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北京大学(北大)光华金融硕士申请经验分享

楼主: norandme (Learning Machine)   2015-04-19 00:58:57
2010年北京大学 (北大)光华金融硕士申请 + 面试经验分享
由于2008年在北京的2个月暑期实习给了我一次美好的屌丝生活体验,让我萌生了大学毕
业后就读北大清华研究所的念头,2009年年底采自助申请取得北大光华和清华经管金融硕
士的面试机会,面了北大放弃了清华,最后顺利拿到2010年北大光华金融硕士offer,但
最后依然因为其他因素考量选择放弃。感谢过程中帮助我的许多朋友,其中有很多北大清
华的台生、大陆本地朋友和老师等等,没有各位的热心和无私的帮忙,这个光华金硕的
Offer是不会出现的。2010年的录取到现在才分享是晚了些,但愿还不算迟,希望可以分
享我自己的经验帮助未来有志于申请北大光华金融硕士的台湾朋友做个参考
申请上当年背景简述:
学校: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辅修数量财务学程,经济系必修全修完但没有拿双学位 (Overall
G.P.A. 3.50)
工作和社团经验: 2008年北大方正集团北京总部资产管理部暑期实习生、2008年经济部标
准检验局实习生、2007年缅甸”再见”家乡服务团国际志工队员、2006年台湾日本学生会
议社团干部
奖励或荣誉:
2009年获选参与日本东京大学ACIT 亚洲文化交流国际会议、2008年以组员身分参与台大
社科院读书小组计画获选表现优良、2007年台湾大学-北京大学菁英交流计画学生、2007
年以组长身分领导一个组参与台大校级读书小组计画得第一名并荣获校刊报导、2006年获
选参与第一届台湾日本学生会议
个人陈述和研究计画:
由于申请材料要填指导教授和撰写读书计画,我第一步先去网站找有哪些光华教授的研究
领域是我感兴趣的,后来找到光华刘玉珍教授的行为金融学让我非常向往,特别是研究人
类对于金融事件的行为模式再依此设立预测模型的研究。另外刘教授本身是台湾人让我格
外有亲切感,让我当时深深觉得如果她愿意当我的指导教授应该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很幸
运的是寄信询问的结果也获得刘教授的同意。确认了指导教授和研究领域后,我的读书就
学计画就很自然得围绕着行为金融学这个主题,架构大致为1. 研二预计会做哪方面的行
为金融学研究和论文方向; 2. 从研究设定的目标回推现在的我以及研一的我应该要做哪
些准备或加强
推荐人:
台大管院副院长 (数量财务学程有修过她的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政治系
有修过他的课)
面试:
以下资讯是我当年的个人经验,若未来有调整读者自己要随机应变:
面试流程:
面试官分两组,考生会被选去哪组面试不一定,我那年听其他考生聊天是说有一组的老师
会问比较硬的题目,像是拿近期时事来考应试者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另一组听
说相对轻松一些,我那年刚好是去面其他人口中的轻松组(面试老师有四位,其中一位刚
好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刘教授),但实际上到底有没有比较轻松? 我觉得不一定
面试问题:
开头自我介绍,介绍快说完时突然被问”为什么想来这里念金融硕士”,我透过这个问题
带入我2008年在北大方正集团总部资产管理部做暑期实习的经验,好说明我选择报考的理
由,可能因为这个实习经验他们特感兴趣,后面又问了很多跟我大陆实习经验有关的问题
,再加上我面试时用的口音是我在大陆学的北方卷舌音,口音已经像到很多大陆朋友第一
次听绝对不会认为我是台湾人,从表情看得出来大陆教授对于我这个会讲大陆北方口音的
台湾人感到非常有趣,估计有给他们留下印象
其中有老师特别提到一位帮我写推荐信的教授 (她当时是台大管院副院长),说之前学术
交流参访彼此有切磋过彼此认得,所以我猜如果有推荐人是他们认识的,也许面试时聊聊
可以拖一点时间顺便争取一点印象或好感度。学术问题我就被考两个,其中一个教授画了
个钟形曲线问我这是什么,我一看是常态分配曲线后有再问教授更具体想问啥,但他好像
只是想看我知不知道这个东西,我回答说是常态分配他说是正态分配 (大陆名词),后来
刘教授帮我解释两岸名词差异(其实就是normal distribution),然后教授就点了下头
,这题似乎就这样过去了;另外一考就是有位老师写了一题偏微分,然后给我纸笔要我当
场解,我就这样在好几位教授的注视的压力下把这题一步步当他们的面算完,坦白说压力
很大,我印象中那题我应该有算对 (虽然他们最后没告诉我正确答案以及做对与否),教
授们考完这题后接下来就进入最后的Q&A时间,面试全程约半小时,大致上是这样
如果各位对我其他申请海外学校的经验有兴趣,欢迎至我的个人网站参考:
https://allenmihaelchen.wordpress.co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