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征求可以帮忙影印资料的台湾留学生

楼主: hsiawenc (公司有法务,如有一宝)   2015-06-01 10:19:19
如果你一路顺利,那是最好不过了!
以下若干经验与资讯,仅供参考:
1.
不知道你要这些材料的目的是针对文献内容的探讨,或者针对出版物本身的研究
如果是前者,或许你也可以搜寻一下,晚近某些出版社曾经推出过一些“复刻”版本
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而且这个系列已经刊行的种类还真不少
2.
台湾很小,一本法学专著出版之后,基本上几乎全部的专业图书馆和大型图书馆均会收藏
这是因为整个台湾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圈
民国初年(或所谓“解放以前”)的中国,其实知识的交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此,导致各地区的教研机构(主要是大学)承担了最重要的主导权
而各地法学院及其教员的出版物,主要是在当地流通,在外地并不总能找得到
所以,上海的出版社比较多地出版华东地区法学家的著作
而北京的出版社则大部分都是一些京津地区学者或实务人士的作品
基于采购上的便利,各地法学院的藏书亦有此趋势,跟本校的源流也有关系
这一点供你参考
3.
中国大陆今日的各校图书馆,其实通常有着比台湾的大学图书馆还要复杂的管理结构
在台湾,基本上都属于校产,即便分布在各系图,通常不严重影响借阅权利
但是在中国大陆,总图和院(系)图藏书的产权划分往往很复杂
常常会有所谓本院系固有财产或者所谓本院系自有经费添购的
这一些不见得纳入全校性的图书制度管理
例如北大法图
有少数旧藏就根本不外借,有的在全校检索页面上找不到
但你可以在架上看到,甚至于任意取下翻阅都没有问题
又如中国人民大学,基本上继承了朝阳法学院的资产,包括旧藏
但据我所知,旧藏似乎是不外借的,甚至于根本不上架
这一点是要提醒你:找不到,很正常!
4.
所谓特藏,如你所知道的,就是非流通的书籍,也就是限馆内阅读,有的还闭架收藏
这类图书,有时候(而且屡见不鲜)图书馆员为了省麻烦,会直接告诉你找不到或借不了
这个时候,或许换个人、换个时间去借,搞不好ok
5.
另外,很多馆员其实是不同意印整本的,因为怕你印完正本,书都“散架”了
这一点基本上我也是比较倾向赞成的,因为老旧书籍真的很脆弱
对你而言,这份研究可能就是一时的,可能是为了完成你的学位论文或某研究计划
但是一旦书散架了,折损了,基本上就是一个不可逆的情形
如果你条件允许,我倒比较建议你花点时间亲自跑一趟
想找什么材料,带着笔电,当场翻阅翻拍记录完就好了,不见得要印整本
印整本,对书的伤害真的很大
“国家”图书馆前几年正因为旧藏被借去馆内复印时遭到严重的损害
所以逐步将某些旧藏数位化,这样会比较方便
可是我相信这些典藏法学旧籍的各校图书馆基本上还做不到这样
※ 引述《akira911 (ビギナー Beginner)》之铭言:
: 因为研究的关系,
: 需要大量的民国初期的刑法资料,均以教科书为主。
: 目前台湾各大学并没有这些资料,但中国方面,在各大学中还保留很多资料。
: 所以,我这边想要征求可以帮忙的台湾留学生。
: 影印等相关费用我们会负担。酬劳方面可以谈。
: 或是说,有台湾留学生联谊会之类的讯息,我也可以尝试从边找寻。
: 目前锁定北京三家,北大,人大,清华。
: 当然其他学校,ex中国法政大学、厦门大学,为各省的重点学校都可以。
: 只要能印到资料,都可以。
: 我稍微尝试北大图书馆的网络查询,
: 发现这类型的书,都是标注非流通,或是特藏。
: 我想可能都是无法外借,只能在馆内阅读。
: 我想请教大家,
: 目前中国各大学,对于这类的民国初期教科书的管理,
: 是否可以在馆内影印呢?我想印的都是整本教科书。
: 教科书对象,都是民国初期法学大家,刑法大家,
: 如:郭卫、王觐、郗朝俊、陈瑾昆、赵琛、陈文彬、蔡枢衡、石松编、
:   
:   江镇三、陈保焯、王宠惠、许鹏飞、孙雄
: 确定的完整书单还在抢救中(电脑不幸中毒)
: 但目前确定,就是郭卫老师的著作。
: 刑法释义 老遇春释义 老遇春 J 346/211.3 天津 天津百城书局 民国24年[1935]出版 5
: 件馆藏在架上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 刑法分则释义 郭卫著 郭卫 J 346/632:1 上海 会文堂新记书局 民国23年[1934]发行 2
: 件馆藏在架上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 刑法学总论 郭卫著 郭卫 J 340/487.2/30:1 上海 法学编译社 民国22年[1933) 2 件馆
: 藏在架上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 刑法学各论 郭卫著 郭卫 J 340/487.2/31:1 上海 法学编译社 民国22年[1933) 2 件馆
: 藏在架上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