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小观:模式预报一周后期,太平洋高压来了

楼主: daron (一)   2016-06-12 19:40:13
天气小观:模式预报,一周后期,太平洋高压来了
来了,众所瞩目的太平洋高压要来了。
模式预报,未来一周,太平洋高压逐渐垄罩台湾,中心往琉球东方海面。
不同于先前擦边球的南风热,
台湾的大气环境场逐渐感受到太平洋高压带来的东风下沉气流。
盛夏飨宴的体会:爆热!
太平洋高压是行星级的大气系统,
西北太平洋高压特别之处在于夏强冬弱,(与南亚高压加持有关)
而南半球太平洋高压是冬强夏弱。(与西风喷流增强,加强涡度有关)
因此,对台湾来说,这几乎是夏季挡不住的潮流。
而这波西南气流巅峰已经过去,目前太平洋高压正逐渐深入影响,
不过一周前、中期还有一波锋面试图南压,天气仍不稳定
一周后期,太平洋高压接近,伴随西风带北退的趋势。天气炎热稳定。
在大气高空场
南亚高压未来一周也持续增强,伴随西风喷流退到北纬30度以北,
东亚北方的大槽消失,转为短槽,东移,
在此季节,从西风喷流减弱、大槽消失来看,
意味着北方系统再次经历快速减弱阶段。
果不其然,北极冷空气开始减弱分裂,暖空气源源不绝进入北极。
北极涡旋更加微弱,对比去年夏季一度濒死,今年夏季看来也是凶多吉少,
因此从预报大趋势来看,台湾可能要出梅了。而这有待下周再仔细观察确认了。
当台湾一出梅,伴随着就是炎夏、热浪、太平洋高压了。
夏季系统,
在历经南亚高压诞生,太平洋高压崛起,西南季风爆发等一系列夏之音浪的过程开始后,
正逐渐主宰南亚、台湾、东亚乃至大半个北半球的大气环境。
随着继南亚、东南亚地区后,夏季系统逐开始接收台湾、华南等地,
这种由南往北推进的强大季节性大气系统,任谁都无法阻挡。
这波西南季风狂野的扫除东亚残存冷空气过后,
太平洋高压的偏南风也吹向长江流域以北。
不过在东北亚包括日韩等地,由于东亚槽的关系,仍保有残余冷势力,包括西伯利亚,
因此,夏季系统站稳东亚长江流域以南是首要任务。
随着下周夏至到来,可预期的,
未来夏季系统将再往北推向青藏高原、长江流域以北与东北亚日、韩等地,
而这一般都要等到七月。
然而,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往南移,
但是,夏季系统没有多余时间继续推向北亚、欧洲等地,
因为,越往高纬度推进,困难度越高,需要越多时间,越强的实力。
造化弄人的是,进入八月后,夏季系统就没有时间了。
八月开始,北方冷势力蠢蠢欲动,
八月中下旬,一切又将再度进入大气反转的过程,
因此,夏季系统打从四月底、五月以来的战争开打后,冲刺到了七月享受战果,
伴随着冬季系统投降,以及太阳南移的时间流逝(不足),
7月初~8月初,冷暖大战结束。东亚的西风带活动于北纬40度以北。
(有些年分可能在北纬35度,如此可能就是冷夏或是入秋多雨(秋季梅雨)的情况)
而8月正是太平洋高压平均纬度最高的季节,
尽管,8月起北方势力蠢蠢欲动,
但一般(尤其8月底以前)仍不足以撼动大气中层的太平洋高压的势力,
太平洋高压在8月依旧有能力稳坐于日本附近。
这也是8月台风多往台湾而来的原因。
一般,
2月与8月都是大气出现反转的征兆,
但不同的是2月的大气反转表现在高空,
由于印度半岛受热,暖空气升空,
西风南支槽的西南风带来高空的暖空气。
使台湾春雨增多。因此,春季大气变换之精采看高空。
而8月的大气反转表现在地面,太阳南移,
北方陆地冷却,冷空气从地面降温后开始发展,北方出现一些秋雨。
但对于高空场来说,还无力发展强大的西风冷槽对上太平洋高压。
因此,秋季大气变换之精采看地面。
目前是六月中旬,
本周起,在周末以前,还有一波锋面试图南压,配合西南季风,全台仍不稳定,
不过看来降雨没有前天~昨天的那波西南气流来的强,
面对新的周末,太平洋高压来势汹汹,看来务必防晒、多喝水、防高温等等。
(以上供参囉)
作者: JamesWU94121 (詹姆士)   2016-06-13 00:07:00
要出梅了!?感觉没下什么雨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