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eroromoa (发言要小心 避免踩到陈雷)
2025-10-06 00:08:329/23是大气科学板的创板纪念日,9/25是大气科学板第一篇文章的日期,
借由这篇庆生文章,在此感谢各位板友热情参与板上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
不论是乐透、板聚、竞猜......
都因为大家的参与,让活动更精彩热闹,板友都有满满收获!
这一次板聚有非常多板友带来影像纪录,除了影片本身带来的震撼,
追风当下任何瞬息万变的冲击体验,以及许多追风经历叠加的精采历史,
这些分享都是无法被坐在电脑前面看AI、滑FB、IG、Threads取代的!
感谢ryvius28、风爷、松松、毅安、washwall等等板友带来的风雨影像,
ryvius28从工作的角度诠释兰屿气象站的纪录和停电危机、
风爷从20年的历史带大家看科技的演进和追风心境的转变、
松松从中南部的风迷角度到各地追风让大家了解各地风迷欣赏台风实测的不同层面、
毅安和washwall两位年轻追风板友让大家回想起第一次追风的热血、
再由kbty245板主带来的山陀儿、康芮、杨柳眼墙实测完整纪录,
结合本科系的专业和影像,结合知识和体感,让大家更了解数字背后的意义。
跨了不同世代、不同背景、不同地域的交流,让今年的影像分享充满火花!
而蝉大这次也是满满的知识分享,不论是否为大气本科生都获益良多,
而蝉大的知识分享也和这次影像分享不谋而合,
不只是说明公式,同时也清楚讲解公式背后的内涵,
将不同阶段的surge搭配各种图资说明,
让大家更了解不同阶段台风在云图上的样子、内部结构与动力变化
让板友对公式更有画面!
今年对台湾各地和港澳风迷都算是有感的一年,
北部和东部经历杨柳带来的阵风,
中部、南部和离岛经历丹娜丝和竹节草的许多阶段,包含眼墙与后续引发的西南气流,
港澳也迎来了满满纪录的风季,发出一号风球与十号风球的次数不是创纪录就是平纪录,
但纪录发生的同时也代表随时有措手不及的危机或灾情要面对,
展望不只是抒发台风无感的失落,也是要提醒自己随时做好准备面对极端气候的影响,
有感和致灾可能只有一线之隔!
最后也谢谢各位板友在过去以及接下来不断致力于看板的风气维持,
以及各种最新预报资讯分享,
也感谢马修、卡达、daron大满满资讯的文章与分析提供给大家讨论,提前做好准备,
听说庆生要发钱,这篇就前10推各税后230P吧~
今年在生日当天我们以实测竞猜的形式让各位板友参与庆生~
感谢大家对于竞猜这种不一样的庆生方式依旧踊跃参与!
期待日后有更多板友参与板上各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