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很爱喝咖啡 常常出门每天必买就是1.2杯咖啡
但环保杯的回收率实际上 无论国内外都有媒体报导过
就算真正落实交付给回收厂 其业者多半也是掩埋丢弃
能真正完整处理的业者 器材跟技术需要颇高的门槛...
有介于如此 且满多卖咖啡的通路都有自备环保杯能 ~折价~
在板上搜寻后 看到了itisjoe的这篇文章
在MIT的保温瓶中选择了这品牌
(有图有真相)
款式则是 右边的金色款
之所以没选择颜色较鲜艳的其他另几款
虽然瓶身本身的设计材质都很棒
但是因为保温瓶的盖子上方 那个MIT的配色图案
实在让我自己觉得有点廉价凌乱 跟瓶身根本不搭配...
想着以后的几年可能每天都要看见它 自己可能无法...
所以选择了这款 同样是316材质的同牌子的保温瓶
这款的瓶盖 一体感整体性高多了 且同样有MIT的字样
买了几天 分享一下目前使用心得!!!
自己买的是500cc的金色款式
重量大概300g 放在包包里满轻的
内部除了瓶盖边缘塑胶的防漏条之外
其他内部都是全316不锈钢材质 包括瓶盖也是
瓶身的金属面其手感跟那些真正使用金属机壳手机款触感相同
瓶身外下方的塑胶保护环是可以脱下清洗的 并非黏死
举例
上周六刚好去中午去罗东吃喜酒
于是从台北早早出门 11点半到饭店后
在大厅装了大概8分满左右的热黑咖啡于保温瓶内
婚宴中 出来抽菸透气时有喝过几次 还非常之烫口...(用瞇着地喝~)
下午结束后 去冬山河亲水公园放空
望着满是划著小船的河 喝着咖啡 一口接一口 也是很正常的事
此时 咖啡还是烫的
但烫的地步已可以不用一小口一小的沾著喝了
这期间 到 晚上去罗东 皆有不时地打开偶尔喝个几口
晚上大概8点半返回台北后 在转运站外喝完剩下瓶内剩余2成的咖啡
此时的咖啡温度是温温的
就像一般你冲泡完咖啡在马克杯内 放置大概15-20分钟的那种温度类似
我也不太了解这样的保温效果是如何啦... 其实
但满符合我的需求的
返家后 用水清洗 也没有看到什么咖啡的残留在瓶内
个人觉得粉好
不管是外貌、重量、效果、方便度
也没有因不密合导致溢出的状况出现~
本来也有想考虑象印跟虎牌 但 真心觉得同等价位的品质、材质、设计
日牌也不见得能有更好的选择 且台湾品质这几年我都越来越有信心
(扣除一些非台湾制的贴牌产品)
那...
大guy4这样啦!!!
对了大家往后如果在选购各种产品时看到能有MIT微笑标志认证的话
这类的产品 请大家可以更安心 信任的优先选择购买
这是目前在日系白色家电工作的友人 聊天时刚好聊到了
记得好像是说有这标章 此产品内部至少有7.8成以上都是台湾生设计并生产的
请大家安心服用~
至于仅仅只"标示"台湾制造在产地上的产品
且同品项中的其他品牌若能有 MIT微笑标章 的产品 请尽量优先选择它
嗯... 尤其是些有电器功能的产品
你也知道
好像可能疑似有些有许多???家电厂商 很喜欢跟邻国买...
然后再整批整批der运肥来 组合(台湾组合) 贴上(台湾贴上) 售出(全球售出)
所以
MIT标章 重要吗? 偶觉得很重要!
除了品质的信赖之外
民众能更支持MIT产品的同时
也是支持鼓励更多的 台湾设计 台湾制造 产品的诞生
这对台湾社会 从增加就业环境 到企业的自主研发
应该都会是良性的循环吧~ ~ ~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往后选购产品时有所帮助
※ 引述《itisjoe ( _(:3”∠)_)》之铭言:
: 刚刚在搜寻台湾制造的不锈钢保温瓶时发现的牌子
: 好像没有官网 但有 FB 粉丝页 满多购物网站也都有铺货
: https://www.facebook.com/Perfect26019208
: 看他文字介绍好像原本是代工 后来自己出来作品牌
: 但我在本版搜寻 只有找到一篇是讲这牌子的水壶
: 我觉得有些保温瓶外型还不错
:
![]()
:
![]()
: 价位也还算可以 差不多是一千加减两三百 (看容量大小)
: 而且有卖大容量 700cc 750cc 1000cc 我觉得还不错
: 请问有人买过这牌 Perfect理想牌 的不锈钢保温杯保温瓶吗
: 效果如何 或是使用后的感觉
: 可以分享一下吗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