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妮妲后记-香港实测与最大亮点EC&HKO

楼主: keroromoa (发言要小心 避免踩到陈雷)   2016-08-03 01:45:00
以下都是10分钟平均
强风以下 强风 烈风 暴风 飓风
八个达标参考站:
长洲   79公里/小时 南     7:00
赤鱲角  81公里/小时 西南    6:54
西贡   55公里/小时 南     5:49
启德   58公里/小时 西     0:54
青衣   54公里/小时 南    6:36
流浮山  72公里/小时 南     7:15
打鼓岭  33公里/小时 东南   11:00
沙田   44公里/小时 西南    5:52
其他较强平均风自动站:
大美督  68公里/小时 西     8:07
大老山  79公里/小时 西北    1:54
沙洲   84公里/小时 西南    6:54
坪洲   66公里/小时 西    2:49
青洲   106公里/小时 西南    6:27
长洲泳摊 75公里/小时 西南    5:10
横澜岛  104公里/小时 西南    5:37
昂坪   130公里/小时 西南    7:33
实测结论:
非常普通的八号,不强也不弱,
而三个吹出暴风(10级风)以上的测站皆离海平面有段距离。
容易吹出烈风(8级风)的几乎就只吹出烈风,
不容易吹出烈风的就只有强风(6级风)或强风以下,
而且又是以台风(中台)等级正面侵袭香港,
和其他同样以台风强度正面侵袭的热带气旋相比没太多亮点,
尤其类似路径的杜鹃和莫拉菲皆在流浮山吹出接近100公里/小时以上的风速。
可能是因为对流不均,集中东侧加上东登导致西侧眼墙侵袭时香港境内都在背风面导致。
不过由于正面侵袭且距离天文台总部50公里内,和其他发八号但未达标的热带气旋相比,
吹出强风达七站偏多,
也因此八站平均风速在17个引用新准则下发出八号的热带气旋排名为第6。
http://imgur.com/a/SiOeO(图引用自香港地下天文台FB,湿地公园皆换成流浮山换算)
然而比起实测,妮妲这次的亮点在于,
相比其他数值,EC这次早在扰动还没出现前就准确预测,
妮妲会先以北北西转西北西的路径绕过吕宋北部山脉在粤东至珠江口一带登陆,
而且除了少数一两次,大多数预报都相当稳定,而实际结果也正如EC预期,
除了路径方面,EC在强度预测虽然有误差,
但季风低压出身,在吕宋东边时大多时间都在整合,
进入南海内缩环流的过程,还有最后东侧眼墙强于西侧也完全预测到,
除了最后的整合过程没有像EC一样顺利导致巅峰只有中台下限,
和其他数值相比,EC这次一个打十个毫无疑问是最大赢家。
而HKO虽然预报经常是照抄EC,但在台风进入南海后的过程HKO从头到尾都坚持东登,
和其他机构或数值在珠江口东西微调相比相当稳定,而且HKO预测与实际结果相当惊人,
http://imgur.com/a/rM8cu
今年的HKO在几个台风预测虽然前期会参考其他机构与数值,但总是参考到最准的那一个
而且参考完加上自己的判断后就相当稳定不会受其他机构或数值影响,
这次的从九天预报到热带气旋路径预测到发布预警都是机构中的佼佼者,
这可能不是巧合,就让我们继续看看今年会不会是HKO生涯年!
最后附上雪中送炭奖/锦上添花奖:
参考站最高十分钟平均风实测*最高达标信号*0.1
此次为流浮山81公里/小时*3号达标*0.1=24P币
以下是名单:
hihancom redcarp0702 vmm6 jerry54924 ez51218 mblue hangkwung 
takahashino lankos peter891116 sampsonlu919 fishing azcooper 
P币已全数送出,若有得奖却未在派彩结果上的板友请推文或站内信告知,
感谢大家热烈参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