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西太平洋大爆热带气旋,观察台风路径

楼主: daron (一)   2017-07-23 07:56:45
天气小观:西太平洋大爆热带气旋,观察台风路径
在北有东风波,南有季风槽的有利环境下,
西太平洋高压被热带扰动分割,
东风波与季风槽,打造出多个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
热带性低压的出现再造成热带低压波,
于是,季风槽、东风波、热带低压波环环相扣下,
然后再来个重力波和罗斯贝波/重力混合罗斯贝波割离的高空冷心低压协助,
最后看到的就是,西太平洋多个热带气旋形成,
而双台的出现让藤原效应也来了,
对流指标MJO季内震荡也跑到西太平洋上,再来个默默的开尔文波吧~
哇赛的多种大气波动全部搅和,想看吗一次看个够,
今年至今西太平洋最精彩的盛况,真是所谓霹雳大热闹。
未来一周除了观察台风外,还要留意新形成的台风可能接近台湾。
这时就要观察台风路径,但由于太平洋高压被分裂数块,
因此,模式预报在台风路径上意见分歧。
宇宙超级霹雳大热闹的西太平洋上,
1. 热带扰动(99W)
低气压1010百帕,在北纬10.3度,东经129.9度
也就是在菲律宾(民答那峨岛)东方近海,
位于太平洋高压分裂的东亚高压与西太平洋高压之间鞍部,
目前移动缓慢,模式预报东亚高压未来北缩,
因此,预测之后会偏北移动,接近台湾东南方海面;
没错的,
这个未来的扰动就是可能接近台湾的台风。
99W目前所处环境的垂直风切不算好,
高空由于南亚高压带来的东北风往赤道气流,
再加上99W本身偏弱,
因此99W高空场所需的往两极(极向气流)还未打开。
不过,夏季高压势力会重新调整,99W往北移动的过程,
环境转佳,有增强为台风的机会。
在到达台湾东南方海面时,路径就关键了,
伴随东亚热浪向太平洋扩散,太平洋高压在东亚的分裂体往东偏移,
日本东南方上演的双台藤原效应,又让太平洋高压在分裂成
菲东高压与西太平洋高压,
对99W来说,东亚高压与菲东高压,一个在其北,一个在其东,
因此,可能推挤著99W/或新台风往台湾接近,
但也可能陷入在台湾东方滞留。
模式意见分歧,这支路径要观察续观察。
2. 热带扰动(91W)
低气压1010百帕,在北纬7.2度,东经136.4度,
也就是在菲律宾东南方远海(99W的东南东方),
毫无疑问,
这只就是拜99W所赐,西南风与太平洋高压偏东风相遇形成的扰动。
不过,垂直风切的环境场被夹杀,且未来一周更恶劣。
随着西太平洋高压势力调整,高压的气流转为偏南风
在没有确保维持西南风与偏东风之气旋的情况下,
模式预报不看好这只扰动胚胎的发展。
3. 热带扰动(90W)
低气压1006百帕,在北纬27.3度,东经135.6度,
也就是在台湾东北东方海面上,
这只就是受惠于热带低压波与东风波配合形成扰动,
日本南方海域看起来就是东风波排成三个热带扰动,
其中两个已经增强为台风,
这只胚胎则是命运悽惨,同样因为太平洋高压分裂势力调整,
东亚高压东移,加上99W北上,不给胚胎成台的时空,
最后只能掰掰了。
4. 洛克台风
轻度台风 洛克 (编号第 07 号,国际命名 ROKE),
中心位置位于北纬 21.7 度,东经 116.0 度,
以每小时25转20公里速度,向西北西进行。
台风中心气压 1002 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每秒 18 公尺,
瞬间之最大阵风每秒 25 公尺,七级风半径 80 公里。
这只完全贴近东亚高压南缘,在高压的引导下就是往对岸广东了,
台湾要留意偏南风带上来的水气,在中南部造成一些明显降雨。
5. 热带性低气压(08W)
热带性低气压1004百帕,在北纬18度,东经111.2度,
即在中西沙岛海面,向西北西缓慢移动,有发展为轻度台风的趋势。
这只就是在海南岛近海,目前爆发对流,出现CDO(中心密云区),
成台机率高,由于洛克台风挡在东亚高压之间,
因此,这只的导引气流不明显,移动缓慢。
海南岛持续受到影响可达三天。
上面讲完,剩下的就是双台藤原效应了。
6. 库拉台风 与 诺卢台风
轻度台风 库拉 (编号第 06 号,国际命名 KULAP),
中心位置位于北纬 30.4 度,东经 168.3 度,
以每小时18公里速度,向西北西进行。台风中心气压 995 百帕,
近中心最大风速每秒 20 公尺,
瞬间之最大阵风每秒 28 公尺,七级风半径 100 公里。
轻度台风 诺卢 (编号第 05 号,国际命名 NORU),
中心位置位于北纬 28.6 度,东经 152.3 度,
以每小时4转6公里速度,向西南西转东南进行。
台风中心气压 992 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每秒 23 公尺,
瞬间之最大阵风每秒 30 公尺,七级风半径 100 公里。
库拉台风 与 诺卢台风 目前相距1000公里,
模式预报,未来一周,藤原效应。
藤原效应
http://www.cwb.gov.tw/V7/knowledge/encyclopedia/ty029.htm
如果两个台风靠近至1,000公里左右时,
它们将相互绕着相连的轴线做环状反时钟方向旋转,旋转中心的位置,
由2个台风的相对质量及台风环流的强度来决定。
旋转时通常较小的一个走得快些,较大的一个走得慢些,
有时2台风亦可能逐渐合而为一。
此种双台风交互作用现象系由日本气象学家藤原先生最早开始研究,
故称为藤原效应,
未来一周,
库拉台风 与 诺卢台风 互旋,
东边的库拉台风往北,西边诺卢台风往南,互旋过程中逐渐接近,
由于库拉台风往北碰上南亚高压往东调整,
南亚高压的东北风让库拉台风的高层辐散场不佳,加上引进冷海温,
因此互旋过程中逐渐由诺卢吃到库拉台风,
诺卢台风并掉库拉台风后,整并后强度可观,
之后受东亚高压向东调整,在高压的引导下往西南掉。
不过一周过后,拜精彩藤原效应所赐,
热带低压波做大,低压槽爬向西太平洋高压的北侧,
低层的西南季风冲向低压槽,似乎要做出导向季风槽"/"的情况。
模式预报低压槽东端的远洋突然又冒出一个个气旋扰动,
因此,一周过后,似乎还有的瞧。
果不其然的,今年的台风盛况迅速展开了。
(以上供参囉)
作者: shiang731006 (shiang)   2017-07-23 08:00:00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17-07-25 06:14:00
好奇问一下,今夏均温是有偏高吗?常看人在叫热热热,夏天不本来就会热,难不成是家里没冷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