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传艺金曲奖
戏曲表演类特别奖
得奖人:吕福禄(吕幼亭)
得奖理由
吕福禄先生为歌仔戏知名老生演员,尤以反派老生形象的细腻刻画深植人心。其为日治时
期留台上海京班演员吕建亭之子,战后兼习京戏与歌仔戏,从艺六十余年来历经内台歌仔
戏、卖药团、电视歌仔戏、外台歌仔戏与剧场歌仔戏,参与并见证近代台湾歌仔戏的发展
与变迁。近年,并热心于口述资料的整理及戏界公共事务,是为艺德双馨之歌仔戏前辈艺
人。
入围作品特色
吕福禄本名吕幼亭,擅演老生、武生,1932年生于鹿港乐观园后台。吕氏家学渊远,其父
吕建亭出身河北梆子,上海京班武生,1926年随上海[乾坤大班]来台演出,受“鸿福京班
”邀聘,定居台湾,流转过“丹桂社”、“德胜社”、“复兴社””“宜人园”等戏班。
其兄吕老虎为终战后台湾知名武生。1939年(8岁)家逢变故,吕氏连丧母、弟,1941年
(10岁)蒙“德胜社”、高砂戏院老板郑振芳收为家僮,寄草郑家,因持有郑家高砂戏[
通行证,得以观赏无数新剧演出,1943年郑振芳故去,流落为桃园龟山岭顶寿山岩观音寺
童僧,景美、万华市集小贩。
1946年,至知名大班“复兴社”投靠兄长吕老虎,其兄为“复兴社”武生兼武管事,吕福
禄拜入京剧演员杨宝明门下学习刀枪、觔斗,1948年跃升为“复兴社”五路小生,参演《
补破网》、《红楼残梦》等知名大戏。
1952年入“华美歌剧团”搭班,1957年与廖宝女士成亲,曾入“新明山歌剧团”搭班,因
菲律宾公演,未能成行,再入“华美歌剧团”搭班。
1960年,“华美”散班,转入“刘文和卖药仔团”,1961年入李天禄、白猴主持“亦宛然
歌剧团”外台戏班搭班,同年转入沈飞山卖药团。1962年入胡须伯(陈田木)主持之“福
生园”。吕氏迫于家计,参与丧事阵头演出,并于其他戏班加演京戏,或为武侠片武行。
1964年,吕福禄随“牡丹桂剧团”,出国公演,共历一年六个月,随团生旦角有乔财宝、
吕老虎、蔡玉娇、廖秋、陈秀枝、爱哭瞇、廖琼枝等人。归国后,吕福禄流转过“新保声
”、“秋月班”、“新菊声”、“新国声”、“青春园”等戏班。
1966年入“台视联通歌剧团”演出,为台视基本演员,陆续参演中视、华视、三立电视歌
仔戏,以《貍猫换太子》内监郭怀,《杨家将》杨继业走红戏圈,合作生角有杨丽花、叶
青、李如麟、黄香莲等人。1991年,参演“河洛歌子戏团”、“唐美云歌仔戏团”、“许
亚芬歌子戏剧坊”、“黄香莲歌仔戏团”等剧团文化公演。近年因年数已大淡出戏台,致
力于歌仔戏历史口述,详述平生所知所学,以报歌仔戏养家活口之恩。
资料来源
http://www.gma-tam.com/index.php?kanpos=article&do=item&id=54&menu=42&lang=tw
(内有采访影片)
第26届传艺金曲奖-得奖篇 节录
表演类特别奖得主吕福禄先生偕同夫人亲临现场,从文化部部长洪孟启手中接过奖座,对
于投注一生的歌仔戏,吕福禄先生表示无怨无悔,对于获奖感到很安慰,希望对后进们能
有更大的鼓舞和激励,才刚动了个手术的吕老先生说:“这个奖不是属于我的,是属于歌
仔戏的。”现场观众皆为其喝采!
资料来源
http://www.gma-tam.com/index.php?kanpos=article&do=item&cat=2&id=70&menu=2&lan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