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北大清华金融/会计硕士面试杂感与心得

楼主: lintzu83 (幼海)   2018-04-13 02:25:44
时间倏忽地到四月。
一连好几周研究所面试、学校考试、商业竞赛等忙的喘不过气。
好像也不只一次脑海中萌生要放弃的念头,晚上睡觉也常因为压力各种做恶梦。
幸好这一切很幸运地有好结果。
趁著脑袋还留有些准备过程的记忆,也有些人在问我申请相关事情。
这一路上感激地有许多帮助我的师长及朋友,板上文章也拜读受益良多
愿我留下来的心得也能带给将来的伙伴些许协助。
但因为还是有些私人的东西 只发在ptt此留学板上 请勿转载 非常谢谢
前置准备:
北京大学跟清华大学的申请时间过去几年都在十二月初到一月中旬
通常是北京大学先开始,要在时间内提交所需材料
包括英文检定、成绩单、自传、推荐信等,部份学系例如北
大汇丰商学院需要英文履历,这些通常都要提早准备
注意时间是寄达而非邮戳为凭,早几天寄吧顺丰很有效率的
(遥想当年高中毕业申请北大清华时寄了Fedex,可以寄六次顺丰有找吧QQ)
有些人会转成简体版,但要注意繁转简的过程中注意下两岸语汇的差异
建议要申请的同学找个大陆朋友交换生帮忙看看。
(打到这里我一直想到之前的笑话,“海内存知己”繁简转换会变成“海内内存知己”
……恩。
面试:
总共面试三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硕士(MPAcc)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硕士。每个系都有不同的风格
但不变的是都会针对履历做更深入的提问
所以履历务必自己看熟及想想会被问那些问题。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
抽到比较后面次序,虽然早就被提醒教授会比较严格
但真的遇上还是脑袋空白几秒。因为在台湾申请研究所其实是以会计为主
加上在台湾金融、法律双专长的关系
虽然主修是财务金融、成绩单上却散布会计、法律、经济还有一点政治、社会学等
整张成绩单其实有点小怪(但我该修的课还是有修啦Q_Q)。
面试场地一对五个教授:
走进面试第一关就被教授对修课方向的质疑,
当时脑袋空白想着要解释台湾清华院学士班学制,似乎没有得到肯定。
后来想想这是当初非常不理想的地方。
记得第二次面试再被质疑一次,走出北大校园时我敲了敲头
突然想到我干嘛心虚?
我没有修太多财金的课是去修像是个经、总经、财务会计等相关的课
我又不是跑去玩。可惜没有机会再当场跟教授好好解释
但这也是自己不足的部分,实则该深切检讨。
后来话题围绕着自己在期货交易所跟会计事务所的实习
有趣地是教授们对我在KPMG实习及转正的经历感兴趣
追问了一番还问我转正后薪资多少,真是个有点尴尬的问题啊。
以上证明了教授对于成绩单会好好研究
我觉得台湾清华好处是成绩单很温馨地用等级制
但我成绩也说不上顶尖,有志申请当然还是努力把成绩弄好看点。
另外答题会引导教授追问方向,当然包含“课内专业问题”。
当初同组前面同学被教授问学过什么?
答了统计,然后后面一排人全被问统计
所以为了后面同学着想,未来有机会面试的朋友请做个好人XD
我自己因为有强调部分期货交易所经验,所以被问了期货制度制定的问题
但我似乎也没回答的很好
还记得教授语气轻柔的说:“我想你似乎没听懂我的问题?我再解释一次我的问题”
当时心都要凉了,最后提问专业问题的教授耐心地在面试过程中直接为我解答,
诚惶诚恐。
现在回想起来一开始进去被连串的质疑吓到了,
后续回答都带点余悸,也因为是第一场面试,
但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实在是最大收获。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
一对五个教授。一样神抽到最后一个面试
第一个进去面试的是本科就在北京大学读会计的同学。
等待过程中跟她请教不少大陆会计教学上两岸差异,收获很大。
一样第一个被质疑我那张成绩单,还是一样想解释学制
但教授似乎不怎么买单,甚至有个教授还语重心长对我说
你知道你们计量财务金融系有很多很厉害的教授吗?
要跟他们好好学。是的教授我错了我这学期真的有多修几堂金融的课……。
专业问题上似乎部分是统计教授面试
所以对每个人包括我都提问了些统计的问题。
大概是一些标准差、均数、变异数的应用
以及假设检定等,北大两场面试都让我深刻感受统计的重要。
接下来准备入学的日子,认真打算重新读一次统计。
后来也是围绕着实习、交换的经验,比较中规中矩就不赘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报考的会计硕士是比较新的学制
在以前是MBA、到近年才改为全日制专硕
我有为这个做了一点功课并试着在面试中提出,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多了解。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硕士》
预先安排好面试顺序,一样是当天倒数次序面试,一对六。
过去同学提醒我“相较”北大会是比较轻松的面试
但也告知过去曾经全英文面试(2017是中文)。
所以有认真准备英文履历及可能被问到的提问,但老实说毕竟非自己母语,
我记得一进去我大声地用中文说教授好,希望他用中文回我,
结果我马上听到“OK,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in 2~3 mins”......
英语遇到超出自己准备范围的问题还是脑袋偶尔打结
记得洗钱被我讲成wash money = =。教授都在笑,不过没关系希望有让您们开心XD。
教授轮流针对履历提问,包括实习等。
后来聊到我曾经在北京清华交换,
就开始聊我最喜欢哪个经管学院的老师?
在清华最好的回忆是什么?
我跟其他本地同学成绩相对来说如何?
我没有遇到专业问题,但别的同学有,或许是后来都在聊交换经验吧。
面试蛮愉快地结束了,结束前有被问是否有预算唸书、家人是否支持?
同学有被问到兵役等,大致气氛不错。
《结尾》
老实说当先收到清华预录取通知时,我在补考去面试没考到的期中
考完当下打开手机收到几封同去面试同学关心的讯息
才知道原来清华迅速地发了预录取。
后来周二在图书馆读书,准备去倒水时看到手机+86来自北京的电话(!)。
电话中光华管理学院提及会计及金融硕士都录取了,但必须从中二选一
最后回复选了金融,但要提醒自己,仍不要放弃这些年来努力额外累积的会计基础。
在这种很高强度下,筛选到最后的面试,学经历、成绩就是晾在那里
很直接很明白地去影响面试官对你的评价。
那些赤裸裸直接地对你哪科表现的如何?
你在那些过程中得到什么?
你以后想成为怎么样的人?
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其实真的是人生一点一滴累积下来的基础跟人生历练。
听起来简单,其实很难很难。
早上得知当初一同修cover letter课程的同学接受了国外理想学校offer
朋友有去伦敦帝国学院、伦敦政经、西北大学、普林斯顿、约翰·霍普金斯等校
有律师司法官高考三榜及格,还有好多好多考上台清交成政研所的优秀同侪
能够在你们之中学习,是我的荣幸 :) 。
飘向北方是另外一个开始
内心知道自己一直不是最顶尖的学生
还记得当年高中毕业申请北大清华都落榜了。
后来台湾清华给我机会去北京清华当了交换学生
也透过学校及校友申请到很棒的实习机会。
幸运地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真的受到太多贵人的帮助跟鼓励
期许自己未来也能帮助更多的人。
愿板上的各位都勇敢且顺利地筑梦踏实。
加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