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未来一周,北极迈向急冻,副高欲整合

楼主: daron (一)   2018-10-16 15:52:07
天气小观:未来一周,北极迈向急冻,南方副高力求整合
10月中过后,北半球大半个地区开始变装,全球赏枫季节的来临,
模式预报未来一周,北极迈向急冻,南方副高则力求整合。
一周过后,北冷南热的大气环境成形。
自秋分以来,北极涡旋偏离北极点后,终于准备要回归正北极,
长期模式显示,北极涡旋中心在北美和北亚震荡后,回到北极点上空。
回到已迈入永夜的北极区后,北极涡旋迅速增强,
百帕高度场一口气增加两级,由现在的15800米增强到15600米。
(想像980百帕气旋增强到960百帕气旋)
北极涡旋增强,大量冷冻气团下沉至北极海,
北极区急速冷冻,在格陵兰高地上,甚至准备挑战零下20~零下30度。
北极海区大部分地区也急冻至零下10度。
这对北极海冰面积的增加是好事。
目前的北极海冰面积即将再创惨不忍睹的纪录,
好加在,千钧一发时刻本周开始增加,
可惜增加幅度不大,仍然是惨不忍睹,接近破底。
尽管北极海区大部分区域已达零度以下好一段时间,
然而,
海水的盐度大约35(也就是35000ppm),
淡水河流与湖泊的盐度大约是0.1至0.2(也就是100~200ppm);
盐度习惯以表示(盐度的基本定义为每1000克的水内的溶解物质的克数。
纯水的盐度是0,摄氏0度C时开始结冰;
当溶解物质(盐)出现,水的盐度增加,而盐度直接影响到水结冰的方式。
盐度越大的咸水,所需的结冰温度越低。
纯水的密度最大在摄氏4度,摄氏0度时结冰,
对纯水来说,
当空气温度下降令表层的水达4度C,密度最大,下沉至底,形成明显对流。
当空气温度下降令表层的水达0度C,开始结冰,不会再往下沉,对流停止。
(因为下面的水密度大,尤其越往水底,密度越大)
对咸水来说,水的盐度决定密度最大时的温度,
因此,对海水而言,海水密度最大时就将不会是摄氏4度,
从以下图来看:
http://w3.oc.ntu.edu.tw/chap3/freeze1.jpg
盐度为0的纯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是摄氏4度,
盐度越大的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越低,
盐度为30的咸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已低于摄氏零下2度。
同时,也可以看到结冰温度线:盐度越大的咸水,结冰温度越低。
结冰温度线和密度最大线交会于一点,也就是:
盐度24.7的咸水,密度最大是摄氏零下1.332度,冰点温度也是摄氏零下1.332度。
而海水的盐度高达35,因此,35的海水的结冰情况和纯水完全不一样了,
这也是为何海水结冰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非常寒冷的低温。
当海平面大气温度到达摄氏0度,此时既不是密度最大,也没有达到结冰温度(冰点),
想当然,摄氏0度没有海冰。
随着气温由摄氏0度以上降至摄氏零下2~3度时,海水密度不断增加,
表层冷海水往下沉,下层暖水往上升,形成冷暖对流,
即便空气温度已经达到海水结冰温度,但因对流持续,海水难以明显结冰,
而35的海水,在摄氏零下4度左右达到密度最大。
http://www.iocean.net.cn/ioceanpedia/upload/day_150331/201503310932308276.png
也就是要阻止海水对流,表层海水的温度至少要低于摄氏零下4度。
表层海水从摄氏零下4度以下,海水密度开始递减,终于能使海水表层开始结冰。
换言之,
大气温度至少摄氏零下5度,海水表面才会开始有一些初始薄片小冰或针状冰。
不过海冰的环境,比起湖泊冰、河川冰的环境更为严峻,
海水结冰的过程反复又冗长,
薄冰/莲叶冰 -> 薄冰互相碰撞后灰色冰 -> 灰色冰增厚为白色冰
当海面结出白色冰,才是真正的海冰。
零下20度以下的"超急冻"寒流是海冰速成魔法师,
零下10度以下的"急冻"寒流是海冰一般养成师。
没有零下10度,想要北极海冰面积增加,着实不容易的。
而未来一周,北极急冻零下10度,海冰面积养成师来了。
相对于北极,南方副高则力求整合,时间就在这一波西风槽过后,
明天起东北季风增强,再一波冷空气南下,
由于西风槽这一次的西风槽下来的纬度又更低了些,
500百帕高度场的5760线逼近北部近海,
模式预报,后天起850帕12度线再度通过台湾北部,
平地温度再次降到20度以下,
而且时间蛮长的,要冷凉到周末。
原因就是冷高压缓缓的直接南下,
而降雨锋面通过北部降雨和南部背风低压一波降雨后,
冷高压南下,模式看来除东北部外,各地天气逐渐稳定。
再来,太平洋高压与南亚副高看来会成功整合,台湾回到暖热。
看来,还是过渡季节-秋天文学季节,还不到冬天科技季节呀。
来首网络看到的正反诗。秋:

似酒
味醇厚
岁月悠悠
转身又回首
再无喜乐哀愁
往事如烟花依旧
唯友谊绵长如水流
缘牵一路有你陪着走
晨曦衬彩霞雨中漫游
待到红叶浓时再聚首
品茶论酒赏石叙旧
落英满地云舒袖
欢声笑语不休
夕阳挂枝头
红尘看透
别无求
静候

未来一周,可说是这首诗的三温暖了。
作者: aabaabaabaab (simon0823)   2018-10-17 00:37:00
好诗好湿好溼!
作者: happytravell (快乐天堂阿咸)   2018-10-18 07:59:00
现在这时节就算有扰动也不太可能来台湾,期待月底冷气团比较实在..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18-10-18 16:13:00
不要说10月下旬,冬至【含】前后副高还是强势的案例也是有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18-10-19 14:37:00
EC又大改,每报都不一样https://i.imgur.com/L3nTpU4.jpgGFS反而较少这样翻来翻去就算跟昨天00z相比,ec也是改很多
作者: typhoon79412 (珣豪)   2018-10-20 16:59:00
来得早会不会也走得早,2019春季提早报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