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izeng (味噌)》之铭言:
不好意思
想请教一些跟台风相关的问题
1.看了一些资料后知道台风的形成条件有高温高湿、垂直风切小、足够的柯氏力
及初始扰动
而台风是从热带性低气压增强后形成的
想请问热带性低气压的形成条件跟台风一样需要上述的条件吗?
还有台风跟热带性低气压的差别只有风速的强弱吗?
ANS: 台风与热带性低气压本质上是相同。热带性低气压风速虽然较台风弱,
但相较于更弱的低气压已对航海航空有威胁性。
初始扰动跟热带性低气压的差别又在哪里?
ANS: 初始扰动就是一般的出现于热带海洋的低气压,当中心平均风速评估达六级,
会提升为热带性低气压。但就天气学而言,初始的低气压与热带性低气压还有
自我维系(self-sustained)环流建立与否的差别。
为什么9XW这些编号有的是扰动有的是热带性低气压?
ANS: 9XW是美国海军JTWC对热带扰动的临时编号,其他国家单位不会对扰动做临时
编号。当JTWC认定为热带性低气压会给予正式编号 XXW
而常常见到的热带气旋这个词等于台风吗?还是这两个词之间也有差距
ANS: 热带气旋是 typhoon/hurricane/cyclone, tropical stotm, tropical
depression的总称。另外,台湾的轻度台风对应的是热带风暴,英文的台风
对应是中度台风以上。
关于高温的条件
最常见的说法是海温要高于26.5度以上
请问为什么是26.5度?是统计出来的数据吗?还是有其他特殊原因?
ANS: 这是热带大气的特性,当海表温达到26度C以上时深对流活动量会显著增加。
2.关于秋冬季的共伴效应及夏季常引进的西南气流
这两个效应带来的降雨方式应该是完全不同的吧
共伴效应是台风的暖空气遇到东北季风的冷空气后被迫抬升形成降雨
引进西南季风则是台风跟西南季风暖空气合流再经由地形抬升降雨
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否正确?
之前还听说引进西南气流也算是共伴效应的一种?
可是这两种影响方式应该不一样吧
为什么可以并用说是共伴效应?
ANS: 原PO理解大致正确。西南气流只是台风外挂不该算共伴。
3.关于台风的路径是以台风中心为基准画的对吗
那么台风中心会等于台风眼的位置吗?
如果不是那又是如何决定台风中心的位置的?
ANS: 有台风眼的台风会以台风眼为准。没台风眼的台风可以用低云云线估计、
绕极轨道卫星的微波扫描(切蛋糕),或靠近陆地时由雷达扫描中心。
4.关于藤原效应
是两个台风接近到1000公里内时产生的相互作用
而这两个台风会绕着他们的质心做逆时针旋转
关于这个说法的疑问是
有办法量测台风的质量吗?
否则质心位置是如何订出来的?
ANS:这个说法只是相当于月-地互绕,大环流台风转较少、或把小台风并吞、甩出。
但两台风在互绕过程确实在连心线有一点为两者的旋转中心。
5.台风属于暖心结构
这个暖心结构的成因跟海温高低有关连吗?
还是说只是受到日照影响?
ANS: 承第一题第一问题。由于台风中心因为周围深对流潜热加热以及中心强迫空气
下沉增温,会在400百帕-200百帕气压层(约7-10公里高)产生比外围温度更高的
核心区。从等高座标看,暖心之上气压会比周围高令空气向外流出,暖心之下
气压比周围低产生地面低压。此暖心结构即为热带气旋自我维系环流之关键。
不好意思
问题有点多
希望有人能为小弟解惑
非常感谢
也欢迎各位版友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