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aron (一)
2020-06-07 10:23:42天气小观:今明第四波梅雨锋面,如无意外,台湾今年最后一波梅雨
从6月3日起一个东北亚高空冷涡旋向南压,经过多天东亚南方暖气团奋战后,
终于将梅雨锋面压往台湾,不过冷空气对台湾影响力已是强弩之末,
模式预报,
今明两天,第四波梅雨锋面抵台,如无意外,就是台湾今年最后一波梅雨锋面了。
从模式显示,这波梅雨锋面过后,东亚南部的大气高层明显升温,
这表示,夏季霸主-南亚高压北拱,西风喷流轴北跳至北纬35度以北,
长江流域的梅雨季开始。
长江流域梅雨和华南/台湾梅雨季最大不同是:西风南支槽要消失了,
也就是春雨型态的混搭的东亚梅雨要转为单纯的东亚梅雨。
往年六月上/中旬,随着印度西南季风爆发,南亚高压移向青藏高原南麓,
大气高层的西风喷流第一次北跳,于是,
青藏高原南麓,
原本西风带气流因青藏高原地形分支的西风南支流急速消失,
青藏高原北侧,
大气中低层700百帕的西风急流稳定存在于高原北侧到日韩
这股急流也就是东亚梅雨最单纯的大气形势,
整个东亚梅雨季就是这股稳定存在的急流维持着。
长江流域梅雨开始的大气转变,
不只大气高层200百帕的南亚高压北拱,西风喷流第一次北跳,
或是大气中低层700百帕青藏高原北侧西风急流稳定维持喷向日韩,
又或大气低层亚洲西南季风全面爆发,
更重要的是,
大气中层500百帕的大气形势有了非常重大的转变。
在先前的5月,
欧亚中高纬度的大气形势:欧洲沿海经常是低压槽,中亚乌拉山经常有暖脊。
东亚低纬度的大气形势:太平洋高压往南海到台湾西伸。
长江流域梅雨季的开始,大气形势最重要的转变就是阻塞高压出现,
典型的配置就是欧亚中高纬度大气中层存在1~3个阻塞高压,
南方太平洋高压伸入华南地区,
而长江上游由于太平洋高压与孟加拉湾北上的西南季风交会成为气流辐合区,
不断产生的气旋波沿着太平洋高压边缘往东移动,
降水带也从长江中游延伸到日韩。
以上种种,从模式来看未来一周"尾声"的大气形势:
大气低层:西南季风早已全面爆发就位
大气中低层:西风南支流消失
大气中层:目前中亚的阻塞高压由欧洲阻塞高压发展,太平洋高压伸入台湾到华南沿岸
大气高层:后天起,西风喷流北跳
明显的表示,长江流域/日韩的梅雨季要开始了。
至于,
台湾会不会第5波梅雨锋面,
也就是说,
长江流域梅雨季开始后,梅雨锋面会不会短暂的压到台湾;
答案是有可能的,
过去也曾发生过。
取决于此因素的大气形势在于:欧亚中高纬度的阻塞高压不能多,至少不能出现3个。
如果是3个阻塞高压,中间的短波槽只会东移,不会发展。
如果是2个阻塞高压,
彼此之间的距离要有宽广的低压槽发展空间,中间一旦有明显高空冷涡旋延伸,
就有机会挤退太平洋高压,让梅雨锋面短暂压回台湾。
如果是1个阻塞高压,这种属于比较异常的大气形势,
因为如果只有1个阻塞高压,要维持东亚梅雨锋面存在,
那么,
这个阻塞高压势必要出现在西伯利亚西侧,太平洋高压偏西位于华南沿海,
中间为东北亚高空冷涡旋,冷暖空气在长江流域交会。
而一周尾声的大气形势,欧洲为阻塞高压,
看来欧亚大陆高空有机会有机会2~3个阻塞高压大气形势转变。
(以上快速说说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