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关于此波冷空气

楼主: civelant (阿痕)   2016-12-26 21:39:55
我不知道以一个预报员的身分发文是否合适
但有些话想说
(气象预报就是要为人民(使用者)而服务 这是最高宗旨
其他的考量 应该置于其后)
这波冷空气的确是不太好判断的个案
但是不太好判断的原因
不是因为模式分岐度大,事实上各模式对于台北最低温的预测大都在一度以内
问题在于
这个分歧的Range刚好卡在冷气团边缘(所以如果真的到14度以下,请别意外)
关于冷气团定义的讨论已经很多很多
(改的优点:解决很多问题 就像这个个案,反正对民众来说,最重要的是影响和感受
     不是哪里的温度几点几度,是东北季风还是冷气团还是强冷,说不定大部分
民众根本不清楚那代表的意义
   缺点:这标准已经沿用了数十年,改了之后怎么跟以前的个案交互比较?)
,我就不在这边评论谁对谁错
气象局除了参考各种预报指引外
还会有讨论会充分交换意见
所以关于这次低温不会是专断独行的主观决策
只是受到预报时间的限制
有些事我们还是可以做得更好
理想上,一个完美的预报作业应该包括对各个预报指引(各模式)的校验
甚至,最好的情况下,应该去参考同一个模式不同系集成员的分布
但是在短短2小时内,我们就要从看资料到发出预报,上述的理想境界实在难以付诸实现
因此气象局在气温预报上最常参考的就是各主要模式的
MAX30 MEAN 以及 MIN30
最后预报员会在这些迅速可能的指引下,加上自己的判断(比如是干冷还是湿冷? 
雨会下得明显吗?会不会有辐射冷却?)来做微调
当然大家还是会交换意见取得共识
面对这样的作业形式,这篇文章我相当赞同一点的就是加入信心度的预报
事实上
气象预报,不管是气温还是台风路径甚至风雨预报,从来就不该是单一值或一条单一的线
预报不确定性,可预报度 等等议题存在各种天气现象中不容我们假装看不到
因此一个方法就是预报采取一个range,range的大小则本于模式的分岐度或是预报员
的信心
另一个方法就是像日本一样,在预报后加上ABCD的信心度指标(这也不难,
比如抓个标准差当成判断标准就好)
如果硬是忽略预报不确定性
强给民众一个确定的预报
久而久之
民众会觉得 "阿 现在气象就是这么发达准确啊 那以后预报有点偏差就是你的错"
这不是一条好的路...
气象局最近已经改变了许多了
也请大家拭目以待 以后会有许多新的改变(或产品)喔!
※ 引述《jasonccr (花花)》之铭言:
: 今晚开始冷空气要南下,温度要将低了,请各位要注意天气变化噢
: 话说,看了几天的模式,看到许多板上大大的推文(包含我自己)
: 都对于气象局对于这波将要开始的冷空气,没有定义为"冷气团"而感到有些怀疑
: 今天询问了气象局的学长后,得到CWB如何预报冷空气低温的方法
: 也已经征询当事人学长的同意,将他的回复大致整理到这边,有兴趣的大大可以详阅~
: 其实,对于有兴趣看模式的人来说,不外乎用850hPa的模式预报温度来推估低温
: 再考虑水气量而得到低温的估计值
: 但实际上,CWB本身又更多加入客观条件的标准 (预报指引)
: 以下是原文,包含了两位学长的说明: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