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薪传歌仔戏剧团-2015年度大戏《李三娘》

楼主: adeturtle (龟)   2015-09-29 13:31:23
看到薪传歌仔戏剧团的作品有如此的讨论度,心里着实欣慰一番整个母爱都上来了XD
在这边也作个简短(?)的分享,也期待剧团能越来越好!
好像可以来个网志好读版: http://kuaahi335.blogspot.com/2015/09/150927.html
从最初朋友介绍体验坚持传统唱唸及身段作表的歌仔戏而接触该剧团,
进而欣赏其主演展开半追星半看戏的行程;看越多想得越多,思绪也愈发紊乱。
该说是自己太多愁善感? 或者说,认真就输了? XD
好的,让我们继续吐槽看下去...(远望
先聊聊演员好了,怕先谈剧情这篇会永远写不完(欸
秉持一贯吐槽蕴之纯真心手法叙述,欢迎各取所需;心得本自由,不然你咬我?! (呛啥
李三娘,是主角(废话XD
一直以来对 张孟逸老师的诠释手法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每每欣赏其演唱及身段尽是过瘾,但对于悲苦桥段,又期待能够更...合逻辑一点?
一如朋友所秉持的"大悲无声",自己所期待,也正是如此。
演员在 三娘一角的情感上作了很多细腻的处理:
从怀有身孕的人妻在面对支柱远行时的不安与敏感,
到产子时转为迈入人母的坚毅与觉悟,产子后面临断脐的时间压力再度将母性推向高峰,
过程中从警觉、阵痛到分娩,一路将观众情绪带到高点,
关键一声凄厉到对面台视应该都听见了XD〈阴调〉紧凑的乐声嘎然停止,随着哭声出现,
三娘如释重负地气音微弱唱起:“我听见我子的哭声...”瞬间头皮发麻全身鸡皮疙瘩!!!
顿时难以评断这到底是演出,还是一位同为人母的演员重现经验。
生出来是一关,活下来又是一关,
体力与精神的拉锯完全体现女人在背负起母亲的身分时,会爆发出多大的力量;
演员在断脐前断脐后将小孩的位子从靠近下腹提高到胸口,为观众加深脐带相连的印象,
又在兄嫂商讨诡计时自然地擦拭胎衣并找保暖物包覆婴儿,
这些细节应该不只是来自演员的细心,或许也是母亲的直觉反应。
认真觉得这角色没有一定经验积累真的掌握不来,
且让 张孟逸老师版本的李三娘长驻于心吧!
到了就收的苦痛,点出的涟漪更深远,
而后段血书寻夫时越诉说越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之满;虽然音准及音高都出现明显瑕疵,
但正是这时而戏剧张力大于演唱技巧的惊喜,才是戏曲与歌曲最大的不同不是吗?
只是...十六年的孤寂与隐忍,换来丈夫儿子都是别人的时候,再怎么有误会或是无奈,
放下永远不会是瞬间的事...(怨念
剧情的事,等到剧情再聊好了。
完蛋了轻熟男 刘致远差点让人不小心恋爱了(脸红XD
是说 古翊汎老师自从《秦》剧以清瘦熟男登场后,
整个外型与气场愈发亮丽是怎么回事?
从年轻演到中年、外放到内敛的声音表情与神态的调整都恰如其分,
武戏身段打起来俐落有劲,念白与唱腔也随着角色年纪的成长有所调整,
虽然有时候在听高音时一直有京剧的感觉,久了却也蛮习惯的,
稳定度与成熟度愈发精进,相信会在歌仔调的诠释上自成一格。
但我得说真的挂念 三娘的话,十六年一定可以做什么的好吗?!
还有,你当真不知道你兄嫂为人?! 说句 三娘改嫁你就信了?
照时间点来看娶 岳绣英是在窦公送子前,当时 三娘肚子根本大到不行还能改嫁?!
那时代的孕妇行情那么好我怎么都不知道?! XDDD
自己好好想想,兵书没教就不会吗?! (瞪
好,我知道,剧情的事,我们谈剧情再说。
由薪传新生代小生 江亭莹所饰演的16岁小将军屁孩 咬脐郎可圈可点,
人畜无害的笑脸萌到台下婆妈母爱大开很想捏XD
或许是角色设定与年龄差距较小,演员在声音上多用点心思后,
纯真善良的好宝宝个性就这样建立好了;
那整个半场的小高音完全让人想起奶油爆浆小生曾经可是铁铮铮(?)的旦角啊! XDDD
不过不知道是因为下半场起才登场,暖完机又冷掉的关系,出台的武打身段有卡到几次,
加上对手是男性武生,两者对招节奏有点没搭好,算是比较可惜的地方;
毕竟在当下仅有过招演员佐以锣鼓陪衬,观众注意力集中后很多细节相对会被放大,
当然,这是在观众因为单一武打身段过长而注意力飘掉之前的事(欸XD
至于角色设定,你知道的,16岁就是个屁孩(盖章)
上一幕【井边相会】,在 李三娘告知老公名唤 刘致远时就有了疑问,
理论上回家报告时应该会先提到最有记忆点的事;
怎么这孩子说了一大篇才想起了关键字? 当下忧心是否要快递一打银杏进后台这样XD
知道自己亲娘正是那 李三娘,便立马所有的谜题都解开了,
背景还要一条白线射过去根本柯南! 都是老杯的错啊!!!
孩子,我觉得,如果是我,比起马上想到一定是老杯始乱终弃好坏坏,
当下应该是脑袋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三娘是你初见面的可怜伯母,再怎么恻隐其悲惨境遇与不得已,
在你有记忆以来,“母亲”,一直是 岳绣英。
剧情的事,真的到谈剧情的时候在处理好了真的!!!
恶嫂嫂 张氏由 廖玉琪老师担纲演出,
这蛮横无理机关算尽又带点小鼻子小眼睛的样子的确是让人讨厌 (称赞XD
老师充分运用眼神与声音表情加强角色特质,
时而带点笑料的夸张演出多少平衡一点传统戏过分强调的"绝对恶";
唱功愈发精炼听起来特别舒服,不过还是期待老师在妈妈及坏蛋角色以外的演出,
想当初第一次看老师演出可是那飘到不行的《捡红包》呢! XDDD
可惜这恶嫂嫂的整体角色设定还是不脱传统戏扁平的善恶二分法,
走过罪有应得的SOP后也是功德圆满了 (欸XD
感觉有点好久不见的 王台玲饰演小三人妻 岳绣英,
整体戏分不多但也是在关键时需要发挥的角色,
唱腔感觉也是扎实不少,如果没认错的话幕后的OS应该是由她领唱,
在这边送上大大的掌声;在角色的诠释上蛮中规中矩的,
同样地还是怨念一下传统戏的好人好事代表就是要那么没存在感就是了?! (咬牙
好的,我们来聊聊剧情。(喝水
当初看完离开剧场后,发了一个很简单的观后感:
“为什么薪传的戏分段来看都还不错,凑在一起就很吊诡呢?”
不难理解为了要重现内台连本大戏,
将连演数天的剧码浓缩成2~3小时需要花费多少心思,取舍都是课题,增减也是学问;
在拆解在重制时,我想最基本的不是要多苦、情绪要堆多满,而是合逻辑。
虽说人生百态无奇不有,以前的年代是我们无法切身体验,
但不正是因为我们活在现下,才有属于当下的故事不是吗?
“合情合理”是剧情的基本,至少我是这样相信的。
再来是故事铺陈的比重和节奏,有赖编剧及导演的用心,
但过度用心只想着要给观众看什么,很容易落入观众不懂编导想表达什么的循环里头。
上半场用了很多篇幅在交代背景花掉太多时间且相对沉闷,
导致下半场一些情感矛盾草草收尾摸不著头绪;
个人认为架构整部戏并推进剧情的桥段有:送君从军、磨坊产子、井边相会及团圆重逢,
若在其中多作着墨应当是加分。
有些桥段,演出来比唱出来好;相对的,有时候点到为止,比演到满更好。
天有异相的铺陈被唱段过门拖长,
感觉比起 刘致远浪子回头知书达礼会武功的个人特色,感觉李爸爸更爱迷信;
如果可以,开场安排李爸李妈先出院子查探,
再让李三娘单独登场关心其异相是否惊动父母再继续,
毕竟官家小姐立马冲出来感觉有点开放(误)
再者是稍稍弥补一下主角没单独亮相的花痴遗憾XDD
送君从军,从屋内不舍到屋外,已足矣;
每送一次感觉都到一个段落真要离去了又再折回来,
相似的一次两次有助于推进离愁,再多,是梁祝吗?! 就干脆别去了好吗? XDD
是说,打瓜精换兵书的桥段应该可以跟从军并成一场,
前场气死公婆欺凌妹婿再接转机出现就用OS带过,然后!
刘致远你不要再喝酒了我们都知道你很闷了这样唱很长XDD
产子后到义仆窦公送子,刘致远夫妻俩喊着要把 李三娘接过去,
然后就十六年了接好久是否?! 感觉国家剧院的文成都到吐蕃了 三娘还在挑水XD
再娶的逻辑刚才已在角色的部分吐槽过姑且不谈,
窦公因为拿赏金回家会被起疑而犹豫,就被留下来帮忙照顾小咬脐...
啊你就不要拿赏金回去就好嘛!!!!!!!
李三娘整个等不到消息耶虽然她后面也没提到你死活倒是XD
好的,就后面【井边相会】李三娘跟 咬脐郎提到当年孩子交付 窦公送给他老杯时,
咬脐郎并没有什么反应的设定下,
我们姑且就推断 窦公送子完没多久就被送上山头了以上!!!
烽火连天十六年的【两军会战】,拜托,删掉。
这部戏的重点不是熟男 致远有多帅妹妹很想嫁,咬脐郎多奶油姐姐很想养这样,
武打身段的确是凸显演员功底的好安排,也如调味料般让剧情多了动态美感和精采度;
但也如调味料的运用一样,不是什么戏怎样都来一段就会很精彩,
无助于剧情推展的安排,很容易让人出戏。
身世大爆发的八点档桥段,怎么可以拖成那样真的不要学电视台啦XDDD
开始交代为何一拖十六年,只能说 刘致远你的思念就这样容易打发,找十六年找不到?!
我只能说 三娘妳窝十六年的磨坊是被都更还怎样?!
想想在这场把 刘致远在那纠结然后 咬脐郎在那边骂骂耗的时间留给 岳绣英发挥:
当年 窦公送子让她知晓丈夫在故乡还有元配时,再怎么传统还是有身为女人的私心;
薛平贵是因为代战公主都追来了所以王宝钏不得不接受,
这天高皇帝远、老公又忙打仗的情况下,
真会如此无私大爱地积极将"姐姐"找来一起干瞪眼? (挖鼻
不管是 李三娘还是 岳绣英,到底还是个希望拥有全部爱情的女人,
不然当 李三娘面对等待十六年换来如此光景,为什么要悲愤难当怒气难平呢?
若将十六年的阴错阳差写在 岳绣英的私心上,角色有了瑕疵也有了层次;
看她对 咬脐郎的呵护有加,是母性是亏欠都好,纵使有过失,也理解人性使然。
再看 李三娘苦熬十六年,不分寒暑赤脚吃喷还挑水照样勇建,只能说命太硬这样XDD
面对老公小孩拢系拔郎ㄟ的时候,一曲哭调道尽多少大老婆的辛酸?
结果瞬间就原谅了是赶谢幕吗?!
剧以“李三娘”为题,除了用【磨坊产子】刻划人母性格外,对于人妻层面着墨未深,
却在一曲哭调道出"十六年等一场空"开场后,很快的被众人说服;
古时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也是传统女性逃离不了的宿命,但我相信在体认宿命之前,
每个认份的女人,都有着不认命的灵魂。
多铺写 李三娘的怨,怨 刘致远的失约、怨不能怪罪 岳绣英的无奈、
怨孩子不识亲娘的痛楚;再听 刘致远的诚挚说明、再感岳绣英视如己出般地养育孩子、
再看自己心心念念的 咬脐郎,
十六载分离却也平安快乐地成就一位青年才俊...
最后 李三娘在人妻与人母的角色拉扯下,选择了后者原谅一切,
为欢喜团圆的结局再留一点余韵,将 李三娘一角刻划得愈发立体-坚毅、忍让与牺牲。
拜托唱出来演出来啊不要说说话就拿凤冠霞披是很好穿吗?!!!
该过门的地方卡门,该铺写的地方贫血... 真的好可惜...(拭泪
再不结尾真的会爆肝...
签名会上看到回归自己的演员,看得出来略显疲态,
但仍旧诚挚地帮每位戏迷签名和合照,当天带了几位其他领域的戏友进场支持,
对于这般亲民的戏迷交流感到惊喜;或许歌仔戏迷人的地方,
不只是台下随台上悲喜而心动,更是这来者不拒随心搭聊的草根性。
薪传歌仔戏剧团是瓶陈年老酒,努力在多变的社会中保留原始古味,
但是否因为坚持着保留并极力展现,而陷入了许多故步自封的迷思当中?
若有似无的网宣、样板式的文案以及近乎复制贴上的文宣品,
再看现场看似人力充足却也混乱有过的组织...
每每节目册上写道“不计盈亏地配合各地文化中心积极推动售票演出”时,
总疑惑著剧团到底还有多少资本可以这般不计地等待红椅子一个两个地坐着观众?
开演前在大厅静静地看着,千头万绪,何止一张戏票能承受...?
没法让观众主动进门,又怎能让观众知道其"唱段优美、身段讲究"的特质呢?
吼呦唸完嫌完还是一样买票进场啦!!!!!!!! 工商服务不抽成!!!!!
欢迎起来看那小孩生完变母爱两百万的 张孟逸老师演出的最新作品-《双槐树》
12/05 (六)、12/06 (日)下午2:30在大稻埕戏院 (迪化街永乐市场九楼)
欢迎一起来看戏交流讨论骂 刘致远喔! (是要鞭几次XDD
作者: youngyas (银色子弹)   2015-09-29 14:00:00
期待双槐树希望孟逸老师到时戏份不要太少(遥望阿房满满怨念)
作者: tekamolo (征求暱称)   2015-09-29 18:33:00
阿房怨念+1
作者: vegetablepig (leo ￾N￾   )   2015-09-29 23:26:00
仰望~好长心得~但超级认同~ 阿房怨念真的很深+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