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中华史观 中市恢复鸟居
2017年07月15日 04:10 记者李侑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15000692-260301
民进党政府上台后,不仅强化与加速台湾社会“去中国化”,部分绿营县市首长
有意恢复日本殖民时期建筑,引发争议;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暨通识教育中心合聘
教授潘兆民认为,政治人物重建或恢复古蹟,多半具有其政治或战略目的,绿营
县市政府之所以选择性包装日本历史论述,强调日本人在台湾的贡献,正是为了
切割台湾与大中华史观的连结。
台中公园内拥有多座从日本殖民时期古蹟,当中包含兴建于1911年的台中神社;
而日本神社多建有“鸟居”大门,概念宛如中国寺庙的牌楼。但在国民政府迁台
后,神社被拆除,“鸟居”石柱因此散落各处,台中市政府自2000年开始寻找石
柱,迄今共寻获6截,并另新制2截,全部都被摆放在原址附近。
重拾光荣感 引爆争议
台中市长林佳龙日前曾公开表示,有意花费200万元,重建鸟居,让台中重拾城
市光荣感,言论一出后,随即引发舆论争议,导致重建计画喊卡。对此,潘兆民
分析,公共建设的打造皆具备战略意义,若从高层政治的角度来看,“政治人物
的考量当然不只有古蹟恢复。”
潘兆民说,以中正纪念堂为例,当政者之所以大兴土木,打造此类建筑,即在于
维系其民族大一统的目的,以及在民间政治教育,而陈水扁担任总统任内,将牌
楼匾额改为自由广场,同样也是具备政治诉求,“没有政治人物会做白工!”
台中市府如今不只有意恢复“鸟居”,建于1911年的台中市役所,在日本殖民时
期是台中最高行政官署,去年重新开放,并委外由餐厅承包与经营,不仅打造成
展演艺文空间,1楼的餐厅看板标示“明治44年”字样,贩售饮料的空间被命名
为“昭和沙龙”。
连结台日史 终极去中
潘兆民认为,台中市府之所以重新包装日本殖民时期建筑,甚至直接将建筑建成
的日本年分置于店头,是一种文化浸润,在无意间连结台日的历史关系,诉说日
本人对台湾的贡献;而台南之前发生八田与一铜像遭断头,台南市长赖清德还特
地写信给八田与一家人、日本朋友,说明前因后果,即表示某种敬仰的承担,而
非对当年的日本殖民统治有所指责或抵抗。
潘兆民说,清末时期不少有志之士积极建设台湾,包括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
兴建铁路等一系列改革,为台湾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另外许多知名台湾仕绅
,包括雾峰林家林朝栋父子,抗拒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发动抗日事件,维护
台湾主体性,这些捍卫台湾的英勇表现,却没有获得政府的重视,反而大举重新
包装与日本历史、文化的连结,企图消除台湾的大中华史观,并将“去中国化”
作为终极目的。
(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