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肤炎

楼主: samechen (小翔翔)   2006-05-27 04:02:17
异位性皮肤炎确切的发生原因还不明确,
如果父母或家庭成员有异位性皮肤炎,
或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气喘、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
小朋友得到异位性皮肤炎的机率相对提高。
痒是这些小朋友的一大问题,反复抓痒又容易让疹子恶化、皮肤变厚,
故应让小朋友保持指甲光滑及清洁,以防止抓痒时皮肤受伤;
感到搔痒时,使用保湿剂取代抓痒或摩擦。
很多化学物质、溶剂、皂类、清洁剂、芳香剂都会造成皮肤的刺激,
因此可先将新衣服洗过再穿;
选择吸汗效果佳的棉质或混棉的衣物,避免刺激皮肤;
移除会困扰皮肤的衣服标签;
如果缝线会造成皮肤不适,试着在家中将衣服反穿。
幼儿异位性皮肤炎和食物有很大的关系。
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牛奶、蛋、花生、小麦、坚果类、豆类及海鲜。
除了食物以外,尘蛮也是很重要的诱发因子,
所以防尘蛮以及食物控制也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
很多异位性皮肤炎患者的保湿工作做得不够,每天应泡澡及保湿,
使用温水(非热水)泡澡或淋浴,每次十五至廿分钟使皮肤吸收水分;
使用微量中性沐浴清洁剂,并避免搔抓;
轻拍过多水分,立刻抹上医师开的药物或保湿剂,
以保持皮肤的湿度(如果使用药物,勿于药物上,再涂一层保湿剂)。
最后是配合医师使用适当的药物,一般包括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来减少搔痒感,
及局部涂抹的类固醇药膏。
此外,儿童时期的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头颈部是相对好发的部位,
但由于脸部皮肤较薄,若长期使用类固醇药膏,皮肤变薄的副作用相对较明显。
摘录林口长庚儿童医院儿童过敏气喘风湿科欧良修医师之文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