名明道以及其他私校,反而帮我报名
精诚中学(名次100左右)
补习时我的确超前学习,而且乐此不疲,当时写题目、理解都超前让我满开心的,在学校
时间,让我有空闲读课外读物(小说、知识型都好)
小学还真的都是前3名,也常段考全科满分
学习上挫败感还好
老师满用心教学,重点是课后复习
曾经上过红榜(前10%),最差也才400多
国中就读期间只补过一科理化(不是学校老师开的)
身边有许多国中没补习,后来在一中又同班,一样没补习,成绩依然前几名,但是他们的
家长不是老师,就是高薪阶级。
进到卫道的确让我大开眼界,但不是因为成绩以及学习,而是文化。同侪对流行的敏锐度
,对社会脉动以及未来志愿都有所规划,寒暑假即使有课辅都飞出国玩,永远有第一手资
讯,打扮、讨论的话题永远新鲜。很幸运的,我没有因此而被霸凌,反倒是因为这样,让
我更善用网络去获取资讯,努力让自己也有话聊,大概只有常出国、高级餐厅这些事
让我羡慕。这也的确是那个时期的我无法改善的。
有看到回文血说读私校会因为这样被霸凌,会,我不否认。但是难道在公立学校就不会被
霸凌?
如果小孩有那个资质,家里也能负荷,我不认为提提早学习是坏事,多了很多时间往未来
、未知探索
,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擅长的能力。如果资助超越同龄小孩,为何不能提早学习、提早
探索?
回到教育本质,
小孩第一个学习的地点是“家庭”
我的父母在我求学路上,除了鼓励我读课外读物、金援我补少数科目外,不论是升学制度
、社会文化都没给我太大帮助,一切都是我自己摸索,志愿序也是我自己填写,他们签名
而已。
家庭的教育观念很重要
的确会有文化资本、阶级复制的问题
但是受薪阶级不是没有翻身的可能
受薪家庭应培养有韧性的价值观跟生活态度才能在任何环境存活。
如果认同行行出状元,我认为会读书也是一种才能。父母应该全力帮助小孩发展自己的才
能。而不是过分干涉、过分反对超前学习。
如果小孩学习资质超越普通同龄小孩,为何不让小孩提前学习?让他在这些既定的领域里
提早摸索完,而有更多时间发展兴趣、探索未知?这样更能善用时间,成为更加有用的人
才。
一味反对超前教育我觉得就像砍了教育的龙头。
如同当初广设高中大学,造成如今学历贬值,中央的款项无法挹注于前面几所大学,然后
又靠腰台大名次下滑一样,让大家平庸化。
现在的社会风气一味讲求公平,包含免试、繁星、虚化明星高中等等,反而让大家平庸化
,无企图心、无竞争力。
高中跟大学原本不是必须的学历跟教育,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读高中大学。不往上读的,有
个一技之长在社会能生存就好,会读书、有志读书的才应该向上读,从事研究、培养学术
人才。
回到主题,为何现在父母积极送入私中?
我认为在学历贬值的时代,既然都至少要读到大学毕业(也就是花16年时间完成学业),
我认超前学习是好的方式,能更加适应环境的变迁,也有更多时间发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