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北极涡旋维持在北极

楼主: daron (一)   2020-01-05 08:02:52
天气小观:北极涡旋依旧在北极
这个冬季到目前为止是很久未见的大气形势,北极涡旋稳如泰山坐镇北极,
从最新模式来看,横著看,竖着看,站着看,躺着看,
北极涡旋都在北极区略为摆动,没事,就回北极中心。
中心100百帕高度场强度也依旧维持在14900米~15000米之间。
不曾,离开北极。
首先来看东亚,
前两天出海的地面冷高压渐减弱,冬阳就显得温暖许多,
不过后续还有微弱的东北季风,由于风速微弱,不易搅动海水换温,
因此,海气作用变差,水气变少日夜温差变大,
夜间辐射冷却明显,白天又显得温暖稍热。
不过,明起东亚有锋面出现,地面高压回流,东北季风进入间歇期。
(夏季的西南季风间歇期主因太平洋高压)
因此,
台湾风向转为偏东风~偏南风,因此天气更暖热了。
进入后冬时期-冬季的下半场,东亚的锋面雨变多了,
这是因为赤道气团开始感受太阳北移,蠢蠢欲动,赤道高空波动向北传增多了。
不过,后冬时期,冷气团处于最强势,暖气团溃散很快,
因此,对台湾来说,还是以地形雨为主。
目前东亚有锋面正在形成,原因当然是西风南支槽活跃起来,
南支槽前缘有很强的低层西南风喷流,
但是地面冷高压的干燥东北季风抑制,(东北季风到台湾变潮湿是因为经过海洋)
即便上面喷流辐散再强,抽吸地面干空气也带不出华南云雨带。
如果在春季,如此强的低层西南风喷流,就是华南云雨带带出春雷大响了。
不过,
暖气团随着西南风喷流往北带进入东亚,
因此东北季风间歇,东亚中南部包括台湾都升温了。
暖气团再往华北地区就遇上冷空气了,蒙古冷高压目前正在发展中,
明天起开始南移对上暖气团,锋面在华中地区形成,
由于冷气团>>暖气团,暖气团无法抵御,西风南支槽迅速浅化,
锋面结构转差,高空云雨带随西风气流迅速移出东亚往日本南方而去。
因此,
锋面雨下不到台湾,而是,冷高压已经到台湾了。
让人联想是量子力学,结果 决定了 过去。 (冷高压结果 决定了 锋面坍缩。)
周三起东北季风增强转为东北部的地形雨,不过冷高压位置从华北~东北地区东移,
加上本身冷高压强度不强,模式预报这波蒙古冷高压中心强度顶多1040~1048百帕,
因此,东北季风增强仅持续一天左右就减弱。
周四~周六逐渐回暖,尤其周五~周六又变得暖热。
下一波锋面则要看到下周了,
目前模式预报分歧,再观察囉。
再看回北极涡旋坐镇北极中心,
下层的北极气团依旧在永夜喷流所在极地区域活动,
不过,一道较明显的北大西洋暖脊从欧洲北上,
这使的高空冷涡旋在北美和北亚的北侧都有发展。
尤其北亚高空冷涡旋发展起来,
随着北极涡旋暴风圈-西风气流往东南加深,
冷冻气团再往鄂霍次克海倒,有利鄂霍次克海冰增加。
同时,
一周过后,模式显示第二道北大西洋暖脊出现,对应新地岛高空冷涡旋发展,
冷冻气团进入西西伯利亚,有利西伯利亚冷冻气团堆积。
因此,重点就是1月中下旬了。
(以上供参囉)
作者: jackwula9211 (Carbon.)   2020-01-05 13:25:00
不知道今年海冰能不能累积的好一点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20-01-07 07:43:00
就正常冬天而言,14度是真的不足为奇,只是正常冬天失踪好几年了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20-01-07 21:40:00
看来投票日很适合出门去投票,投起来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20-01-09 14:58:00
EC 1/17是不是零度线差一点碰头?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20-01-09 21:19:00
澳洲的大火会不会影响到南半球今年冬季可能不会很冷,因为有排放大量温室气体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20-01-10 06:00:00
EC GFS又修掉了-_-EC 1/17从零度线变八度线,翻盘比翻书快-_-https://i.imgur.com/Gwda4fB.jpghttps://i.imgur.com/WQkwHBa.jpg天壤之别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20-01-10 16:52:00
不期不待,不受伤害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20-01-11 14:55:00
若照EC走,就只有三波冷气团边缘的伪物了-_-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