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金色长天共一色 孤鹜齐飞 夏季季风:西南季风离台
每年秋分前后一个月,是太阳的热力减弱速度最快的时候,
这正是秋天开始9~10月,尽管南方夏时余韵未退,
但也感受到骄阳不烈了,北部部分地区清晨竟也出现凉意。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事实上,台湾的夏季大环境要结束了,
模式预报,台湾与西南季风正式道别,下一次要等明年的5月了。
而紧接着,一周后期类东北季风登场,首要任务就是驱赶南海西南季风。
类东北季风源头未必是蒙古冷高压,但一定是冷高压属性,
因此,类东北季风和东北季风相同的首要任务就是驱赶南海西南季风,
(类)东北季风大战西南季风,秋季地面秀真正进入白热化。
再看一周过后,
美军模式预报蒙古冷高压稳定建立,真。东北季风要登场了。
但欧洲模式却大幅削弱蒙古冷高压强度,当然这与欧洲预报了太平洋高压强盛有关。
这一切的一切,过渡季节的大气就是如此捉摸不定。
原先模式预报看好的95W现在变的不再那么看好强度,
95W发展之路变的的坎坷,到底还是季风低压大环流,
在季风环流中能维持气旋,却因为南侧的风力太过强盛,
导致低层强风影响了中心CISK机制的建立。
因此,环流迟迟无法紧缩,模式预报认为难以美妙的收缩成漂亮台风。
因此,持续维持外强中干的形势下,中心CISK机制无法主导爆发CDO。
然而,对台风界来说,95W表现实在够差,
但是,
对大气环境,95W大季风环流就不得了,
上挤太平洋高压位置,导致太平洋高压分裂两块,
下带类东北季风,周六起,源源不绝的类东北季风从东北亚吹来。
而周五就是中秋节,
刚好类东北季风还没下来,北部还是有机会赏月,云量不多。
秋月多情,骚人吟诗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而且季风低压与(类)东北季风互动后,又是特殊的大气秀,
好像是温带气旋的旋臂:锋面与东北季风,但又不是
好像是热带气旋的外围环流:云雨带扩散,但也不是。
有趣的是,
95W大胖卡在高压中间,
上不去(西风槽躲远远,不爱勾引大胖子),
下不来(太平洋高压让位,两者彬彬有礼)
因此95W后期移动缓慢,变量也多。
这结论,
秋季大气地面秀精彩万分,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加拿大芭蕾舞团栽下的红枫园里的枫树也慢慢变黄了,
等它变成血红色,那已是初冬了。
尽管北半球是文学之秋,但南半球刚结束冬季,
南极平流层发生了爆发性增温事件,
因此原本应该在"科技的季节-冬季"关心北极的,
额外地,
此刻也要关心一下南极了。
南极平流层的爆发性增温可以从九月初南极海冰突然增加看出其影响,
当平流层的温度上升超过25摄氏度时,就会发生“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这种现象会导致平流层逆时针旋转的冷性气旋环流(西风环流)急剧调整
为反气旋环流(东风环流)。
伴随环流风向的变化,极地涡旋会被扰动,变形破裂,从而造成冷空气的大规模扩散。
模式预报,南极涡旋仍然非常强大,冬季的南极涡旋是世界上最强的冷涡旋,
因此,未来一周涡旋破裂到不至于,但是被挤压变形难免。
因此,新西兰/澳洲南部受南极寒潮爆发频频影响,未来一周都是如此,当地冷飕飕。
短时间内还看不到改善的迹象。
如果今年冬季,北极涡旋也学南极涡旋,那就太惊人了。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成因,
现时主要观点是平流层行星波动(Stratospheric Wave Drag)
及温带系统推动是爆发性增温的重要因素
简单来说,
平流层是调节者(regulator),而不是能量源(energy pump),
平流层的异常都是来自于对流层的活动。
因此,
夏季热带波动上传,通常较少关注平流层,
冬季要关注平流层极涡扰动下传对流层,影响对流层大气的情况。
(以上供参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