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风从何处来”─独当一面的火侯渐出

楼主: yw1962 (永远的永远)   2016-09-14 14:36:20
原文发表:
http://gozhixi.blogspot.tw/2016/09/blog-post_13.html
网络上的大大火眼金睛看戏二刷三刷,这戏的用心细节我就不多提了,谈些想法,是我这
几年来看唐团与本剧的综合感受。
我是个非常讨厌大爱台菩提禅心的人(若有得罪,请海涵),我觉得菩提禅心对歌仔戏班
的GDP起到了不起的巨大贡献之外,其余的真是限制与阉割了创作者的天份与发展。戏剧
的精采本就是让创作者恣意发挥其艺术本性,让编剧天马行空的谈论关键议题,让演员千
变万化的纵情舞台、魅力四射,让观众如痴如醉沈溺於戏剧中无边国境。但是,菩提禅心
恰恰背道而行,除了佛法还是佛法,除了和尚还是和尚,我只能安慰自己,戏班的面包比
我的爱情重要,所以为了心爱人的面包,我就牺牲我的爱情吧~~(泣/气)
“风从何处来”,恰恰为大爱台示范了一场动人心绪、说法于无形的佛教剧。弘道与传教
,在于精义不在形式,在于灵魂不在肉身。本剧搬演了六祖的故事,也藉师兄弟夙怨与梨
园起落呈现人世间的纠结与痴缠,你是被惠能与神秀争与不争给启发,还是被凤笙与凤萧
误会冰释所感动?戏中戏,藉戏映照人生,究竟戏中人是自身的投影,抑或是我们从戏的
轨迹与提示获得醒悟。
戏中戏,如何不落俗套?这次处理的很好,不再是揶揄外台戏班即兴式的荒谬演出,也不
是台上演员藉戏与对手演员公报私仇;以六祖惠能为底剧,用这个严肃的题材来谈人生的
争与不争,却带幽默轻松与诙谐,如此安排,或许会让人觉得这不是typical的戏班印象
,但却是非常有意思的提升,这样的安排,很挑观众,而我相信,这也是编剧陈健星最重
要的关怀,给歌仔戏表演者适切的尊重与敬意。
今年才看过明华园的散戏,很难不将两出戏比较(我本来也想好好写散戏的文章,但太懒
惰,就放弃了),散戏是很不错的演出,但基本上是故事工厂的作品,借了明华园的演员
与歌仔戏题材,但明华园的演员能演到现代舞台剧的这个节奏,是很难得了,散戏也是个
好作品。
若要谈得更深一点,对於戏班的凋零危机,散戏是从外部大环境的变迁着手,正如结束前
的曲目唱的“下一个黄金时代会搁来”,戏班期待的是时机的复兴,相信只要坚持,歌仔
戏就会再起。但风从何处来没有谈到外部时代的困境,反而从戏班与演员的内在理路来谈
,台柱的离去、演员青春的逝去;老团主再来,双凤班班名依旧,人事却已非,但戏的本
质与精神仍在。有趣的是,陈健星藉著戏曲名角唐许秀年(江山秀)的口中说出,只要演
员的戏好,就算是衣钵记(佛教戏),也能演得精采。这才是真正的戏中戏,唐美云歌仔
戏团好像在跟我们说,素桌戏虽然很柴,但演员演得好,就能成一台好戏(这我只同意
50%,因为好演员实在也禁不起恶剧本的摧残)。
最后来谈谈陈健星的唐团作品,从驭夫鞋之后,我大概只缺席了冥河幻想曲,因为我人不
在国内。风从何处来,是我觉得处理最好的剧本。大家都能同意陈健星写的戏好看,有想
法、有温度、因角设戏等等,是国内戏曲界难得的新生代人才。但一直以来我都希望陈健
星谈问题时能再犀利些、深刻些。
例如香火若能多处理一些族群与和解的议题,这个戏就会不会只是感人,还有启发;例如
文成公主不要用这种流水帐式的生命史方式处理,多谈些宗教生死与汉藏文化冲突,就会
让我们对于图博命运与密宗的生死观更多理解。当然,以上都是强求,我个人的关怀并不
能强加给编剧,但我认为戏剧动人之处不只在于个人的小情小爱,对于族群与社会的关怀
,才是戏剧撼动人类心灵的最大意义之所在。再者,我对于太过煽情与图穷匕现这种裸露
感到疲惫,总是希望戏剧于不说与留白之处,让个人各自作用与参透。针对以上我的期待
,风从哪里来,正是点到为止,不煽情也不矫作,味道正好。陈健星编剧,而立之年,火
候渐出。
作为一个旦控与生旦戏控,这戏不应该对我胃口的,而且我们家娘子都没什么大发挥。但
我却觉得这次这戏很好,或许是我疲惫了唐许两人牵手相望做ENDING的这种节奏了,离开
观众期待的公式,留给铁三角各人挥洒的舞台,让他们做自己的奔放演绎吧。
不好意思,没有太多篇幅给新演员,但我觉得你们演得很好。晨喻表现不错,我第一次注
意到这个新演员;芷芸相当亮眼,功夫明显比其他演员好(唐团快要变成文戏团了XD,只
剩下翻跟斗跟套招);芳仪搞笑很可爱,但你这么瘦实在演小生很不行,转旦的话我会当
你铁粉。小杜,除了很会武戏之外,这次你唱得很好~~
在这里私心做些呼吁,唐团的拿手虽然是文戏,但戏曲元素的基本还是要有,武戏若非强
项,水袖与身段也应该多保留,或是再细致些,这个薪传就做得很好。我也明白戏曲的转
型非常重要,扩大观赏族群,但歌仔戏的传统味,可以多留一点给我们吗~
作者: tekamolo (征求暱称)   2016-09-14 15:01:00
为了心爱人的面包只好牺牲爱情 QQ...... (深有同感)
楼主: yw1962 (永远的永远)   2016-09-14 16:20:00
爱人们有吃饱就好~~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踪‧八式问剑〉)   2016-09-14 21:07:00
推~~~
作者: archer80582 (凝海)   2016-09-15 09:45:00
芳仪转旦我会当铁粉+1,虽然小生也很棒>/////<我从护国神山就爱上晨喻了\^o^/
作者: bkbtei   2016-09-15 10:02:00
要吸引年轻人武戏是重点,京戏就是以武戏重的西游记为先锋,宣传采打包夹带的方式,用孙悟空带观众进戏院,再掺入文戏,尤其是海外宣传演出,经常就是文武戏各选几个经典折子汇演.小孩子看完传统戏曲,小女孩就喜欢披着被单床单假扮公主,小男生就喜欢拿着棍子扇子耍弄耍帅,没多少人会去唱曲文.
作者: tekamolo (征求暱称)   2016-09-15 12:08:00
诶都......我小时候都拿扇子,然后棉被当披风耶!XDa大是有发文认证的晨喻粉丝!(盖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